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9期   作者:赵卫红1田丰2尚欣3
[导读]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施工过程中多种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冲孔灌注桩施工就是常见的一种?该技术应用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

        赵卫红1田丰2尚欣3
        1身份证号:61032919670314****,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272619850410****,陕西省  3身份证号:13053119870406****,陕西省
        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施工过程中多种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冲孔灌注桩施工就是常见的一种该技术应用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质量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冲孔灌注桩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冲孔灌注桩施工问题分析
        1.1钻孔偏斜
        产生钻孔偏斜的原因有四方面:一是冲击中遇探头石漂石,大小不均,钻头受力不均;二是基岩面产状较陡;三是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四是土层软硬不均;孔径大,钻头小,冲击时钻头向一侧倾斜
        1.2孔壁塌坍
        孔壁坍塌的原因相比钻孔偏斜的原因更为复杂,在问题产生时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原因的一一排除第一,冲击钻头或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第二,泥浆相对密度偏低,起不到护壁作用;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第三,遇流砂软淤泥破碎地层或松砂层钻进时进尺太快;第四,地层变化时未及时调整泥浆相对密度;第五,清孔或漏浆时补浆不及时,造成泥浆面过低,孔压不够而塌孔;第六,成孔后未及时灌注混凝土或下钢筋笼时撞击孔壁造成塌孔
        1.3吊脚桩
        吊脚桩问题产生的最大原因就是清洁工作不及时不到位首先,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过低,孔壁坍塌或孔底涌进泥砂,或未立即灌注混凝土其次,清渣未净,残留沉渣过厚此外,还有沉放钢筋骨架导管等物碰撞孔壁,使孔壁坍落孔底的问题[1]
        1.4断桩
        断桩问题产生原因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在砼浇筑过程中,导管接头断裂使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引起断桩;第二,导管接头密封不好,漏气漏水,使混凝土产生严重离析导致断桩;第三,混凝土质量不佳,如塌落度不满足要求运输灌注过程中产生离析等造成卡管,导致断桩;第四,初灌砼过少,导管埋入砼深度太小,使导管进水或进泥,导致断桩;第五,在灌注砼过程中以及后期导管埋入砼深度太小,提管时高出砼面,使导管进水和提漏导致断桩
        2.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2.1冲孔灌注桩材料质量的控制
        按照相关国家规范的要求,对钢材水泥等原材料进行分批抽样复检,并执行见证取样制度进场的钢材除提供合格证外,均在监理现场见证下,现场取样送检,其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钢筋的焊接,焊接接头均由监理工程师抽样送检,其检测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组织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进行考察,对混凝土配比报告及原材料的保证资料进行审核,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混凝土进行现场抽查坍落度并见证取样留置试块,整个过程中未发现有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2.2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前,先平整场地,铺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保证桩机平稳牢固;桩机冲锤中心点应与桩中心重合,其水平位移及钢丝绳倾斜度应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以控制桩为基准埋设护筒,护筒采用厚度为4~8mm钢板制作,护筒内径比桩基孔径大100~200mm,护筒长度不小于2.0m,埋设好的护筒应高出施工地面20~30cm,防止杂物泥水流入孔内;根据桩径大小选择合适的冲锤头,也是冲孔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考虑工程深基坑占地面积大,施工场地开阔,在基坑内侧集中统一布置排水沟和集水坑重复利用集水坑,减少重复施工,发挥场地优势,便于同时展开多点施工[2]
        2.3成孔施工
