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此,要提高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相对复杂,且涉及多方面知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文章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土建工程
1 土建混凝土施工特点分析
1.1施工繁杂性
为达到基本的土建施工质量要求,行业对混凝土各施工流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也就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较为的繁杂,需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也较多,不仅对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有所要求,而且对搅拌、浇筑、振捣以及后期养护等更是有严格操作要求,这对于混凝土质量标准的实现很是关键,要求房建施工各方协同合作,共同维护房建混凝土施工质量。
1.2产品整体性
由于土建工程本身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混凝土作为其结构主体,在方案设计与施工中也要考虑整体性要求,把握好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在具体施工中要严格管控各个环节,落实好混凝土施工细节性要求。同时混凝土施工人员与部门的充分沟通,也是保证土建工程整体性的基本要求,只有如此,混凝土质量方可得到全面保障。
2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2.1防裂缝技术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防裂缝技术用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预防混凝土开裂,从而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随着目前混凝土结构规模的不断增加,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的风险,施工企业须加强防裂缝技术的应用,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与施工操作和环境具有较大的联系。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环境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影响较大,另外还需根据施工季节的不同,应用不同的防裂缝施工技术。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对模板的高度、位置、尺寸、强度和硬度等方面进行仔细检查。
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模板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尤其是淤泥和油污,并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保证模板内不存在积水,在进行浇筑时,要由低往高分层浇筑,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配筋情况确定每层的厚度。
2.3混凝土运输时间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考虑到泵送的时间和路程,采取合理的材料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凝固和离析的现象,这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如果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现象,须对其进行充分搅拌方可使用,因此要合理地安排混凝土运输时间,且应尽量减少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在凝结前能送到施工场地,并进行及时的浇筑。
2.4混凝土强度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是高层建筑评价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指标,而且国家对于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要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控制。
混凝土施工前期,要对混凝土的质量性能进行检测,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不同,因此要对各项材料进行严格的配合比设计,不能出现材料过度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施工企业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规范混凝土
施工技术的应用,避免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另外要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环境的控制,避免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尽可能地避免在高温或冷冻天气中进行混凝土施工,否则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强度。
3 房屋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对策
3.1原材料选择与配比设计
为了提高混凝土质量,一定要从材料配比这一基础性环节入手,在进行采购时严格按照工程规范进行,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经检测达标后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合格率。在进行材料配比时,相关人员一定要考虑到实际工况,保证材料配比的合理性,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针对每种材料的具体用量一定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通常要经配比试验的有效验证;第二,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研究,主要是从不同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第三,引入一定数量的复合外加剂和超塑化剂;第四,在进行搅拌时注重搅拌的均匀性,使各材料间达到较高混合效果。
3.2混凝土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提前做好以下措施。第一,及时对建筑表面进行清理,严格按照相关工程标准进行。在浇筑之前,严格按照搅拌顺序进行,并注重搅拌过程的均匀性。在浇筑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分层浇筑法,施工效果显著,分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等形式。当涉及到综合分层时,通常是指在完成首层浇注工作以后,还需要不断进行浇筑。避免出现大量的裂缝,一旦发现产生裂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这种施工方法有着很好的适用性。当涉及到斜面分层时,通常是指在进行浇筑时从低层入手,当长度与厚度的比值达到一定程度时(通常为3)就需要进行适当地斜面分层。当涉及到分段分层时,主要是将其应用于面积和长度都很大的混凝土,当浇筑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反复进行上述工作,该方法涉及到的层数很多,十分复杂,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3.3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主要是从收缩率这一方面入手来提高养护效率。同时混凝土水化热也应当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完成降温工作以后,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裂缝的情况。一般来说,浇筑工作刚完成,混凝土还没能固化。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一旦不能控制好水化速度,很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大量的实践表明,养护时间越久,其收缩率通常较低。针对上述情况,采用喷雾器保水的方式来将养护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进而提高其稳定性。
3.4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一定要保证浇筑方案的合理性,对施工方案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说明,优先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如果这种方式不可行,需要留好施工缝,并对混凝土进行全振处理,防止出现过振的情况。当涉及到楼板施工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平板振动器的优势,将振动位移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提高振动质量。与此同时,浇筑施工因时而异,在夏季优先选择上午、下午和晚上施工,这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还应当对浇筑厚度进行检测,保证施工质量。完成地面浇筑工作以后。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采取二次抹面处理,及时将泌水去除。在安装钢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数量和尺寸等进行严格检查,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如非必要,避免与绑扎钢筋进行接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合格,在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3):190–191,193.
[2]张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