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9期   作者:龚鸣
[导读] 建筑工程企业造价能够有效反映出建筑工程的整体支出状况。就目前建筑企业工程造
        龚鸣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建筑工程企业造价能够有效反映出建筑工程的整体支出状况。就目前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发展现状来看,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严重干扰了企业工程质量。与此同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具有严重影响。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以期为进一步保障建筑企业经济利益、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形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对于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普遍存在预算体系不完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建筑企业无法保证实际支出与预算结果相吻合,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实问题。因而,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从预算体系、造价预算编制、工程造价管理、造价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作出努力,为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为促进建筑工程利益的最大化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一)建筑工程造价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通常被称为“工程造价”。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阶段的建造价格[1],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工程造价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则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具体而言,从施工企业角度,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工程承发包价格,指的是包含项目建设、业务预计或实际支付给工程承包商在内的全部款项;而从投资者角度,建筑工程造价则指的是工程投资费用,即一项工程从立项至竣工投产期间的全部投资费用。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单位或建筑企业开展、实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十分有助于推动建筑单位的施工进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与此同时,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强化,也有利于施工企业有效地避免由于造价控制不合理而导致的返工、设计变更而带来的资金、资源浪费的问题,保障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能够促使建筑企业更加明确其自身工程目标,从而有效解决和改善施工管理中工程目标模糊的问题,对于促进建筑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造成了企业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影响了施工企业施工进度,不利于建筑企业健康、有序与可持续发展。概括而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预算体系不完善、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
        企业预算体系是影响企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完善、系统的工程造价预算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与协调各部门协同合作,促使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能够分工明确,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但从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内部现有的预算体系来看,仍存在缺失完善的预算体系,这就导致了企业造价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无法动态监控成本,而且在进行预算工作时也会由于缺乏部门沟通、以静态控制的基本形式开展预算工作而导致其预算数据得不到保证,最终导致企业工程造价超预算,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编制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建设工程的整体支出状况,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合理的造价预算编制,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企业造价与预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二)企业造价预算管理不规范
        除缺乏完善、科学的预算体系与造价预算编制之外,企业造价预算管理是否规范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结果。

大多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与执行过程中,由于其造价管理机制不规范的问题一方面会导致企业内部造价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无法及时沟通与交流,工作衔接不到位的问题,无法保证实际支出与预算结果相吻合;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内部工程造价管理的不规范会直接促使企业由于施工材料与施工质量不合格、达不到施工要求而造成工程变更、施工返工等问题,增加了工程造价的成本,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2]。例如,在施工环节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施工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以及工程人员贪腐腐败行为的出现为工程造价超预算埋线了隐患。
        (三)缺乏科学市场预测,造价不合理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预算总价与实际造价价值大体一致,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结合当地市场价格对工程情况、工程合同进行分析后进行编制预算数据,进而为控制施工成本、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参考。但在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当地市场行情不了解,导致材料、设备等采购成本由于市场价格的浮动而大于造价成本(预算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发生的概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四)企业内部造价部门人员专业素养        不高
        企业内部造价部门人员专业素养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资金与实际资金成本具有较大差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部分建筑企业内部造价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在建筑工程编制预算中,由于其无法对工程进行全面、合理与精细化的分析,进而导致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远大于造价成本或工程预算数据,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

        三、应对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诱发因素,并从完善预算体系、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加强市场调查、增强造价人员专业素养等角度进行有效控制与改进,确保工程造价与实际资金成本的基本一致性,进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一)完善预算体系,强化与规范预算编制管控
        企业要具备大局观,通过完善其预算体系,强化、规范预算编制管控等措施切实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具体说来,企业应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并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出完善的预算体系,并根据其运营实际对预算管控体制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企业工程造价工作的规范性,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市场考察,进一步完善市场预测
        企业造价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之前需要深入市场调研才能及时的了解与掌握市场动态信息。企业内部造价人员只有具备了对建筑材料价格浮动的预测能力,才能够明确不同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企业工程施工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与设备。因而,企业造价人员需要根据实际市场价格编制预算,确保造价的合理化。造价人员要平衡好材料的类型与价值,确定预算成本,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采购,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水平。
        (三)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
        企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与企业内部造价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等具有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良好基础,企业则需要通过培训、聘请专业造价师讲座以及定期考核等形式,全面提升造价师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确保其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科学的控制工程造价预算能够确保企业实际支出与预算结果相吻合,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反之,缺乏规范性、不合理的企业工程造价预算则会导致建筑企业因无法及时控制与解决因为市场风险因素、施工建设风险因素而带来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受损的问题。概括而言,企业企业预算体系不完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削弱了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企业造价人员在工程造价预算与执行过程中无法实现精准化的预算目标,无法保证实际支出与预算结果相吻合,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实问题。因而,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从预算体系、造价预算编制、工程造价管理、造价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作出努力,进一步为保证工程造价工作质量,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莹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砖瓦.2020 (08):80-82.
[2]张景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20(07):342-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