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云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410007
摘要:从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出发,阐述工业建筑设计中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工艺设计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功能、形体、体形空间、周围环境、可持续发展
工业建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类建筑,其建筑空间对于生产效益和工人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但工业建筑的空间设计常常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认为工业建筑是纯功能性的,不需要艺术。当然工业建筑的性质决定其以使用功能为主的特征,为了追求美观而违反工艺的要求也是不可行的。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则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良好的厂区环境可以使工业建筑环境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具有开阔的视野、充足的光线、清新的空气、宁静而舒展的空间环境的“工业园”才是现代化工业企业应该具有的形象。
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一样,具有建筑体的共性,但工业建筑是为生产服务的,这种适用性,让工业建筑往往遇到民用建筑中不常遇到的问题,如承受巨大的荷载、沉重的撞击和振动,或有防爆、防尘等要求,厂房内保持一定恒温恒湿条件等。总的来说,工业建筑设计与建造都须遵循一条重要原则:设计中要贯彻“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工业建筑设计应紧密结合生产的各种要求进行,工艺、总图和建筑应统一、和谐。
虽然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一样,其建筑艺术处理的内容(体形空间的总体设计、个体建筑的体形和立面设计、室内设计等)和手法都有共同规律,但由于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民用建筑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设计者应采用适于它们所特定工艺条件的处理手法才能收到应有良好效果的。工厂的建构筑在建筑体形上的相互关系和建筑空间组织,实际上常给人以总体建筑印象,大型工厂还直接影响城市的面貌,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工厂内常年辛勤劳动的职工的心情和精神面貌。工厂内建构筑物的大小、体形等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但设计者如在运用一般建筑手法时能使工艺和工程要求统一起来,可以创造出即有建筑特色,又有生动、给人以愉悦感、自豪感的建筑体形空间。
一.建筑功能与形体的关系
在建筑中,功能表现为内容,空间表现为形体,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建筑理论中“形体追随功能”的说话也体现了这一点。现代工业建筑空间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工艺功能的需要有机组合,因而呈现出灵活多变的面貌。虽然工艺对空间形体有决定性作用,但不能忽视空间形式本身的能动性,在空间的分隔与组合方式上创造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促进建筑功能的全方位的发展。设计时应该从工艺方面入手,需要同时考虑建筑形象,以便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创造出多样化的建筑形象来,不能只注重美观而忽视实用性。总的来说:体形和功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一). 体形空间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就是对整个厂区范围内的建筑体型和空间进行全面规划。根据生产类型、企业规模和所处具体环境的不同,各类工厂在体形空间方面有着不同特点,总体规划的目的就是要结合这些特点,在可能条件下使建筑群体在体形上统一、和谐,比例适度,空间上舒展而完整。
近代发展起来的联合厂房往往主厂房的面积较大,而单建的辅助建筑面积较小,二者悬殊很大。这是应注意安排好大小体形之间的主从关系,使较小的建筑均匀的协调地布置在主体建筑的周围,或将其设计成多层布置在某个侧面,使之高低错落、互为衬托、互相对比。厂房的空间也硬使之比较集中,不宜过多变化。
(二). 体形空间的重点处理
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还需对建筑的某些部位进行重点处理,其范围与建筑群的规模相适应。选择重点部分时应结合总平面的布置进行。建筑群体的建筑艺术处理是工厂总平面设计中应综合解决的问题。
重点处理的范围往往在厂前区或厂内的主要干道,大量人流出入的生活办公区大多沿主干道布置,形成合理的建筑重点。
(三). 个体建筑设计
个体建筑设计时首先应保证内部生产工艺的合理,并能满足建筑群设计对个体建筑提出的要求,同时以简练而经济的手法表现出工业建筑的独有风格。
二.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一般来说,工厂的厂区面积较大,无论其处于城市中或是郊区,都对当地的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注意它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一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厂区入口,二是厂区边界处理。
厂区入口:厂区入口处理关系到该企业的对外形象,也是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设计时一定要有特色,又要与周围环境协调。
厂区边界处理:厂区边界虽然以划分区域的功能性为主,厂区面积一般都较大,其边界形成城市道路两旁的连续景观,因此要充分注重其美观性。
建筑是一种艺术,通过其外部表现形式和内涵的意蕴来体现其艺术的魅力。建筑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是由建筑环境的总体构成来实现的,不能把艺术只局限于立面局部,而忽略了空间与环境艺术质量。
三. 贯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设计 ,使人们应遵循的一种全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本质在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开发绿色资源,发展清洁生产,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动力的发展。
遵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继续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大力提升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促进工业形成“效率高、资源省、环境好、有益健康”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工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同其他领域一样,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程序化的运行机制。企业应建立资源回收是一项可以产生经济利益的产业的观念,并有实在的措施开发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使经济运作成为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长期动力。
历史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当前,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也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面向21世纪的两大战略之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设计,"特别是来自中国设计学院的设计,将扮演推广者及催生原创者的角色,使中国从前工业系统直接进入后工业时期,跃为一个以网络为基础、服务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及消费系统",赢得光明的未来。
3结束语:
1. 工业建筑是为生产工艺服务的,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和工艺设计三者之间的有机配合是工厂设计的重点。
2. 工业建筑设计中如何协调处理好建筑和生产工艺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3. 工业建筑在简洁、明快中求变化,体现其建筑特征是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
4.如何使工业建筑内部生产环境设计实现突破,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是我们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以人为本”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5.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要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工业建筑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南东亚,1997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
[2].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社会与生态效益后评价研究.被引次数:作者:王镇中.工程经济与管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