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明
上海辅秦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常见的问题。但是,轻微的裂缝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美观性,而严重的裂缝会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甚至会带来安全性问题。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周期,要使用最科学合理的技术最大程度避免裂缝的产生。本文主要分析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工程质量一直要受到不同混凝土裂缝程度的影响。之所以产生裂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同时,混凝土裂缝的形式也不相同,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整体美观性造成一定影响。
一、混凝土裂缝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收缩裂缝
因为建筑工程的混凝土配料存在显著的非均质性特征,因此混凝土在遭遇不同温度变化、水分变化时,会引起其体积收缩,从而造成裂缝的产生。同时,在不同的混凝土构件中,收缩裂缝的具体分布情况、位置情况以及裂缝方向等都有不同的效果表现,因此裂缝的恶化程度也会在温度应力以及构件尺寸等因素中而不断加深。
(二)温度裂缝
混凝土物质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会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热胀冷缩效应,从而出现温度裂缝。而现在工程施工中的相关裂缝防治技术,不能彻底消除裂缝。在不同工程建筑物中,温度裂缝所产生的数量以及尺寸也有一定差异性,但是裂缝宽度一般较窄且一般不会朝着恶化方向发展。
(三)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建筑结构应力裂缝,是因为建筑构件部分超负荷或受力不均而造成的。建筑构件性质决定了荷载裂缝的具体尺寸与数量分布,裂缝通常由外向内呈现收缩状。
二、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一)全面减少收缩干裂裂缝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收缩裂缝与干裂缝可以算作是主要的裂缝种类,这些裂缝大多是由于施工材料选择不当而造成的。因此,相关负责人要从多方面入手而将收缩干裂裂缝减少到最低。
比如,施工负责人要在正式施工前对整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所有材料进行仔细检验,严格审核每一项材料并对材料的强度和干缩值进行再三确认,保证所有材料的干缩值符合相关规定范围。然后,负责人还要对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中进行合理控制,严格避免可能出现的水灰比控制不足现象的发生。对混凝土的具体配料,可以从水泥的水灰比中、骨料添加量及外掺剂等方面进行最合适的调整与优化,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刚度。在配制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为了达到降低水灰比的目标还要不断增加减少剂,使得混凝土强度得到逐步提升。接下来,还要做好混凝土具体施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不断加大混凝土的遮阳防风工作力度,确保在整个制作过程结束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不会发生较大改变也不会遭受过多破坏。最后,工程负责人在整个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要严格遵循拆除工序将模板拆除掉,对模板进行妥善的保湿工作确保模板中的水分能够蒸发干净,控制水分在适当范围。此外,工程负责人还要不断加强对相关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的培训,从更多方面使得工程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二)防控温差裂缝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中,防控温差裂缝可看作是一项重要任务。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应在确保原材料质量前提下对因为外部温度变化造成的施工影响进行有效防控,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避免可能会出现的深层次裂缝问题。
比如,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应将水泥发热量比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控制,要选择一些热量较小的水泥,最大化降低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外部温差问题。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有必要采用一些季节性措施进行防治,假如夏季为施工季节,负责人就要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内部水分蒸发会引起的问题,尽量降低内部水分蒸发而达到对混凝土温差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负责人还要控制好具体浇筑过程中的浇筑时间,如果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过长必然会出现一定质量问题。因此,负责人可要求建筑工人尽量选择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浇筑工作,在平时还可以购买一些冰块将浇注材料升温过快的问题进行逐步缓解,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散热面积。如果冬季为具体施工季节,工程负责人就要时刻做好混凝土的通风与保暖工作,确保内外部的温差适宜,可以采用草包养护等手段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根据具体温差情况对槽体的厚度进行合理规划,从而防止可能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
(三)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
荷载裂缝的问题若想得到有效防控,就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若想得到较高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采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工作。
比如,工程负责人首先应严格把关混凝土施工的材料,不断加大对混凝土制备的检验工作。然后,要对混凝土的具体配方做到心中有数,在采购混凝土时严格按照混凝土材料的相关要求进行质检工作。为了使混凝土的相关标准与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相一致,要对混凝土配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后再设计合适的配比,使得混凝土的性能与建筑工程的使用需求完全相符。然后,工程技术人员还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把关整个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在既定要求下认真进行。工程负责人可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在水泥进场时对其进行严格验收,对生产厂家的许可证等进行详细检查并查看水泥中是否出现凝固或结块等现象,一旦发现水泥质量不合格或缺少标准的生产许可证,就立即给予退回处理。工程负责人还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的施工设备,确保这些设备不存在任何问题,同时督促相关施工人员不断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种种迹象严格盯防,合理调用所有混凝土材料与设备,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四)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监管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多混凝土裂缝来源于外部原因。基于此,要严格监管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序并严防可能发生裂缝现象。
比如,工程负责人首先要不断加大勘察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力度,监督工程的外部环境并严加防止混凝土施工可能因为外部环境问题而造成的具体影响。然后,工程技术人员一旦发现裂缝现象出现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就要向上级将这些具体情况一一上报,查找裂缝出现的原因并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相关补救。假如混凝土裂缝比较细小就要立即采用一定手段进行修复,假如混凝土裂缝现象非常严重就需要将定量的混凝土水泥增加在裂缝中。工程负责人员要确保进行施工前认真检查施工条件,不断加强对相关机械设备的检查力度并有效控制施工中的各种材料,不断增加施工的规范性。
结语:由上述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混凝土质量的制约。因此,要不断关注工程施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采用相关的解决策略进行不断完善,同时还要严格把关原材料的选配、具体搅拌加工以及施工控制等方面,确保混凝土施工具备较高的有效性并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促使混凝土质量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完全符合。
参考文献:
[1]宋成鑫.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10):78-79.
[2]张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市场周刊,2018(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