吕东
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作为城市基础设置建设的一部分,保障其工程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策略显得更加紧迫。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年限是十分重要的,道路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的舒适程度。在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地的相关情况,需要采用专业的分析以及专业的探测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使得城市化建设的道路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在地形复杂的地方进行道路的施工和修建,就必须要采用专业的队伍进行专业的技术分析,避免以后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下陷,变形等相关的问题,从而影响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研究透彻软土地的相关性质并且分析出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制定相应的方案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①施工前的准备。市政工程路基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控制测量,包括高程测控测量以及平面测控测量;路基放样在施工前准备环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结合路基设计横断面的主要特点,在路基边缘、路堤坡脚等位置标定,以这个标定的路基轮廓为施工提供依据;最后,是进行场地清理,保障施工场地平整、简洁。②路基的挖方与填方。一是路基挖方。开挖前需要根据周边地形及既有建构筑物合理规划开挖范围。计划好临时截水沟、排水沟的设置,必须保证开挖路段边坡及坡顶的稳定。土方开挖要严格按照图纸以及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不能随意挖土,也不能超挖,在挖方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土层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同时上报监理部门获批。二是路基填方。在填筑之前,要进行表层清理,并对基底进行平整压实。填筑时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填料,控制好填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施工时应首先选择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来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施工机械组合方式、卸料密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等。③路基的平整和压实。路基填筑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严禁不分层次,一次堆填。路基碾压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步骤进行。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路基碾压要做到无死角,无漏压。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应清除作业范围内的植物根茎、杂草、腐殖土层等。表层清除结束后,对路基展开地下水和路面排水。地下水采取管式渗沟的方法进行排水,并设置排水管、反滤层和封闭层。此处应重点注意,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取疏导、隔离和堵截的方式处理。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应在末端设置横向泄水管,分段排出地下水。若边坡或路堑出现地下水渗流,可采取渗沟、排水沟、集水井等措施,排出地下水;地表水的排出,一般采取边沟、跌水、地表排水管、急流槽等措施,并结合具体工况,设置坡度为2%~4%的排水横坡。
2.2对混凝土进行合理地拌制
混凝土是混合性的材料,需要搅拌过后才能让不同材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是混凝土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在搅拌混凝土之前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按照施工的要求设定配置比例,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混凝土具有符合要求的强度。施工人员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需要使用电子秤对混凝土进行相关的测量,保证混凝土内部的含水量符合相关要求。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应用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和气温,如果在雨天进行混凝土搅拌,应当及时的检测混凝土中的含水量,避免由于空气湿度高导致混凝土出现过多的水分,影响混凝土的搅拌效果。在搅拌结束之后,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塌落度测试,进行取样测试,确保混凝土可以符合施工设计上的要求。
2.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要落实人的责任,通过科学的组织结构,为市政工程整体施工提供支持,编制和优化施工方案,结合图纸以及相关标准规定制定质量管理方案,使其能够与市政工程施工要求保持一致。构建动态化的施工进度控制制度,从工程施工过程入手,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马上上报,以保障工程施工符合规定与设计要求。
2.4置换处理
置换施工技术是用优质土壤替换原有土质结构,使路基更具稳定性,降低沉降发生概率的技术措施。一般利用机械设备去除软土部分,再分层填入碎石、煤渣、粗粒土等硬度较高的物料。在填充时,硬度较高的物料在最下方,夯实后铺设另一层物料。经置换施工技术处理后的路基透水性较好,多用在对路基变形要求不严、纵向深度较大的软土路基施工中。该技术对土体表层的破环度较大,对置换材料的压实度要求较高,施工成本投入较大。其他路基施工技术,如注浆技术、固结处理技术等,利用钻机对土层钻进喷射泥浆或投入固化剂,使路基软土固化,提高路基的硬度和稳定性。施工作业时,务必要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结合施工的环境和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选取施工技术方法。
2.5确保路基边坡质量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重视对边坡的稳定性控制。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要做特殊的边坡结构设计,如使用锚杆框架等加固技术,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填石路基边坡,务必要保证石料的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否则,会导致边坡局部失稳;对于路堑边坡,可采用植草皮等方式进行保护,稳定性较差的高陡边坡,需先锚杆加固,再在表面种植草皮保护。
2.6重视工程质量监管
应在工程全过程进行无死角的监管。日常监管中要落实责任主体,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同步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要求整改或返工,并监督落实。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符合施工规范的行为要坚决惩处。要规范参建各方的管理程序,监督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同时要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从全方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2.7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仍然是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角色,因此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对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使施工人员可以掌握施工要点。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出现的技术性措施,并予以指导和改正。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奖惩制度来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对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较好的施工人员实施奖励,促使施工队员主动学习施工技术。
2.8明确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质量管理的依据,保证建筑各项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在制定管理目标时需要将保证将建筑施工质量作为第一目标,要求其他管理控制措施都为这一主要目标进行服务。相关单位需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国家标准规定、建筑规范等多项内容进行制定,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目标。同时需要针对工程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出现工期延误问题时,制定出合理地调整措施。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施工方案优化,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研究也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美炀.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29):41.
[2]韩志鹏.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9(09):228.
[3]殷井岗.市政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管控分析[J].门窗,2019(1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