        成孔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于选择的冲锤头是否合适本工程占地面积广,场地空旷,适合在基坑中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成孔施工时产生的泥渣等可通过设置的排水沟统一流至集水坑内,待集水坑填满时统一进行清排,可避免重复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等而造成的施工浪费和施工乱象,同时也可进行多点同时成孔施工在进行成孔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定时测量冲锤钢丝绳的倾斜度,确保钢丝绳的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成孔偏斜或实际孔径超过设计孔径,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如某工程所使用的桩机为半自动式冲孔灌注桩专用打桩机,打桩时需人工手动落锤,因此现场施工时需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每次落锤时间间隔与设计相符由于该工程土层共为4层土层,不同土层交接处强度变化较为明显,待冲锤冲至土层交接处时易发生孔斜现象,因此为避免孔斜现象,施工现场使用回填片石,进行高频小冲程方式进行修孔,待孔底岩层相对找平后再使用冲锤继续进行冲孔施工成孔后施工人员应对孔深进行确定,并量测入岩深度,确保支护桩的入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量测时,应以最终冲孔施工排出的岩渣与地质勘察所得的岩石成分等相同,无误后方可进行终孔确认保证桩身垂直成孔: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垂直度,因此钻架就位以后,应该检查冲孔机平台平整和稳固情况,确保桩身成孔垂直度[3]
        2.4冲击成孔
        护筒埋设好后,桩机就位,使冲击锤中心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20mm冲孔时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每冲击1~2m,排渣1次,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泥浆的作用为:一是用其夹带被冲锤击碎的土石颗粒,使其不断从孔底溢出孔口,达到连续冲进连续排渣的目的;二是加固保护孔壁,防止地下水渗入造成坍孔在黏土和亚黏土中成孔时,可利用清水和孔中土颗粒在冲击中自造泥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在易坍孔的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应设置循环泥浆池和泥浆泵,用相对密度为1.1~1.3的泥浆护壁,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时,应提高泥浆相对密度至1.3~1.6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2.5清孔
        第1次清孔是在确定终孔以后,下放钢筋笼之前采用高浓度泥浆通过泥浆泵清除大部分沉碴经过反复测量孔深,在确定孔底沉碴厚度小于规范要求值(20cm)时,方可下放钢筋笼钢筋笼下沉固定后,再次复检孔深和沉碴厚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再次进行清孔,直至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第2次清孔则是在钢筋笼安放固定以后,利用导管进行,主要是清除钢筋笼下放过程中碰落的沉碴和泥浆中含有的岩屑颗粒,待复检孔底沉碴厚度复核要求后,且泥浆比重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浇筑混凝土
        2.6浇筑混凝土施工
        浇筑混凝土时使用的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出站后至浇筑间的运输时间应控制在1h之内,避免混凝土发生初凝混凝土进场后,监理应对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进行检查,对混凝土现场坍落度进行检测,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施工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桩孔较深,地下水位又较高,因此孔内存在积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处于水下浇筑此时采用导管法进行浇筑施工,导管直接伸至孔底进行浇筑所使用的导管厚度为3mm,导管直径为250mm,导管为法兰连接多段式在进行导管提升施工时,禁止将导管固定至钢筋笼上,避免因振动而将钢筋笼移位导管安装就位后,应对导管进行试压,试压压力值达到0.6MPa~1.0MPa时方可认为合格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确保连续施工,避免出现灌注量较少而使导管堵塞的现象
        2.7坍孔的防治
        提升(或下落)冲锤清理残渣防止钢筋笼对孔壁的碰撞;冲孔时孔内泥浆量不足,使孔内承压水低于孔外,孔壁在压力差作用下被破坏;在流沙软泥风化岩等地层,冲锤掘进速度较快,冲锤掘进或钢筋笼放置时要确保垂直上下;护筒附近要设置泥浆密封层;流沙或松散土层掘进时,要提高泥浆密度,降低掘进速度
        3.结束语
        总之,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冲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规范,从孔位定点冲孔,到混凝土灌注等环节,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在施工中要严格做好监测及质量控制工作,降低各类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础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4.参考文献
        [1]曾文端.浅谈软土层的处理[J].山西建筑,2006,32(12):66-67.
        [2]王云岗,章光,胡琦.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1):89-92.
        [3]金志坚,李子桥.浅谈不良地质条件下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0(12):115-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