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预应力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齐同林 杨召 韩子祥
[导读] 摘要:近年来,预应力技术有了较快发展,其中预应力属于桥梁施工较为关键部分,一方面预应力技术拥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增强桥梁结构整体抗滑能力。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15
        摘要:近年来,预应力技术有了较快发展,其中预应力属于桥梁施工较为关键部分,一方面预应力技术拥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增强桥梁结构整体抗滑能力。但毕竟预应力施工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人对于预应力施工没有正确认识,从而影响了桥梁质量。所以,在开展预应力施工作业时,必须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此改进桥梁施工质量。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注意事项
        前言:如今预应力技术开始在桥梁建设中进行频繁应用,尤其是在一些桥梁结构方面,对于桥梁施工来说,预应力起到很大作用,不仅能对桥梁予以维修以及加固,而且能提升桥梁质量,从而让桥梁道路得到良性发展。
        一、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的运用
        从桥梁施工来看,其离不开预应力,所以,应该对预应力保有正确认知,了解其各个用途,从而增强桥梁质量。其一,锚具的运用。施工人员在对预应力锚具进行选用时,必须考虑摩阻锚固以及机械锚固[1]。其中机械锚固通常是以机械加工这种方式有机形成恰当的锚旋工作条件,然后加以锚固,让其稳定工作。而摩阻锚固则是对预应力钢材加以利用,对其进行锚旋,从而产生挤紧作用。但与机械锚固不同的是,摩阻锚固拥有诸多品种,同时运用相对广泛,对于穿索有很大益处,但也会造成相应损失,影响连接效果。其二,钢铰线的运用。从预应力钢材来看,其通常包含钢筋以及冷拉钢丝等,但近几年,低松弛钢铰线开始频繁使用,其中新型钢铰线不但外形美观,而且便于使用,具有良好经济性。因此,一些市政工程,特别是那些桥梁工程频繁使用钢铰线,使其效用得到提升。其中与其他钢材进行比较,对于预应力钢铰线来说,通过对其使用不但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总体消耗量,同时可以改进桥梁施工效益。另外,在对钢铰线进行选用时,必须考虑其性能参数,并且参考有关标准,了解其延伸率以及规格情况。其三,预应力效应。从以往的混凝土施工情况来看,在确定预应力钢筋有关分布后,必须对承受能力进行考虑,了解其极限值,这样既能让预应力保持适宜重量,避免超过极限承受能力,而且能增进施工质量。在此期间,必须对各个截面应力状态予以检查,一旦发现预应力没有满足施工有关要求,需要对钢筋进行重新分布,从而完善预应力整体分布情况。
        二、桥梁预应力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一)科学选择预应力管道
        预应力管道是预应力施工主要部分,所以,必须对预应力管道进行科学选择,从而正确安装。其中在后张预应力有关构件中,通常预应力筋孔道需要由刚性或者某些半刚性管道进行构成,在此期间,可以选择钢管抽芯或者胶管抽芯等一些方法进行预留[2],从而为后续安装做出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刚性管道进行设置时,避免出现漏浆现象,因此,应该预留一定强度或者刚度,这样既能使混凝土维持原有形状,而且能对黏结应力进行传递。具体来说,刚性管道应该选择壁厚大于2毫米的平滑钢管,同时确保其有光滑内壁,避免出现卷曲。其中半刚性管道应该选择波纹状金属管,并且还要确保波纹管由镀锌钢带进行制作而成,通常情况下,壁厚要大于0.3毫米。另外,在使用之前,还要对波纹管予以检查,如果遇到波纹管发生破损状况,要对其修复,但如果破损严重,无法修复,应该及时丢弃,避免对其使用。在此阶段,还要做好安装作业,对波纹管安装位置予以确定,了解直线段以及曲线段各个要求,避免管道受损。此外,在对管道进行安装时,要避免波纹管发生破裂,一旦出现破裂,需要利用胶带进行缠封,避免混凝土浆进入到预应力管道中,从而影响张力施工。在新时期,为了让预应力线形更为准确,需要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提升施工质量。


        (二)合理制作预应力钢束
        在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制作时,需要先对设计长度予以了解,这样才能确定下料尺寸,一般情况下,其工作长度需要结合现场箱梁情况,并参考混凝土浇筑有关信息,从而对模板安装具体的工作长度进行确定,进而保证制作合理性。当施工人员利用切割机实施下料时,要避免运用电焊以及气焊进行切割,影响施工质量。如果发现钢铰丝出现灼伤或者一些咬痕现象[3],必须对其及时切除,避免拉张过程出现断丝。在此期间,应该对钢铰丝予以有效放置,避免其与其他材料混合,然后依据钢束的具体根数,对其进行编束处理。另外,在对钢铰丝实施穿设时,需要一端保持对齐,尽可能相互错开一定距离,比如错开3或者5毫米,从而为锚具安装做出准备。如果钢束长度不够统一,可以选择人工穿设方法,对于那些长度过长的钢束,可以运用穿索机进行穿设。当穿设完成后,需要对波纹管端口进行密封,确保端口严实,避免杂物进入波纹管。
        (三)张拉力的控制
        要想改进预应力混凝土有关强度,需要对混凝土予以处理,比如,掺加早强剂,从而提升早期强度。通常情况下,在浇筑7d之后,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弹性模量不小于设计值的80%后对混凝土予以拉张处理,其中拉张之后的混凝土会逐渐产生预应力强度。首先,在拉张期间,混凝土强度会呈现变化过程,如果强度增长过慢,意味着弹性模量会逐渐降低,不但会损害预应力强度,无法发挥预应力原有效用,而且会降低混凝土承载性,所以,必须对拉张时间予以控制,科学使用早强剂,改进混凝土质量。另外,由于预应力总体发展时间较短,同时在桥梁施工中,也没有对预应力形成严格施工规范,致使拉张控制缺少严谨性。对于桥梁工程而言,在对其计量时,通常选择1.5级油压,但有的预应力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4],导致他们不能对钢筋张拉予以控制,从而出现明显误差。基于此,在开展张拉作业时,必须对张拉技术予以掌握,这样既能使张拉钢筋更为精准,减少张拉误差,而且能保证桥梁施工质量。
        (四)加强对孔道压浆的处理
        当预应力拉张完成之后,需要48小时内对其压浆,其中在压浆之前,必须对排气孔或者压浆孔予以检验[5],只有确保其合格后,才能对其使用。首先,应该根据设计配合比对水泥浆进行拌制,当拌制结束后,需要在半小时内进行压注处理。在压注期间,需要对水泥浆反复搅动,避免出现沉淀。其次,在压浆时,可以采用活塞式压浆泵。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压浆压力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水泥浆予以参考,开始时压力要小,后面逐渐增大,通常保持在0.5到0.7MPa之间。另外,当压浆进行一段时间后,会使另一端呈现饱和状态,进而出浆,这时需要利用排气孔进行处理,让其与水泥浆保持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压浆过程要保持连续且均匀状态,让其缓慢进行,这样既能使孔道压浆遵循一定顺序,保证先上后上,而且能使其一次压完,提高作业效率。此外,压浆时,还应留取试块,并让施工人员对压浆过程予以认真记录,从而对施工记录准确填写。
        结语:在新形势下,预应力技术变得愈发成熟,同时也让其应用范围逐渐增多,所以,在桥梁施工中,需要正确看待预应力,并掌握预应力施工相关注意事项,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庆华.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09):267-268.
        [2]胡浪.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1):97+99.
        [3]任旭东.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施工应用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168-169.
        [4]先永刚.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05):175-176.
        [5]甘建平,刘根.试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223+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