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9期   作者:吴华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吴华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力行业为了能更好的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做到省时省力,推进电力系统的高效平稳运行。基于此,本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分析
        引言
        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电力的需求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这种对电力高需求的现状处于长期存在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意味着人们对电力行业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电力行业的竞争力,成为电力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
        1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1.1促进控制目标的实现
        以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很难提升,原因在于传统技术从根本上的制约,由于传统技术采取的是总线控制模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的难度,因此,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就很难实现飞跃。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低效的运行系统呼唤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通过将自动化技术引入电力系统中,突破传统的总线控制模式,从而在有效提升运行效率的同时,为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提供了保障,促进控制目标的实现。
        1.2优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成本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中,传统技术无法发挥设备的功能,在有关维护电力系统的设备方面,相关电力单位还需要单独投入资金,不仅在资金上有所浪费,而且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用户的用电安全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于是,有关电力设备的运行现状呼唤自动化技术的加入,对电力行业来说,能否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用电环境是最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标准,为此,用来保障电力环境的设备就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在新的科学技术环境下,实施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避免电力单位更多的资金投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帮助实现电力行业的最优发展。
        1.3便于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
        电力系统的维护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电力人员需要收集和处理电力系统的运行信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十分庞杂,传统的维护技术无法实现数据的适时呈现,在信息整理以及利用方面都有所滞后。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很容易使工作人员丧失耐心,进而加大了数据整合的失误率,不利于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当前的电力系统维护工作呼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及时、更科学的数据信息,实现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
        2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应用
        2.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传人工智能技术是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的重要表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运行的效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制约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如果选择传统的故障排除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理,而且还会给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控制以及程序的连接,实时获取各种故障信息,并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可以将相关故障信息数据发送到检测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的发现故障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检修以及维护,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维修过程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


        2.2仿真技术应用
        在电气系统运行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传统的模拟技术手段比较落后,流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检测效果难以真正反映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结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原理的仿真技术能够加强对传统的经验环节的处理以及优化,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质量。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辅助达成相关的协议,从而能够使得数据信息可以经由网络传递到供电单位的接收端,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指标并进行改进,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应用仿真技术还可以实现仿真建模以及动态监控,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行质量以及运行效率,减少电力企业的保养成本以及维修成本。
        2.3技术的集成应用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电子系统的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有关电力的运行、安全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是划分部门管理的。这种情况下,电子系统的综合运行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利于电力行业的统一管理。另外在这种运行模式之下,一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要单独花费时间和资金,十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便能轻松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管理的一体化,将分散的部门合成整体,帮助实现电力技术的升级,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竞争力。
        2.4在电网调度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化,极大地提升了数据采集效率以及数据采集质量。通过计算机电网调度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的分析以及处理,从而能够做好信号警报显示、参数调整以及设备管控的方面的工作,为电网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以及技术支持。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电力行业的技术也逐渐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解决当前电气行业面临的问题,满足人们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使得电网能够完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调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电力工作人员的任务量,降低工作难度,而且还可以显著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电力系统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趋势
        3.1实现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
        通过对电力系统中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电力的分配、维护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是独立运行,各项任务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此外,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各个任务交给相应的部门执行,这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给工作人员加大了工作量,进而影响了管理效率。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应当将分散管理转变为统一管理,实现各个环节的集成化管理,对电力的分配、维护以及安全管理进行统一调度,使得管理更为高效。
        3.2对以太网技术合理使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设计也日益复杂,所涉及到的电气元件也在呈指数形式增长,需要统计的数据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此时,就需要借助于合适的数据传输路径使电网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能够有效传输。将以太网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更为高效的管理,系统中的大量数据也能获得更为精确的处理,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需要具备发展的眼光,充分响应新时代的变化,以技术的创新升级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146.
        [2]李春花.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19):160-161.
        [3]赖国辉.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7(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