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猛
[导读] 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而且建筑施工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基础结构
        张猛
        身份证号码:41132319891004****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而且建筑施工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基础结构中也有更多的应用,这要求施工建筑单位切实掌握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并对其各施工环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有效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实现混凝土结构强度及承载力的更大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范围也在逐渐增大。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施工技术,将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极大程度的降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下,混凝体成为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以自身独有的可随意定型的特性而被经常运用到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为了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体在浇筑的过程可以充分地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需要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的浇筑技术应用形式重视起来。
        1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结构体量增大的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有更多应用,通常其几何尺寸会在1米以上,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在建筑结构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体积大之外,其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易产生温度裂缝,其原因主要是较多水泥成分与水反应会大量放热,再就是其表面系数小而限制热量散发。温度控制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在建筑施工中,会充分利用减水剂,有效的抑制水化发热过程,以使其施工更加顺利。同时,后期养护环节也很关键,决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也是控制温度裂缝的重要性窗口期,建筑企业应有所重视。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2.1材料控制技术
        一方面,需要控制好材料的使用质量。在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种类材料的型号、数量以及颗粒大小等一些使用参数进行明确。并在材料入场前,需要技术人员严格检查材料的质量,绝不可以把有质量问题的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另一方面,需要掌握和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比较厚,所以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
        2.2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原料配比
        合理调整材料与水的配比,主要操作如下:调整水灰的配比,增加水溶散发热能量,从而加速实现满足临界值条件。适量掺入加气剂,反应后产生气泡增大溶液体积,从而流动性变高,粘度变化大,有效改善液体中的水分结冰等状况,从而整体上提升混凝土的防冻性能。用早强剂提升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其凝结的时间。原料选择上注意颗粒应该更小,确保在膨胀过程中与周边材料融合。做好混凝土强度和水泥化热反应的分析工作,将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作为依据,合理选择碎石、细沙与外加剂等辅料,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试验,确保满足设计的要求。
        2.3模板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模板施工技术,并且,该技术为混凝土浇筑环节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基础。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对该技术进行充分应用,进而使混凝土凝结后的形态与预期效果相符。但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相应的质量标准开展施工活动,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要求。此外,还需要施工人员准确的计算出混凝土自重产生的重力和结构产生的应力,保证模板结构能够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支撑,进而使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明显上升。


        2.4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还会受到运输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需要配备托泵或移动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材料顺利的运输到指定的施工区域内。除此之外,混凝土会在短时间内被凝固,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准备好替换零件,如果在运输期间车辆出现故障,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大大的降低混凝土凝固的可能性。
        2.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每一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均存在不同情况,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这些不同情况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分为分层连续浇筑以及连续浇筑两种类型。在开展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类型,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从而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如分层连续浇筑,在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遵循由上而下原则,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明确划分出多个层次,分层完成后再进行浇筑施工,以预防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出现问题;同时,在进行上下层浇筑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把控好时间的间隔,比如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需要充分做好前层浇筑。此外,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面积较大,在设计分层浇筑时,其高度应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确保浇筑的稳定性。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中,分层连续浇筑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从而提升建筑项目的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因此,进行分层连续浇筑要注重混凝土结构的分层划分以及分层浇筑设计,以确保分层连续浇筑的质量。
        2.6混凝土的拆模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散热速度是非常的快,那么就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混凝土内、外部形成较大的温差,否则将会使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较强的拉应力。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就应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免因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速度过快而产生裂缝问题。在拆模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2.7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验收
        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和验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混凝土的保养工作非常关键,一般采用的是搭暖棚与蓄热两种形式,如果温度低于零下10摄氏度则用搭暖棚法,高于零下10摄氏度则用蓄热法。搭暖棚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在周边搭好暖棚,在内部搭设暖气设备或者使用暖风加热,确保温度控制在零至五摄氏度上下。通常暖棚主要由保温体、护栏棚盖和支撑主体。搭建形式主要有装配模式,组装及捆扎等形式。装配结构的暖棚便于拆装,主要由支撑、吊装、保温体以及围栏等相关构建拼装。捆扎结构的则是通过混凝土结构来作为支架,现场搭好顶棚,用干草等材料做保温,在棚顶的下料预留口也要做好保温。组装模式的也要做好下料预留,并且在模板外搭建支撑体。蓄热保护实际就是给混凝土保温的过程,以免其被低温冻坏。在混凝土表面做好保温措施,并在内部注入热能,这些热量需要提前在混凝土内部加入可以释放热量的材料。在整个施工中模板也要具有保温性,等到浇筑工程完工后,必须马上保温处理,以防热量散失。在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要对质量和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验收人员利用相关的仪器对施工进行检验,做好混凝土的评估工作,同时要做好蜂窝、裂缝以及漏筋等工作的检查,如果存在这些问题,要做好加固处理,保证浇筑的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加广阔,所以只有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质量过硬,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并与具体的特征与状况相结合,以此来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质量,以此来推进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进展。
        参考文献
        [1]吕小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6):41-42.
        [2]于洪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3-134.
        [3]郭斌,孟庆楠,韩国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4):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