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对策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9期   作者:郑伟
[导读] 高质量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树立管理至上的施工意
        郑伟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水利局 323400浙江丽水

        摘要:高质量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树立管理至上的施工意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缺陷之处,秉承工程质量管理理念优化管理体系,保证企业施工有条不紊进行。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体系中需要时刻树立施工管理意识,通过建立完善可行的施工管理体系规范现场施工中的各项行为,弥补现场施工中暴露的各种不足之处,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规范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程施工中暴露的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呈现出精细化程度高、质量控制严格等特征,施工企业在秉承安全生产理念的同时开展工程施工工作,但是在施工中还是暴露出诸多不足。首先施工企业建立的施工管理制度存在较多缺陷,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经验相对缺乏且对现场施工因素考虑严重不足,制定的施工管理措施可执行度不强,具体表现为权责分配不明确、制度条款与施工环境严重脱节等,导致施工管理体制成为一纸空文。部分施工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对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但是受制于执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体系执行效果不佳,导致施工管理体系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对施工行为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是施工企业所暴露的突出问题;部分水利水电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力求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时间完成相对繁重的施工任务,对施工质量则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在施工单位轻视施工质量的背景下,施工过程中操作行为不严谨、安全事故等现象频发也就不足为期。水利水电工程的高标准施工需要严格的技术标准作为保证,在未能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现场勘测严重不足的前提下,施工方缺乏制定现场施工标准的第一手依据,导致整个施工过程均缺乏可供衡量的标准,施工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素养也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部分企业盲目追求施工工期,并未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选拔,且在施工前也没有进行规范的标准培训,自然无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上述表现均体现施工方对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轻视。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控能力不足也是施工管理体系中的软肋;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客观环境复杂且远离施工方管理部门,为相关部门监控现场情况带来难度。当前施工企业对现场的监控仍然采用上传下达机制,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方可上报到管理部门处,事件处理周期长且响应及时性严重不足,针对现场发生的重大事故等特殊情况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方可处理完毕,显著降低施工现场管理效率。现代化办公手段的缺乏也为管理方监控施工现场带来阻碍,现场施工秩序、环境因素变化均无法实时上报到施工管理部门处理,不利于制定下一步的施工方案。


        
        二、完善工程施工的措施与建议
        由前述可见树立水电工程施工体系仍有较多之处需要完善,首先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管理体系;在开展现场施工前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反复勘测,确定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危险点或关键位置,并在上述位置树立明确的警示标志;同时根据现场勘测的结果制定详细可行的安全生产规范,形成水利水电施工中需要遵从的生产体系。现代化、完善的管理机制需要执行力度强的管理部门方可落实,因此企业在遴选管理部门人才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保证管理部门人员能够有效落实各项施工管理任务。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同样要结合企业施工整体情况以及现场环境,并严格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流程,确保每项生产任务均有对应的负责人,在保证权责到位的基础上严格落实追责机制,保证企业整体施工流程的顺畅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施工人员进场、施工行为等方面严格掌握现场施工的各个方面。首先企业要建立标准规范的施工人员选拔机制,参与水利水电现场施工的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且无重大生产事故过错,从根本上保证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在进场施工前需要接受企业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企业根据勘测现场制定的各项规范标准,同时前往施工现场实地考察,从操作标准以及实际环境方面建立对施工行为的高度认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牢牢树立施工质量理念,任何施工行为均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前提,杜绝单一追求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现象,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所有环节均应当做到保质保量,从根本上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发生的隐患。近年来水利水电企业将大量现代化生产设备投入到现场施工之中,因此在施工管理体系中还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深刻掌握新型设备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维修技巧使设备在施工中发挥最大效力,从而达到提升施工效率的目标。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是保证施工管理质量、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诸多行业的施工体系中均应用到现场监控、大屏监控等智能化手段并获取良好效果。在水利水电施工体系中同样可以应用上述智能技术加强监控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每个生产现场均配置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监控摄像头,且24小时不停循环工作上报施工现场情况;施工管理方则通过大屏监控方式获取现场上传的全部实时监控视频,且在监控过程中能够灵活调整视频播放的大小、速度和角度,方便施工部门多角度、全方位监控施工现场的每个角落,快速发现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应对,保证施工现场井然有序。通过建立高质量的监控机制有效落实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理念,排除施工环境中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害的因素,保障现场施工人力物力资产的安全并使其更好地为施工行为服务。
        此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能为施工管理部门获取分析施工现场数据提供快捷且全面的手段,施工管理部门在综合获取现场施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方式分析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程度,从中确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点,作为制定、优化后续施工计划的重要依据和方向。
        
        结束语: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施工企业在秉承施工管理理念的同时严格排查施工管理体系,改善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不断优化施工管理体系,进而达到更好的监督控制施工现场、落实施工任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静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25(10):11-13.
        [2] 胡时进.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9,33(29):188-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