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双友
南平建设集团
摘 要: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中,建筑单位通常都会按照现代化企业运行规律,并与单位本身发展发展策略与内外部环境实施合理融合,进而优化运行生产活动当中的多个元素,努力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全面提升,保证实现工程的合同目标,从而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此,本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分析实际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有效地创新策略,意在为建筑整体质量的全面提升夯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企业 工程施工管理 创新策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施工管理属于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作为了解记录与总结工程施工现场建材、劳动力、规划施工内容的关键举措。基于建筑工程建设进度、施工质量、建设安全等具体直接的影响。然而,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工程施工的具体管理中,进行全面化施工管理策略的制定,确定施工管理责任与权限,作为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获得保障的最佳途径。因当前我国建筑项目施工水平低下,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责任弱化、安全意识偏低、管理制度缺乏等问题,要想积极改善原有的施工管理方式,需强化创新管理手段,这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现代建筑企业的具体要求
为了迎合现代市场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并满足竞标承包机制对于施工企业发展的推进趋势,人们对产品技术思维观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革,这就造成市场秩序不稳定的局面,各个建筑企业正面临着市场激烈地竞争意识。这表示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观念已然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需进行优化创新。基于新型市场观念下,建筑施工在急切要求下,唯有要做的就是进行施工管理模式的完善创新,且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关乎着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如果建筑企业无法实现稳定的发展目标,不仅无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会频发跳槽情况,甚至于导致建筑企业被迫停产等,因此,需强化创新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模式,以此来实现满足现代经济要求施工管理模式的有效创造。
1.2满足市场的经济发展要求
目前影响建筑企业逐渐崛起的关键因素在于工程竞标,而竞标中通常存在着因竞标压力太大致使各企业互相降低标价的现象。而因招标业主这时身处买房一边的市场上,在合同定位方面业主具备主导权利,合同中诸多不公平的条款都可以让业主脱离各类责任,这样建筑企业就会处在非常被动的状态之中,不仅无法按照合同规定履责,其行业保护、竞争等不正当情况都会造成建筑市场整体受到的破坏。市场经济中建筑工程施工市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备其自身特殊的含义。但因近几年泡沫经济的相继涌现,建筑企业内部滋生出诸多问题,除了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相关规范执行外,相关的法律手段也不具备完善的保护来建设建筑工程市场,所以,如果市场经济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强化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不足
因目前国内建筑市场一直处在持续发展阶段,就算实施了相应合同条例的制定,仍具有“不公平条例”,建筑企业对此类条例宁可降低本身标准要求也会虚心接受,甚至于个别建筑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并未对合同需求进行详细考虑,这样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并经常发生违反合同约定情况。在实践施工中,有些建筑企业为了切身利益,会发生对合同条例进行临时修改与变更情况,致使建筑市场秩序受损。所以,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不足,在造成建筑企业法律风险逐渐增加的同时,还会让合同管理者法律意识淡化。
2.2监督面狭小,建立素质低下
目前建筑工程内部监理者普遍出现了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实战经验等现象,认知合同的意识与法律意识存在着弱化情况。工程监理工作面存在狭小监理自身应该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始终贯穿,并按照已经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处理策略,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供保障,从而顺利完成相关工作。但在具体施工中,工程监理并未对自身根据市场规范进行约束,建筑单位在具体招投标过程中也会随意压低价格,工程监理为了中标只有接受该项目,这样容易让工程监理的积极性间接性受到压制,在此基础上,工程监理作用要想切实发挥非常困难,最终造成建筑市场秩序混乱,从而使国内建筑企业的监理事业发展受限。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
3.1更新传统观念,重视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强化对建筑企业的高层管理给予重视,并进行创新理念的不断优化。对此,施工管理工作中,需投入足够的项目成本,针对人才方面也需定期接受培训,使他们理论性知识与操作技术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要进行国内外优化管理观念的积极引进进行改善运用,使建筑企业的创新观念真正得到强化,通过创新了理念促进建筑企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另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者还需对建筑市场的新型需求时刻关注,并对施工管理模式的长期性、迫切性、重要性等创新性质深入了解,建筑企业还需在企业长效发展战略中融合此类创新意识,促进施工管理创新实现贯彻落实。同时,施工管理的创新也需进行适当改变,不可仅限制于固有模式,唯有逐渐探索,找出符合企业发展模式并不断进行完善创新,面临时代需求进行新型施工管理莫斯的创造,才算得上真正含义上的施工管理模式创新。
3.2组织机构建设的强化创新
我国建筑企业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除了会给国家营造最大化财富以外,还会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因受历史相关因素的约束,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被界定为双方签订合同后,将明确合同固定范围为项目,在按照项目划分实施管理。所以,必须对建筑企业内容实施空间化管理,延伸项目字体,鉴于市场规范、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招标和投标综合原则入手,需进行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建设,促进项目与施工者,企业与工程间产生一种互利关系,最终实现优化创新施工管理模式的结果,通过建筑企业成本费用的降低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3.3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机制
基于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知识创新需要将新科技、新工艺设备等全新管理模式充分融合,并使其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合理运用。所以,在创新施工管理方面,需强化更新技术,对建筑市场新技术的涌现做到及时关注,并强化应用。另外,还要对更新提升技术者的观念给予重视,使其了解学习新型技术对本身与企业发展带来的益处,才能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并促进建筑市场竞争中企业技术产品的不断提升;此外,还需对管理机制创新给予重视。为促进分工合作达到最大效果,创新施工管理方案还需确定组织机构的相关机制。构建子公司与母公司可以互相独立且不脱离的机制,并建设完善化现代施工管理机制,提升人员管理效果与对规范制度自觉遵守意识,在降低市场风险的过程中,保障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总之,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并非朝夕即可完成的一件事,需要长时间才能逐渐完善,为了顺应市场竞争力逐渐升高的经济发展趋势,需积极改善施工管理才能找出符合企业稳定发展的管理手段。建筑企业还要意识到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对本身发展起到的作用,通过更新传统观念,重视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建设的强化创新、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机制,促进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谷超明.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 装饰装修天地, 2016, 000(001):95-95.
[2]林红刚, 邵英芝. 基于创新视角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探析[J]. 房地产导刊, 2019, 000(011):122.
[3]彭世成. 浅析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策略[J]. 商品与质量, 2015, 000(010):183.
[4]郑万彪.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