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姣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市 710054
摘要: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建筑工程和地上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是整个工程的根基所在,它的牢固与否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前做好预案和预防措施,要对工程地质有清晰的认识和细致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探;问题
引言:文章对当下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中所存在一系列问题的细致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和可行性方案,有助于加快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夯实的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能够为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保驾护航。所以,相关的工程部门一定要严格律己,稳扎稳打的做好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
1.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对工程概念的了解不清晰、勘查具体位置的不确定、没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实施手段较落后;地质分析工作中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与实际操作情况差别很大;工程地质报告中对基本的地质条件和环境了解不清晰,不能准确的或者直接错误的界定和论证相关地质问题等一系列不严谨的前期准备工作,导致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不能够一次性的通过阶段性审查,浪费了大量时间,或者勉强的通过审查,但是给工程实施过程中带来了无法预知的危险性。
1.2勘探人员相关专业的理解不足
由于在上岗过程中审查的纰漏,很多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很差,仅仅停留在对文字表面上的理解,不能准确的、合理的处理好相关专业问题,个别工作人员甚至严重脱离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以自我主观判断为基准,不按照地质设计图纸进行操作,不尊重自然条件的地质规律,盲目的破坏天然形成的地质结构,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工程事故。以上出现的有关地质专业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知识体量问题,还因为在出现问题后不是积极的去解决而是互相埋怨、推卸责任,导致地质工程师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工程事故的补救。
1.3勘测周期不科学的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需要一定的时间,地质报告的完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二者的衔接工作准备好后才能上交完善的地质报告。有一些工程勘察中,在没有做好前期的基础性投入就要求迅速的上交完善的地质报告;还有一些工程勘察在刚刚上交完可研讨性报告后,又立刻要求上交第一阶段的设计报告。以上问题严重的打乱了工作的秩序性进行,这些问题在地方性工程勘探中屡屡发生。地质勘察的整个过程,如果没有完善的地质报告支撑,施工人员对于选址区域的地质条件就不能充分的了解,投资款项的多少也很难确定等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1.4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各个企业最缺少的就是人才,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也不例外。充足的人才储备,能够保证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优秀的人才能够通过合理的转化所学的知识对地质区域进行细致、敏锐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妥善的进行处理和解决。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表明,做好地质勘探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能够合理转化所学知识到实践应用中具备爱岗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企业之间的发展竞争离不开人才,在通过招聘的形式引进人才外还要培养企业自有的员工,建设好良好的学习氛围,保持企业长久不衰的源动力。
1.5科学技术管理问题
地质勘探工作中,做好相关的勘察记录有利于各阶段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现有的很多勘查工程单位中,往往选择性的忽略地质勘察报告,企业中没有专门的岗位为报告服务,没有相关的审查部门进行审核,报告中存在的错误信息不能及时纠正,导致设计单位不能很好的执行相关任务,上级单位的工作负担也不断加剧。为了能够高效的、及时的解决地质工程勘探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单位务必要重视技术管理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要求,都要将科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一起。
2.工程地质勘察前期工作
2.1编写勘查纲要
在基础工程项目具备了明确的建造目标后,相关的勘探部门要及时根据建设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细致的工作计划和操作流程。勘探工作的展开要以勘探概要为基础,勘探过程要细致化、严谨化,因此勘探工作的内容一定要全面,明确施工目标,掌握项目工程的要求和主体特点,同时要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细致的了解,保证勘探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受损坏、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分配合理。
2.2收集已有地质资料
环境因素是影响基础建设施工前后以及使用阶段的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进行地质勘探前要有实地性的考察,调查和研究施工区域是否出现过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了解环境气候等因素对工程勘探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助于为基础性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2.3确定勘探主要任务
对选址区域进行完初步的勘察之后,要记录对该区域所了解的大致情况,然后开始进行细致的勘探工作以便于进一步研究选址区域的地质状况。现如今我们主要的勘查方法以室内样品测试和原位测试为主。整个取样过程中要确定好地基的基本要求[1]。
3.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解决措施
3.1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
在企业中实行问题责任制,每一个部门负责相对应产生问题,做到谁的问题谁解决,不互相干扰。比如如果在工程规范和勘探技术上出现问题,那么就由工程总院负责;如果在前期的勘探报告周期中出现问题,那么就由先关的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全权负责;如果在工程质量、人才的储备、专业不过关等出现问题时,就要有勘察设计单位全权负责。长此以往,就会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和谐的环境。把问题梳理好,责任分配好,解决方法落实好,虽然可能不会及时的百分之百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让人看到了企业处理问题的积极性和高效率,切记脱离实际行动,只有纸上谈兵的大道理,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机制和体质问题。
3.2不怕挑战、抓住机遇、制定高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机遇最多的时代,也是挑战最多的时代。建筑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沟通和适应。我们要抓住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脉搏,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大自然所赠与我们的美好环境,制定高标准,在科学技术和人才储备上下功夫,汲取前人经验,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工程开展提供更完善的、可依靠的信息数据[2]。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基础性工程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基础工程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地质工程的勘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各种不同的挑战。基础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在整个复杂工程的建设中还会因情况的不同出现多个分支项目,地质勘察要借助以往的建设经验和参考文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工程的安全性。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地质勘察以科学的方法和精准的分析为基础,在发生问题时,及时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和具体的保护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勘察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家渊.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8).[I]JTG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2]刘世凯,陆永清,欧湘萍.公路工程地质与勘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