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 李斌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斌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山东宏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76022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要想全面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就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改善当前的管理方式,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按时进行安全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从而达到建筑企业安全性高、质量强的建筑口碑,吸引越来越多被建筑项目单位以及个人信赖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引言
        安全问题,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引起关注。近年来,建筑工程的发展迅速,工程规模扩大,施工难度增加,这也导致施工活动面临的一些安全风险增大。虽然安全管理已经在很多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渗透,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作为管理人员来讲,就需要对目前的安全形势有所认识,立足实际对安全管理予以不断的优化,为工程建设构建优良的环境条件。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管理中,需要重视做好安全管理相关工作,要将施工安全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促使其在日常的工作开展当中严格地依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措施和要求,规范施工操作,强化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而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2为建筑工程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施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影响,还可能导致工程延期、甚至出现工程中断的情况,对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影响,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建筑施工工作,需要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建设的各环节、各阶段当中,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各项不稳定因素,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的进行,提高企业的收益。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现场安全监督落实不到位
        在安全管理中,现场安全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特征来看,其具有突发性。也就是在事故发生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或是隐患,往往是突然发生。比如高空坠落事故,很多时候就是突然发生的,由于施工人员在现场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操作或是施工行为,导致突然出现高空坠落,这就让安全管理措手不及。所以,为了避免此类突发性的安全事故,就需要落实现场安全监督,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对现场的物料与设备进行监督。不过,从目前安全管理的实施来讲,现场安全监督的落实不到位,并未全程化、全面化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督,导致一些安全问题没能得到控制。
        2.2建筑施工材料及其相关机械设备
        建筑工程建设一般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所需要的周期较长,施工工序复杂,因此施工过程会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大型的机械设备。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机械设备质量的好坏、设备各项功能能否正常安全使用、操作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等,都会对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施工材料的品质对施工质量及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若其质量不合格,很有可能会给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3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上,安全管理水平不足或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均与管理意识不足关联密切,也比较容易在施工后期导致建筑项目出现安全质量问题,诱发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安全意识不足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两个层面。基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可能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于各项安全隐患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在施工人员方面进行分析,若存在显著的安全意识不足问题,则也会造成施工操作规范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某些特殊作业过程中面临较大危害。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3.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要想安全管理取得实效,对安全事故有效防范,那么就需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的相关工作,确保对现场的一些安全因素实现有效的控制,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①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施工现场,要对现场的物料堆放、警示标志设置等等,都需要进行检查,确保物料堆放稳固,警示标志设置齐全醒目。②要对施工人员的现场行为实现监督。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前,就需要检查其安全设备的穿戴情况,必须要完善穿戴安全设备,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而进入施工现场后,要持续落实监督,避免出现私自摘下安全设备的情况。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一些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不安全的情况。③要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督,对材料的使用、机械设备运行等全面监督,确保施工作业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3.2严格审核施工材料,认真检查工程机械设备
        建筑工程所用的机械设备规模大,操作相对繁琐,所以在应用期间隐藏着不少风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先进可靠、安全合理等技术要求的机械设备,设备的选用一定要适合所在工程的建设需求。施工设施、施工材料等入场的过程中,各方责任人务必要严格遵循入场检查制度,对未达标的设施、材料坚决不能同意进场,在大型设备的安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经过审批的方案进行监督,发现违章必须第一时间制止,安装完成后必须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对需要取得特种设备监管部门验收合格证的设备,必须在取得相关部门的验收确认后方可交付使用。施工工作开始前,作业人员要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设备各部件和连接装置是否安全,查看设备各项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排除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同时,监管人员要按规定对现场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和违章行为必须第一时间消除隐患。
        3.3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意识的支配,为此,认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应该是提升相关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为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各单位需要树立其从上到下的安全管理意识。其中,领导者需要更为关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与开展安全意识宣传活动,强化施工人员与施工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促使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期间也能够遵循相关要求开展生产与施工任务,以便于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建议请相关专家对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现象与企业管理规模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具有科学性的管理制度,为施工人员提供规范模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
        结语
        总之,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始终得不到保障,同时该项工作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就会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直线上升。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展开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参考文献:
        [1]潘春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浅析[J].居舍,2018,07(09):126-128.
        [2]郝朝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5(008):216.
        [3]靳慧强.剖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5):241-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