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刘广南
[导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土木工程建设的需求也在逐步增
        刘广南
        绥棱县建筑工程指导中心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   152200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土木工程建设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各地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建设也在不断上升。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成为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直接面临的问题。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设工作中,绝大多数建筑工程都是混凝土结构,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技术设计因素等的影响下,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这些裂缝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建筑物的质量,这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质量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针对工程施工中常存在的裂缝隐患,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采用科学的防预措施和处理办法,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裂缝带来的影响。
        一、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常见类型
        1.1 塑性裂缝
        塑性沉降裂缝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裂缝现象。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骨料质量不合格是产生塑性沉降裂缝的主要原因。由于工程施工耗时长,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短时间内混凝土很难达到凝固状态,而骨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塑性沉降问题。若混凝土质量较差,会延长混凝土的塑形时间,而混凝土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表面水分流失,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
        1.2 温度裂缝
        外部温度变化和混凝土自身热导性是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尤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若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会使混凝土在凝固期间受到内外温差应力作用,导致内部温度过高,无法适应外部温度变化,出现温度裂缝现象。
        1.3 沉降裂缝
        地基下沉是造成土木工程施工沉降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对施工场地地质情况勘察不到位,地基结构设计不科学,土木工程地基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地基位移、降沉等问题,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出现沉降裂缝现象。此外,在混凝土回填施工中,没有做好混凝土压实、加固工作,混凝土内部密度空隙较大,很容易受到雨水冲刷影响,引发沉降裂缝问题。
        1.4 地基裂缝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除了塑性裂缝、温度裂缝和沉降裂缝,地基裂缝也是比较常见的裂缝类型。土木工程地基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当外部温度过低时,地基表面会出现冻结现象,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则会导致地基受冻面积进一步扩大,产生地基冻胀裂缝问题,不仅降低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还会给土木工程带来风险隐患。
        二、造成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2.1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温度的影响
        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都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产生的,而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混凝土的使用需要经过一个硬化过程,这是必须的环节也是不可跳脱的环节,因此,在这一硬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因素干扰,对后续的混凝土质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温度就是这一最大的干扰因素之一。温度过高,会较快表面的水分蒸发过程,造成内外温差,温度过低,又不利于混凝土的表面凝结。因此,对于水泥硬化过程来说,控制好合理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2.2 施工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外力
        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遭遇到大的外力的影响,也会导致其产生相应的裂缝。所谓的大的外力,可以分为人为外力和自然外力。人为外力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不当从而带来地相关的偏心力,自然外力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大的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
        2.3 混凝土的品质类型因素
        不同混凝土的品质类型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一般而言,品质高、质量好、价格高的混凝土质量类型的抗受能力都比较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的裂缝产生的频率较小,相对应的,品质低、质量差、价格低的混凝土质量类型的就会相对较差,在施工过程中的裂缝产生的频率就较大。
        2.4 施工人员的操作因素
        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正确、合理,也是影响土木建筑工程裂缝是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若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强,操作技巧熟练,那么就较小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有利于保证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的质量,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相对的,若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差,操作技巧生疏,那么就较大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不利于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
        三、预防和处理土木工程裂缝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水平
        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土木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阶段结构验算,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并提前进行相应的混凝土试验工作,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此外还应该根据结构类型确定合理的配筋率和配筋方式,一般来说,建筑构件的配筋率应该适当提高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但是可能会导致裂缝数量增多。在配筋率相同的情况下,钢筋的直径和分布间距应该适当减少。应力集中的区域还应该避免钢筋的直接使用,最好利用分布钢筋和钢筋网片来减少裂缝的产生。
        3.2 控制原材料质量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不能单纯为了企业的利润而选择质量低劣的材料。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于原材料的选购和管理工作,购买原材料时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对于施工的重要部位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水泥的强度等级一定要满足相关标准,砂石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从根本上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还要合理进行外加剂的使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施工要求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施工成本,有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应力是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土木工程在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裂缝,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有效降低温度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规范操作,注意温度的实时监控,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都要测试其温度,必须控制施工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也要对材料温度进行检测,只有当温度达到施工的标准时,才能继续生产混凝土。在气温炎热的施工环境下,还可以通过利用低温水冷却砂石原料来达到降低浇筑温度的目的,但是必需注意散热操作,避免在温度降低时产生湿气。施工工作结束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裂缝的产生。首先,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工作后,应由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差,让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自身温度得到降低,减少混凝土约束应力,提升工程的质量。
         结语:
        总之只有全面认识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裂缝问题,采用有效防范措施,避免该问题出现,同时对已存在的混凝土楼板开裂问题加以有效解决,这样才能够避免土木工程项目受到过大的裂縫问题影响,提升项目的耐久性,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刚.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6):38-39.
         [2]张慧君.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5):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