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锋
身份证号:61242919820918****,陕西省
摘 要:近些年我国改扩建公路项目日益增多,大部分改扩建工程涉及新旧路基路面拼接,而新旧路基路面拼接位置的固结时间不一样,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面裂缝等早期病害的出现。为了有效减少不均匀沉降和早期裂缝病害的出现,应该对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拼接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病害的成因,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改扩建公路拼接处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改扩建公路;拼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拼接前期准备工作
该改扩建公路的总体长度较长,再加上施工工期短,在原有公路双向四车道通行的基础上进行施工,会导致施工组织及安全管理难度相对增加,需要精准把控施工重点及难点,做好改扩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应当对旧公路的路基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做好路基资料的收集。以施工要求及改扩建需求为基准,明确侧重点,对旧路基施工时的施工材料、使用量,养护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在对旧路基病害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时,应当明确导致病害出现的原因、病害程度及规模等指标,将旧路面出现的病害处治好,为后续改扩建工程的有序推进夯实基础[1]。(2)在正式推进改扩建公路施工的前期阶段,应当积极落实击实试验及液塑限试验。通过击实试验了解路基土的密实度及含水量等指标,从而进一步提升路基压实度;通过液塑限试验掌握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标,从而明确样土在路基施工中的适用性。(3)进行改扩建公路施工前期放样作业,根据间隔标准,应在每个间隔位置应用全站仪测定旧路基外侧缘点,并借助喷漆形式将桩号清晰标注出来。同时,还应当在每个间隔点对旧路基及设定加宽目标的路基面进行再次测量,检测实测数据与图纸数据的相符度。
2 底基层拼接施工及质量控制
(1)老路开槽需保证槽口向老路侧倾斜,如老路二灰碎石有向新建段底基层侵占,需用破碎锤破除,以保证后期底基层碾压到位。(2)底基层施工前清除作业面的松散结构,尤其是与老路接缝处的浮渣等,并将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3)底基层摊铺时用人工铲细料铺于接缝处,避免接缝处骨料集中产生空洞,摊铺机摊铺到边,保证材料压实,过后如发现接缝处料少及时补满,且应比有熨平板处高2~3cm。(4)在接缝处浇水泥浆(水泥浆比例为1∶1)后再进行碾压[2]。(5)碾压时,先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碾压,最大限度到边,后用胶轮压路机碾压,最大限度到边,如还有未碾压到边处采用小型压路机碾压。(6)碾压完成后在接缝处浇水泥浆(水泥浆比例为1∶1),保证接缝处水稳强度。
3 基层拼接施工及质量控制
3.1 铣刨台阶
根据老路基层顶检测的弯沉值,铣刨台阶分为基层利用段落和基层铣刨段落,因基层是主要的受力层,接缝位置一定要设计在标线下。铣刨机就位后,按设计图纸要求的几何尺寸调整铣刨机的铣刨宽度与深度,铣刨机铣刨时应匀速前进,行走速度一般不超过4.5km/h。铣刨完成后,安排专人指挥废料运输车进出铣刨区接收铣刨废料,料车不可超载,避免运输过程中沿途掉落造成路面污染,并且按要求把废料倒在指定地点。铣刨结束后实施交通管制,防止铣刨台阶发生啃边。
3.2 新路基层接缝
按设计要求铣刨台阶,基层施工前清除作业面的松散结构,尤其是台阶有沥青和松散夹层,应及时清除。摊铺前将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在底基层及台阶侧面喷洒水泥浆。摊铺的过程中,先在接缝处铺筑细料,并且确保摊铺到位,若发现用料太少,应该及时进行补料。摊铺后及时进行碾压,对于无法正常碾压到位的地方应该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完成后,在接缝处浇筑1∶1的水泥砂浆,要确保新旧路基接缝处的变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3]。
3.3 老路基层接缝
对于基层铣刨的段落,老路基层铣刨后对下部进行就地冷再生,根据设计要求掺水泥,按基层铣刨段落铣刨台阶图反铣25cm台阶,保证边部就地冷再生与新建段基层或底基层连接,保证接缝处强度,避免与新建段产生夹层(夹层为老路未处理的部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前,应先检查其与新路面拼缝质量,要求缝面无杂物、无尘土,线形顺畅、整齐,无污染。检验合格后,均匀喷涂水泥净浆,做到不露白、不流淌。为防止水泥净浆初凝失去黏结效果,根据基层摊铺情况进行适量喷涂。
老路基层厚度根据设计调平高度及压实机械性能,压实厚度每层控制在最薄14cm、最厚26cm,当厚度大于26cm需分层施工。上层施工前应在下层表面和老路竖向界面洒上水泥净浆,以增强层间的黏结力,保持基层的整体性。碾压完成后,应加强接缝处的保湿养生,以提高接缝的整体强度。其他注意事项同新建基层接缝。
4 面层拼接施工及质量控制
4.1 面层铣刨路段
面层铣刨路段施工时,因老路基层和新建基层处于同一高度,新旧路面层全幅摊铺,不存在接缝。只需面层施工前在基层拼接处铺设1.5m宽玻纤格栅。
4.2 面层利用路段
面层利用路段施工时,因老路沥青利用,新建车道面层与老路面层存在接缝。接缝处施工注意以下几点。
(1)接缝要密实不渗水,表面干净无杂物、无粉尘,必要时使用鼓风机吹净接缝面。接缝处下台阶如存在沥青夹层(老路经过多年养护,厚度不均,按设计铣刨后大部分存在沥青夹层),清理干净,如沥青层较厚,清理后与新建基层存在较大台阶时,将此处铣刨,用沥青细料填平压实,铣刨厚度必须保证最薄沥青压实厚度。此处如不先用细料处理,直接施工,凹槽处必不能压实,形成空洞,产生薄弱处,后期此接缝处必开裂。
(2)拼接前使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对接缝面喷洒热沥青。在接缝处粘贴竖向双面沥青贴,此沥青贴在高温下融化,能够保证新建段沥青层和老路沥青层充分连接,保证接缝质量。(3)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要控制好摊铺机的行走速度与方向,同时调整好熨平板的摊铺宽度,使接缝处的混合料饱满。对于局部无法摊铺到位的,人工进行补料,保证摊铺面均匀一致[4]。(4)接缝碾压:在摊铺到一定距离(20~30m)且温度不小于145℃时,开始用一双钢轮压路机在距接缝30cm左右已摊铺面上前静后振1遍,然后再跨缝碾压,其碾压速度为2km/h;复压采用两台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终压使用一台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且至无明显轮迹。该碾压方案先在新铺部分形成密实层,对接缝处新铺混合料在碾压时向新铺面推移起到一定的限制,使新铺料能和接缝充分挤密。(5)碾压完成后,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6)为了尽可能减少新老路面的差异沉降对路面的影响,在新老路面结合部位(纵向拼接施工缝)拼接层顶面设置一道宽2m的自黏式玻纤格栅布(在玻纤格栅的基础上加防水布,沥青可渗透,可保证沥青层之间的连接)。(7)上面层整体摊铺,不允许出现冷接缝。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广泛开展的改扩建公路拼接工程中,做好施工技术以及拼接结构上的选择,是实现公路承载力以及应用的交通通行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另外实际施工中涉及诸多的环节,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有效地把控,使得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与实际需求,实现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稳步、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慧明.高速公路改扩建沥青路面拼接施工工艺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8(02):35-36.
[2]罗闯旦.论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面拼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4):38+40.
[3]池建新.公路工程改扩建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92-93.
[4]周文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地基处理关键技术[J].交通世界,2018(Z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