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使得城市市政公共设施的数量猛增。较为传统的把市政和环卫以及诸多市政领域设施独立管理,已经在管理上显现出协调和养护以及效率差等多种问题。怎样运用综合管理、一体化养护的运行形式,使其形成管理资源集约化投入和社会效益规模化产出、养护一体化运转和作业专业化实施的协调的成果。进而使得城市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和整洁。本文主要针对市政公共设施的综合管、一体化养护进行探究,并由此引发思考,希望帮助市政公共设施综合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市政公共设施;综合管理;一体化养护;
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评价也是对一座城市建设水准的评价,它的质量状况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环境以及人文等多个领域的情况。在全面现代化的形式下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需要也越发越高,因此许多城市都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越发重视,这也使得对市政公共设施管理越来越重要,在当下这个新时代管理模式的弊端被不断放大,因此对于市政公共设施管理进行优化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市政基础设施简述
对于市政基础设施来讲,它是市政单位为了满足城市人民的生活需要,建立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道路和排水设施等等。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立可以达成城市建设的多功能性,例如改善交通状况,污水治理,城市绿化等。因此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时由于功能的差异导致建设类别也较多,由于一些设施在运用时频数较高,因此对于它们的质量需要也是十分高的。对于户外设施来讲,由于户外环境拥有许多不确定性存在,常常会导致市政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受到很大的消耗甚至损坏,因此对于市政设施的维护也是一项重要工作[1]。
二、市政公共设施综合管理一体化养护方法
(一)开放市场、好中选优
市内的各个区可以把自己管辖范围的市政公共设施进行区域的划分,来实现公开式招标,打开养护市场的大门,达成有序的竞争,与此同时对竞争机制的入选条件进行设立,在好中选更好,引进高素养的养护企业,使得高标准区域化管理得到满足。以优胜劣汰为核心思想,把那些原来专门从事大型市政设施养护的企业,从原本的专业养护型逐步转变为综合管理型,经过人才的引进以及最新设备的购买等方式,努力建设出一支以市容和环卫以及绿化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养护管理资源为一体的队伍,来参与到项目招标。对于那些原来从事单一辖区市政设施养护的企业,要对传统养护市场进行坚守,同时加强对自己的审视探寻出短处所在,进而把管理标准进行提高[2]。
(二)完善机制、强化职能
首先要产生综合养护网络管理体系,各个城市以及室内的各个区要努力建设综合养护管理的网络中心平台,把管理资源细化且分发到管理的每个关节当中,每个养护人员一定要实现对人、岗、责、的清晰化,并收纳到养护管理网络内,以此达成一职多能的情形。对于城管以及公安等执法人员要形成对口入驻,来产生综合管理的能力,经过网络联动来形成发现-反应-处置-反馈这个流程,以此来达成责任明确以及互相抑制的多链条和封闭式管理,提高城市管理中事案的处置效率。其次要严格综合养护监督考核管理,持续将监督考核工作落实在综合养护整个过程以及每个环节内,以此来全方位的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还要建设相对的社会化监督量化考评制度,使其分层明确的来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监督考核,强化各个实施主体的动能来对城市管理的效果进行加强。最后还要组建综合养护信息共享制度,有关各方及时探究和协调以及解决综合养护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运用好互联网信息载体,建设有关微信群,在各自养护工作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在群内发布出来,由项目负责人指使和问题相关的专业人员去处理,运用管理集成的方式来提高综合养护管理速率[3]。
二、市政公共设施综合管理一体化养护思考
要把日常维护工作落实到地,使得市政设施时的质量有所保障,政府需要对当下市政设施进行优化,针对已有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仅呼唤整个城市的人民对市政设施要加以爱护,同时自己本身还要做好管理以及养护工作,实行每日一小查,每月一大查,以此来使得城市更加优美,且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对于养护工作来说,一点要加强市政资金在养护的投入以及专业技术团队的组建,以城市建设在向市场化革新为基础,把资金实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对城市公共设施养护时,把忽悠收益的部分规划到市场的领域内,而不是持续的运用城市维护的资金。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市政设施的维护,例如城市园林的绿化以及道路桥梁等诸多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公共设施,要加大专业人才的招募力度,以此来建设一个专业技术优异的高质量养护技术团队,在每个领域范围内,相关技术人员都要是绝对的精英。而对于城市正在建设或者想要建设的公共设施,则一定要严格的监督整个工程的质量,对于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的把控,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是最低要求,整个工程质量一点要高于国家对质量的要求[4]。
市政公共设施
.png)
三、结束语
对于城市市政公共设施进行综合管理一体化养护的新模式,很好的表达出资源共享以及集约管理和养护的科学性。对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在区域实现综合管理内,要加强责任的细分,使其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在一体化的养护内要加强各个领域养护的专业性,在对设施管理以及养护标准进行提升时,要在科学的基础上来进行实施,以此来达成管理资源集约化投入和社会效益形成规模的产出。
参考文献
[1]刘东倚.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综合养护经验浅谈[J]. 工程建设(2630-5283), 2019, 002(003):P.134-137.
[2]刘伟锋, 朱国斌, 荆涛. 解读新形势下市政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方法[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19).
[3]杨振廷. 浅析市政设施养护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 房地产导刊, 2019, 000(012):217-218.
[4]郭菁. 浅议市政排水设施的科学化养护管理[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