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9期   作者: 刘佳
[导读] 渗漏水问题是地铁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质量问题,相应的成因比较多,
        刘佳
        身份证:12022519860316****
        摘要:渗漏水问题是地铁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质量问题,相应的成因比较多,包括结构裂缝、施工接缝、施工管理等众多方面。在处理地铁工程渗漏水期间,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灵活地应用外包防水层的施工技术、变形缝的防水施工技术等方法处理施工,力求全面确保地铁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地铁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引言
        在地铁工程施工之中,防水施工技术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技术,防水施工技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铁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地铁施工防水工程中,一定要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渗漏水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根据渗漏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水处理方案,使得工程的防水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确保工程防水质量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提升地铁施工工程的总的工程质量。
        1渗漏治理要求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渗漏水原因有很多,包括施工环境问题、施工技术问题和施工材料问题等。需要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隐患进行处理,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如果施工方没有认识到设置防水设施的必要性,且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具体施工中就会出现问题。渗漏水治理普遍有以下几点要求:(1)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变形处于稳定状态;(2)完善渗漏水调查资料,并提供相关设计和施工资料;(3)根据渗漏部位和渗漏大小,在认真分析结构漏水的原因后,采用注浆堵漏和封缝封面防水相结合、排堵相结合(排是指排除结构内的水,不得打通防水层)、防堵为主,应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4)在治理渗漏水过程中,不得破坏原结构,尤其不得大面积凿除混凝土和凿深槽,不得裸露钢筋;(5)渗漏水治理方式为先排后堵、大漏变小漏、线漏变点漏、片漏变孔漏,使大面积渗漏水汇集一点或几点,最后集中封堵;(6)渗漏水治理顺序为先堵小漏,后堵大漏,先高后低,先顶板再墙身、后底板;(7)防水堵漏的同时,应把永久防水和补强加固统一考虑;(8)渗漏水治理中的注浆材料、堵漏材料、封面封槽要满足防水可靠、施工易做,材料耐久、经济适用、环保,应符合设计和材料规程要求,采用经过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材料;(9)方案合理,选材得当(防水和耐久性),施工可靠,监督到位。
        2地铁渗漏水病害的成因
        地铁作为永久地下结构物,长期承载着岩土介质产生的土压力和地下水产生的水压力共同作用,孔隙水在多种压力耦合作用下沿着岩土介质内部孔隙浸入到地铁结构周边,进而沿着结构出现的缝隙渗入到结构内部,从而产生渗漏水病害。总结其主要原因为。(1)施工原因,如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浇筑不连续、振捣不均匀、养护不合理、模板体系接缝不严等原因。(2)设计原因,如防水设计不合理、钢筋间距较小等原因。(3)材料原因,如商品混凝土质量、防水材料等级等原因。
        3地铁工程渗漏水问题的常用处理施工技术及应用要点
        3.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
        为了有效防范因为混凝土结构问题诱发的渗漏水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地施工处理技术来加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则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应用要点如下:其一,在浇筑结构混凝土期间可以采取跳槽施工工艺,并适当地在浇筑用混凝土当中添加一些膨胀剂,以此可以降低收缩裂缝发生概率。在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对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准确把控,避免影响其后期强度的发展。其二,要准确确定外加剂的添加量,误差控制在±10%,且需要严格依据规定的标准化搅拌施工和振捣施工工艺进行各项操作。其三,入模温度要低于 28℃,且要避免在高温条件或大风条件下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并且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温养护施工作业,对散热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内外过大温差而诱发结构温度裂缝。


        3.2 施工接缝防水施工技术
        在浇筑水平施工接缝的混凝土之前,施工单位要注意:首先仔细地清理混凝土表面上面残存的杂物与浮浆;在浇筑垂直施工接缝的混凝土之前,也要提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确保其表面的清洁性,之后再在其上面涂刷一层防水涂料,并要保证止水钢板设置位置的准确性以及焊接的牢固性。此外,要准确埋设止水带,保证其宽度满足实际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在对变形缝中所设置橡胶止水带中间橡胶部分的接缝进行硫化操作期间,要可靠、牢固地搭接相应的部位,避免后续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断开问题。此外,在设置止水带期间,要借助铆钉将其来固定其两侧的钢边部位。
        3.3 变形缝的防水施工技术
        在地铁工程施工期间常常会需要处理变形缝。首先,在处理该类施工接缝期间,施工单位首先需要立足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止水带的位置进行科学设置,保证其可以对水分的渗透进行有效阻挡。其次,在开展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期间,在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符合规定要求和标准后方可开展拆模施工,同时在实际的拆模施工当中避免对周边设置的止水带结构造成破坏。最后,要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合理处理拆模之后的混凝土结构,使它们可以保持良好的平整性。针对那些设置在通风位置部位处的变形缝,要注意提前做好防护板或防水接水盒设置工作,这样方可更有助于提升变形缝施工的整体质量。
        3.4 外包防水层的施工技术
        在地铁工程结构外部项目施工完毕后,还要紧接着开展内部防水层施工,相应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如下:其一,在浇筑完顶层的施工混凝土后,要及时压实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平整度,相应的误差要注意保持在 5mm 之内。其二,针对基层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裂缝或气孔等质量缺陷,要及时加以处理,具体需要结合施工质量缺陷的情况来应用不同的修补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完整度。其三,在涂抹水泥浆期间,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表层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浇筑施工,尽可能地减少因为人为操作原因而对整体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污染或破坏问题。
        3.5 其他部位防水施工技术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之外,还要注意做好地铁工程其他部位的防水施工处理工作,具体要点如下:其一,结构底板防水施工。在地铁工程结构施工期间,要将防水卷材提前铺设在底板结构上,相应的宽度适宜控制在30cm 左右。其二,穿墙管道防水处理。可以采取在外围管道上面套管等方式进行防水处理。其三,降水井防水处理。在开展地铁工程结构施工期间,施工技术人员要仔细地分析相应的工程结构,做好细部的防水施工处理作业,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地铁工程结构防水施工质量,降低其出现渗漏水问题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在城市快速推进的今天,为了缓解地上交通压力,降低交通道路拥堵问题的发生概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方式,地铁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但是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由于不同施工部位的独特施工特性使得其非常容易在车站等部位出现渗漏水问题,影响了地铁工程的稳固性与耐久性。为了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要妥善处理地铁渗漏水问题。
        参考文献
        [1]谢胡明.城市地铁施工渗漏水原因与防水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7):235-236.
        [2]王景贤.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7(22):48.
        [3]吴蔚荣,王中原,魏勋贺.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6(11):24+46.
        [4]李艳艳.地铁防渗漏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7(17):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