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妍姣
天津恒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1725
摘要:绿色节能建筑技术在我国现代建筑企业的发展中表现突出,不仅可以对传统建筑活动中的噪声、粉尘等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更可以促进工程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能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深化等,从而推动工程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一、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通常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建材的加工,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对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因此通过有效开发绿色节能建筑技术,可以得到提高,其次,在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时,更加重视清洁使用新材料和新能源,所以在当前社会各界积极实践节能环保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可以积极推动建筑企业和市场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1、节水、节材施工技术
节水节材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目标,应注意节水节材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应用节水技术时,应注意水量分类建设、节水系统的建设、节水家用电器的引进和应用以及雨水回收装置和废水回收装置的合理应用。材料节约技术的应用需要着眼于临时管道、施工模式、各种材料的重复试验、确定材料、采购、接收等方面,本着相邻系统规范的原则,实施也不容忽视,协调科学施工和重叠施工,进行合理的循环材料的选择,能为实现节约材料的目标提供支持。
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应遵循“因地制宜,注重节能、整体技术、均衡发展”的原则,利用独立于能耗的建筑设备,通过自身的空间形态和围护结构,创造绿色建筑。在建筑节能方面,优化建筑物周围结构的热工性能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性能优化,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冰蓄冷空气调节系统、节能灯具、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电梯、光伏发电系统等先进的建筑设备,突出了绿色建筑的效果。在节约用地方面,应遵循“合理选址、便捷运输”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发挥室外风环境的作用,加强对热岛效应和雨水径流的有效控制。在室内环境中,加强墙面的保温隔热、吸声、吸声、吊顶、玻璃棉毯、声环境、采光模拟、下沉广场、灯管、自然通风模拟计算分析、碳浓度监测系统,以先进的技术为人类营造宜居环境,使绿色节能技术贯穿于施工设计之中。
2、建筑内部变压器数量与性能的选择
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节能效果。在优化供暖、空气调节、照明等建筑物能耗的同时,还应加强降低变压器能耗的研究。变压器的能耗主要有两种,即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前者包括空载损耗和铜损耗,而空载损耗也是铁损耗。后者是变压器主磁通和一次、二次绕组的损耗。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比实际运行容量大,会产生较大的有功功率损耗,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变压器的设计应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负荷统计和运行状态分析,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变压器容量和数量,使长周期运行负荷率接近80% ,不能只选择大容量的变压器。
3、建筑空间的正确设计
建筑需要有一个大的空间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为了建立一个合理的空间结构,需要仔细的设计和规划。好的设计规划不仅可以提高的节能技术,而且可以提高照明质量。采用本地先进的节能建筑技术,建造科学、环境友善的节能建筑。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制定,可以引导建筑空间达到节能建筑的性能。节能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可以扩大。可为能源使用设定适当的阈值,并可比较任何建筑物的阈值,以调查和比较建筑物在负荷下的节能要求。只有设置合适的门槛,才能有效提高社会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建筑企业可以加强技术开发和空间设计创新,用先进的技术支持绿色施工。此外,还可以开展国内外合作,借鉴先进国家和集团的先进技术理念,为绿色建筑建立适当标准的绿色节能体系。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属于典型的综合体项目,地上59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为22.9万 m 2 ,占地面积为19 534 m 2 ,塔楼基座由酒店裙楼及商业裙楼组成,主塔楼结构为“组合框架 + 核心筒”形式。工程采用了一系列新型绿色节能技术且取得了不俗成果,因此该工程的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具备较高借鉴价值。
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要求施工材料须符合绿色节能标准,还要节约材料的使用。当前建筑施工中对建筑材料没有提出统一的应用标准,导致施工存在严重的材料浪费现象。
首先,设计屋顶部分时,建议使用兼具保温与防水功能的屋顶施工材料,使材料在屋顶处全面覆盖,这样做可以让室内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保持温暖,减少热量流失。与此同时,夏季高温时节可以更好地延长空调系统冷气保存时间,使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其次,设计建筑外墙时应保持室内的温度稳定,并利用节能环保材料设计外墙部分。设计建筑门窗时,应综合考虑墙体面积和人们对门窗的实际要求,尽量不要设计过多的门
窗,防止造成浪费。最后,设计建筑供暖系统时,应节约水资源,使用循环水采暖技术,让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用套管与循环管道相连接,尽可能延长供暖时间。
发挥水循环技术的应用优势。当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十分匮乏,用水紧张,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水循环技术,将一次性排水系统改为二次循环系统,以此达到水循环的目的。还应充分利用生活污水和废水,通过分类实现专门处理,并将其净化后用于施工用具清洗和绿化工作中。
工程还采用了一系列新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包括封闭止水帷幕技术、大跨度整体桁架提升技术、铝合金模板技术、大型塔式起重机技术。封闭止水帷幕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水抽排量,且能够提升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由于工程拥有约23 m 深、15 400 m 2 面积的超大深基坑,且富水地层的砂卵石地层处于开挖范围内,工程基坑支护采用桩锚支护形式,以此应对18m 的地下水位埋深,同时沿着基坑周圈的护坡桩之间设置 1 000@1 500 mm规格的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在新型技术支持下,基坑开挖范围内、外地下水的连通可顺利阻断,疏干处理仅需要围绕开挖范围内地下水开展,因此工程施工的地下水抽排量可大幅降低,具体降低值在9 500 m 3左右 ;大跨度整体桁架提升技术主要用于工程的大体量钢桁架(4层)施工,采用整体提升、地面拼装的方式。施工过程中通过履带式起重机(100 t)进行局部桁架、箱形梁、钢骨柱的安装,首层地面的局部拼装也需要起重机参与,以此保证倒序整体提升方案(由高层到底层)顺利应用,钢桁架安装效率和质量因此大幅提升。在整体提升过程中,液压提升系统设备能够实现钢结构的长时间精确悬停,焊接施工的难度因此可实现显著下降,可重复利用的提升上、下吊点(临时结构)则能够降低临时设施用量。对比该新型技术与传统高空拼装施工技术可确定,工程实现了约2个月的工期节约,且同时实现了100万元的成本节约。
结束语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的良好应用,不仅体现出现代工程企业对于建设节能环保社会的主动意识,更加能够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有效保障,进而间接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毕兆朋.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10.
[2]许国华.简析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15.
[3]闭彩霞. 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分析[J]. 建筑发展,2018,2(8).
[4]吕月明.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