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9期   作者:李建伟 唐振
[导读]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
        李建伟 唐振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体系趋于完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说近几年来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但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遇到软土路基状况,如果不能有效对其进行处理,将很容易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下滑,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对软土地基施工引起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并就其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对其各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说明,希望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
        引言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为确保软土路基施工质量,需要运用软土路基技术来进行相应处理,最大程度上的防止导致道路的变形以及沉降等各种问题。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深入分析软土路基实际施工情况,按照施工技术的特点,合理的应用软土路基技术,进而确保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整体质量。
        1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
        1.1塑形体积应变
        在软土地基中会存在某一区域的絮状物,而这是构成软土层的主要成分,如果其整体结构并没有受到破坏,那么其强度相对稳定,否则将会产生松垮稀释现象,引发周围的地基出现失稳性,比如常见的滑动、挤压、溢出和沉降等现象。同时在持久的外力载荷作用下,还有可能使其发生形变行为,十分不利于其稳定性。因此在针对软土地基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剪切实验,从而收集到相关软土地基的数据,具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提高整个路基的稳固性。
        1.2结构不均匀
        一般来说,软土地基其内部所含的土质较为松软,硬度偏差。同时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土层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极易产生受力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出现各种断层,长此以往还会由于过载而导致整个道路出现严重的塌陷,甚至还会引发各种安全隐患事故。
        1.3抗剪强度较低
        软土地基相对来说更容易压缩和变形,同时其抗剪切能力较弱,所以在针对此类土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其道路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强度相较于传统的路段要更低,因此也就容易造成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的行为,另外由于其抗剪切强度比较小,整个路面的强度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断层行为。
        2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强夯技术应用
        市政道路施工作业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中,强夯技术利用了夯实机械以及重物等,充分的夯实了软土路基内部素土、杂填土以及低饱粉土等各类土质,确保软土路基能够有效的加固。在强夯技术应用于实际施工作业当中的时候,相关施工人员应当按照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素土以及杂填土,最大程度上的确保填料质量能够达到施工工程的相关要求。应用强夯技术的时候,应当重视以及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有效的管控整个施工作业的过程。强夯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从路基两侧开始施工作业,向中间位置逐步的夯实,在夯实的过程中完成同步的加固作业。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应当完成三次有效的夯实作业,在施工作业中,需要及时检查夯实的质量,保证路基的整体夯实程度可以满足于工程要求以及标准,进一步的提高路基的实际强度。在现浇混凝土的管桩过程中。

在该技术应用中,主要的要点有:第一,通过官腔上部锤头振动形成振动力,在该力的作用下将环形墙体打入到对应深度当中;第二,使用墙体保护结构,当环形腔体到达一定深度后再浇筑混凝土,在此当中,当腔内混凝土量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拔管处理。在该技术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要一边振动一边拔管,以此避免出现损坏整体结构的情况。同时,也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浇筑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当施工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后再进行施工。
        2.2换填技术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软土路基,便能够利用换填技术完成软土地基的相应处理。实际的施工作业当中在应用还田技术的时候,首先应当量路基内部的软弱土层完全的挖除,随后利用具备更高强度且质地更为坚硬的碎石与砂等填补缺失土层,完成了整体填充操作之后,便应当进行路基的有效夯实以及碾压等作业,保证路基整体强度可以满足于工程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与标准。当针对软弱地基利用换填技术进行相应的处理时,倘若软弱土层实际厚度低于三米,就需要挖除掉所有的软弱土层,然后便需要填充厚度相同的填料,随后需要完成夯实与碾压作业。如果软弱土层的厚度超出了三米,便应当按照实际路基情况来确定软土挖除以及填料实际数量。
        2.3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通过利用一定的机械设备以及水泥等原材料,以搅拌等方式实现对整个路基的强化。软土路基和水泥充分搅拌混合后,彻底改变了原有软土地基的松软性,同时还能够大大发挥水泥的硬化强度效果,进而实现了对路基边坡的改良,有效增强其承载能力。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湿陷性黄土区域,通过冲击碾压、重夯和水泥处理等措施进行处理,有助于提升路基密实度。涵洞地基施工中,采用CFG桩和换填水泥土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对桥台台背充分处理后铺设一层水泥土换填处理,提升软土路基结构稳定性。同时由于该技术的特殊性,往往会选择昼夜连续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细化并落实各区域的责任机制,尤其是需要加强对桩位和桩距施工要点的有效监控,同时还要适当控制水泥用量以达到性能要求。改善软土路基特性,保证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应该注意水泥浆是否完全用完,然后进行复喷,在保证基本工程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为企业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2.4表层处理技术应用
        表层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较软路基地段施工作业当中,该技术主要就是增加材料以及敷设材料,还有排水材料,确保能够避免地基出现变形剪切等相关问题,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地表整体强度,进而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帮助,尽可能均匀的施工填土。软土表面在利用表层处理技术完成相应的处理作业的时候,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充分的了解以及掌握施工地段当中的实际土质情况,了解土壤内强度系数、荷载量以及含水量等各个方面的参数,针对各个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检测,相关技术人员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上的提升软土表层的整体强度。这项技术的弊端在于无法确保路基有效使用寿命,因此还需要在软土路基施工当中进一步的改进。
        结语
        总体而言,在对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分析和实施,通过对其展开相关实验分析,找出符合路基状况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应对,其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因为市政道路工程相对复杂特殊,所应用到的软土地基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一定要结合不同的施工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选择符合要求的地基施工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其工程质量,不断延长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周期,以此来推动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冠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16-00116.
        [2]章亚琴.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5,000(001):220-220.
        [3]朱飞.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居舍,2017,000(028):P.59-59.
        [4]陈永鸿.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6(15):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