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尚昆、邢鹤遥、刘洋、文文、吴金楠、张丽艳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近些年来,跨度较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明显标志,同时也是土建施工项目的重点环节。在此前提下,在土建施工现场,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高支模施工技术,将先进、可靠的施工质量作为基本保障的建筑施工结构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结合工程实践对高支模的安装与拆除等重要环节及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从而为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运用提供有益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土建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未来展望
1 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求
(1)高支模施工一定要满足施工设计上的要求,在进行高支模设计的过程中,模板需要有一定的承载力和平稳性。
(2)高支模施工需要确保所运用的模板可以接受混凝土所带来的压力,这也是模板在运用前应检验好模板的强度和平稳性,最大可能防止模板应承受不住压力而倒塌。
(3)选取的模板如果满足施工要求和条件,可以铺设简易的模板施工程序,一方面可以使工作量降低,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混凝土得到日后的养护。
(4)确保模板连接的过程中,其采密性良好。利用加密技术,在产生漏缝的问题上进行实时处理。总而言之,在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依据以上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实施,这样才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和施工的安全。
2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1高支模的检查
施工方在对安装支架的过程中,应当安排专业人士开展施工,而且还要和相关人员进行交接,并对高支模安装做好认真的检查,减少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当加快高支模安装的速度,并安排指定人员指导整个施工进度,第一时间将施工的具体情况及其进展情况递汇报给相关单位。倘若发现问题,那么就要做好妥善的处理,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确保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
2.2 高支模的安装过程
高支模施工支架的安装工作具有安装时间长,程序比较复杂的特点,安装工作的初始工作是通过轴线以及梁位置线,对水平控制标高进行确定,之后进行的工作是针对梁以及板门式脚手架展开的,对梁底模板以及侧模版的组装完善之后,再对门式脚手架顶部安装板底木枋,之后进行安装楼板模板的工作,依次将梁,板钢筋进行铺设捆绑,利用脚手架进行顶托,最后完成模板,脚手架,钢管架等相关设备的拆卸工作。安装过程中,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着重注意:
(1)安装过程中,在支顶基础位置需要通过回填土的方式完成分层工作,能够避免下沉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了其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脚手架的安装工作需要具有这些前提工作完善作为基础才能进行。
(2)在使用脚手架钢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使用规定进行,在使用之前,对于其保质的系数进行明确,针对难以达到施工需求的钢材要及时淘汰,从而降低问题出现的系数。
(3)加强支撑结构之间链接部分的坚强度。施工建设过程中,一旦支撑部分有漏洞出现,就要及时的进行技术修复,而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其支撑能力受到影响,从而高支模的整体结构就会出现变形。
(4)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对于施工良好进行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有的员工其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质不过关,实施性弱,计算和测量的数据精确度不好,导致支架的实际位置与原定位置不重合,导致支顶之间的距离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一个个小问题的出现叠加成为一个影响支架承载力的大问题,为之后的工程进行埋下了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5)对搭设用到的相关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重重审核,从而减少可以避免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材料的质量难以保证,直接引出的就是工程的安全问题。
2.3 高支模拆除中的技术要点
高支模本质上属于临时性的辅助工程,在工程主体施工完成后需要从建筑主体上拆除,各种部件可以循环使用的要清理干净,整理收好,以备后续使用。拆除工作既要保证作业效率,也好避免对模具、部件和建筑主体的损坏。因此,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对高支模体系进行顺利的拆除。
(1)高支模的拆除时间。高支模体系的拆除必须要经过技术负责人进行验证并且确认施工不再需要时才可以拆除,一般是靠混凝土的强度来进行确定,其中梁、板跨度小于8m的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75%,而跨度在8m以上的则要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00%。只有经技术人员进行验证和确认,并经过监理单位的批准以后,施工单位才可以拆除高支模体系。
(2)拆除的顺序。高支模在拆除前要对脚手架上的工具、杂物和材料进行清理,设置专门的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施工人员要按照先支后拆和后支先拆的顺序,依次对非承重模板和承重模板进行拆除。其中对跨度较大的梁底模要从跨中拆向两端,施工人员要注意轻拆轻放,将拆除的木料进行分类存放,之后再整理运走。此外,阁楼施工中的高支模要采用一次性的拆除方式,施工人员要使用专门的安全和保护用品,并利用临时的脚手板来拆卸,严禁对拆下的配件进行随意丢弃。
(3)拆除材料的处理。施工人员对支架以及脚手架等拆除以后,要及时的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检查和整修,按照规格和品种进行分类的存放,在高支模全部拆卸完毕以后再进行构配件的保养和维护,将这些部件运送到合理的储存地点,确保高支模体系中各种部件的循环再利用。
3高支模的保质保量施工对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3.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施工应该放在第一位,施工前就要充分的做好各项关键的准备工作,预防各种安全隐患和漏洞缺陷,制定科学可行的高支模施工方案,根据其存在的各个技术要点和难点进行技术工艺的交流和沟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完善施工方案和图纸,在安全问题上提高警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针对不同的安全隐患开展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执行到位,动态跟踪施工过程的各个技术细节和操作措施,全方位保障施工的安全。
3.2对高支模施工安全提出的建议。施工水平往往是影响高支模施工安全的主要原因,而只有当施工水平满足相关标准以后才可以推动高支模施工的顺利开展。这样就需要相关人员一定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方案要求,禁止由于出现的的沉降情况而引发安全隐患。总的来说,高支模技术应用到土建工程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但确保了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该技术可以得到相关人士的深入研究,使其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化,进而为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3.3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在施工前还要对高支模的施工现场和重点范围进行检测和查察,组织专业安全和质量方面的顾问人员开展全面的排查,寻找准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隐患和漏洞,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科学性,还要对高支模的施工方案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数据材料进行检查,在必要时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模板组装过程中要检查其设置的缝隙和组建结构的稳固性,以保证施工技术运用的准确性。针对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不仅要关注其拌制和振捣等关键操作程序,还要注意在浇筑作业时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除此之外,要做好相应环节的审核、检查和最后的验收工作,根据规范数据逐一进行排查和比对。
4 结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建工程项目越来越常见,并且相应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实现对于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水平的提升,必然需要围绕着土建工程中各类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项目中比较关键的一类技术手段,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该较好实现对于该技术手段的详细分析,把握施工技术操作中涉及到的各个基本步骤和要点环节,如此也就能够采取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进行优化,规避各类质量缺陷,加强管控力度,最终维系整个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恒.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24.
[2]王泽林.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冶金丛刊,2017,(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