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未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建筑设计人员刚接到项目时常常困惑于该如何去做才能合乎报审与方案设计程序,不至于因为报审流程不符合规定而导致方案推翻重来。建设方需要提供的选址意见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条件)、土地使用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一系列证件是怎么取得的,哪些证件报审流程与建筑设计前期的工作息息相关,等等问题。在每个环节需要设计方案的深度是不同的,有的需要面积指标和规模,有的则需要建筑的总图必须准确,有的需要有全套的平面、立面、剖面图。而最终的报规文本涉及到将来的规划验收,各地对文本内容要求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建筑工程;报审程序;方案设计;流程
1建筑工程报审的流程和阶段
从立项到建设,项目需要一步步走审批流程。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例,有必要在项目初期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投资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的文件包括:选址、建设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与融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地方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通常是批准政府立项项目的主管机关。现阶段要明确建设规模、指标等。我们需要一个内容简洁的总的大纲,指导下一步的工作,保证下一步的建设规模不超过项目建议书的规模。可以说,项目建议书是为进一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在对项目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经过方案比选,编制了本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必要有一个更切合实际的建筑方案。
项目审批通过后,将进入上述阶段的具体设计程序。一般的申请程序是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包括标明建设用地具体边界的附图和载明具体规划要求的附件。附图及附件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证明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附图和附件由发证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实际情况制定。”《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有效期一年。通过土地出让招标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一般从这一阶段开始。通过土地出让合同取得土地使用权,取得土地使用边界图、土地利用规划许可证和明确的规划条件。
接下来就是办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规证”,这个阶段各地的要求不尽相同,但从基本内容来看,建筑方案需要把面积指标、市政管网接口条件、水暖电等市政设备用房、绿化景观、所有的地上地下构筑物位置,消防、人防等设计条件都得确定下来。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的要求,本阶段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达到规范第2章方案设计深度的要求。对于不需要做初步设计审查的项目,“工规证”办下来之后,就可以直接进行施工图出图,审图,进而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待上述程序都进行完之后,项目就可以开工建设了(目前在推行的EPC项目流程与上述程序不尽相同,但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是必不可少的)。
2建筑工程报批流程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影响
建设工程在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时候需要提供建筑规模、层数、高度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在建筑方案或者概念方案确定的前提下才能填写的。甚至有的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都要附带建筑设计方案并进行比选。这样的话就需要在规划用地条件(建筑面积、容积率、限高、绿地率等)确定之前就要确定设计方案。这个阶段的方案我们称之为概念设计方案。所以项目刚开始设计方与建设方接触时,建设方需要提供用地红线图,以及设计任务书就可以开展概念方案设计。设计第一步先出具概念方案设计成果,经建设方以及当地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形成文件批复或者会议纪要(通过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可以直接公示中标方案)。接下来是申报规划用地许可证。规划用地许可证及其附件会对地块的规划条件做出明确的要求。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设计方按照地块的规划指标控制表将之前的概念方案进行深化,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报规文本,就可以申报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了。
在此阶段,每个地方的报规文本深度是不同的。
设计方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的要求进行编制方案文本就能达到报规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地方的管理部门要求报规文本和最终建成后完全一致,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在报规通过之前就要把施工图设计完成,将施工图文件作为报规图纸。这样报规的文本就能和实际建成基本一致。这种情况下就给设计方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与风险,本来应该是在取得“工规证”后完成施工图设计,变成了报“工规证”就要拿出施工图,报证的过程中提出的修改意见施工图都要修改。“工规证”下来后再正式出一遍施工图。显然按照上述流程,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翻了一倍,有的甚至把一个项目来来回回的做两遍甚至更多。
3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3.1工程项目的构思
无论哪一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都必须经过构思这一阶段。简单来说,构思指的就是相关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的一个期望,其主要目标就是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更好地规划与建设城市,要达到这一理想目的,就必须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待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开展下一步设计。
3.2工程项目目标的设计
在建筑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实施以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然后通过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项目目标设计,以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为建筑工程项目后期施工的开展指明方向。
3.3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对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综合论证,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3设计要点
(1)在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前期策划开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及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城市规划、实际需求,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相关审批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能将建筑工程的实地勘察工作做好,充分了解和掌握建筑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各情况,从而为后续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依据。(2)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区域的城市规划图和高程图,要做好相应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充分掌握建筑周围、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一旦发现地基承载力不足,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避免安全隐患。
结论
在实施过程中,很多项目会进行颠覆性调整,这类项目一般不按审批和设计流程进行。有的项目发放施工图,但面积超出预期,需要重新申报项目规划证书;有的项目后期图纸调整较大,最终预算超过投资,前期所有手续都要重新报批;在前期或后期的压缩工作中,没有为后续工作留出足够的压缩空间。有些项目建设周期很短。业主要求设计单位在开始时提供施工图。施工单位在拿到未报批的图纸后开始施工。同时,施工单位将上报各类证件,办理各种手续。在申证过程中,国土、规划、市政、消防、人防、卫生、防疫等部门要对项目立项前发放的图纸进行修改,甚至导致现场拆迁改造,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有多少事总是急迫的”,但我们也需要将各种审批程序与设计过程相结合。一步一步走,有时本末倒置看似加快了某个阶段的进度,但实际上却没有尽可能快,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张玮伟,张伟.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前期策划[J].中华建设,2019(12):148-149.
[2]叶晓茗.浅议工程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招标[J].中国工程咨询,2019(10):53-55.
[3]林彬.建筑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前期策划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