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彪
64032419851004****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良好的电力设备是电厂电力安全、可靠、经济供电的物质基础。做好电力设备管控,提高设备管控质量,是保证电厂电力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用系数,充分发挥设备潜力的重要措施,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力设备在电厂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电厂设备管控可以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目前部分电厂为了得到更好收益,仍然应用陈旧落后的设备,对电厂发展非常不利。在发电厂中电气设备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厂的正常运行,因此做好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对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电厂电力设备管控现状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厂;电力设备;管控现状;优化策略
1电厂电力设备管控重要性
对电厂电力设备的管控工作进行标准化的管控有三大好处:第一,能够有效提升机组运行效率。电厂内的电力设备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公司需要持续优化维修技术,将管控标准整合统一,以增进管控环节的工作成效。第二,能够有效保证生产安全性。电厂运行是系统性工程,在运行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设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运行安全性,因为安全是电厂经济收益提高的根本。想要达成目标,就必须对电厂电力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维修,从而为电厂运行的安全性打下良好基础。第三,能够有效减少设备修理成本。电厂在生产阶段不但需要注重社会效益,还需要注重电厂自身经济收益。在设备运转期间经常会产生故障,则必定会在管控方面支出一定费用。运用标准化的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设备修理期间的费用支出,良好的预防工作,能够保证设备顺利运转,提高电厂经济收益。
2电厂电力设备管控现状
2.1计划性管控弊端明显,影响管控技术创新
在以往电厂管控工作中,管控人员多是定时、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修理,长此以往,管控人员就会产生思维和行动上的惰性。致使管控工作人员在平时管控中敷衍了事,严重欠缺精细检查和主动思考,思想上依赖于大检查。针对大检查工作同样非常形式化,没能在促进技术革新方面展示出积极作用。致使相关工作人员职责意识欠缺、思维固化,严重影响电力设备管控和运维活动的实施质量。
2.2电力设备的管控周期和故障频率不成正比
电厂设备在运行发电期间,无法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状况,如果只依赖于定时定期的检查维修工作,不重新规划和完善管控计划,提升管控成效,就无法保证电厂顺利运营,必然会产生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展现出管控的作用,还有可能影响电厂的顺利运行。目前,我国发电厂非常多,建设的时间点与投入应用的年限均有较大差异,因此进行管控时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管控计划,这样便能够在本质上减少故障率,保证电力设备安全、顺利、稳定运行。
2.3设备管控现场管理无序
在部分设备管控场地中,整体的管控空间显得杂乱无章,设备零件、设备标识、库存备用零件等随意堆放,废油、铝皮、棉纱布等也是乱扔乱放,增加火情风险。维修过程中需要的零件通常都是修理工人自行去库房领取,大部分的电力设备都未实施应有的绝缘检测。在吊装工作中使用的钢丝绳、安全带、吊钩等日常所用工具也未经周期拉力检测,潜存着较大的安全威胁,极易出现安全事故。针对设备零件和备件的材料规划不够严格,随性购进零件,导致资源浪费。管控用具在平时存放中问题同样非常严重,对于管控用具的领取和归还没有进行登记,对库房进行清点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3电厂电力设备管控现状及优化策略
3.1应用科学的统计数据,及时有效预测设备状态
必须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统计数据,进而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预估。首先要做的是分析统计数据和设备当前情况参数间的关联和差异。需要针对设备运转的时长、供电量、开机和停机次数等实施有效的登记、统合与解析,显示部分设施虽然已经到了管控时间,但是其开机运转总时长并未超出同样型号的设施,这时就能够针对此机械设施的大修时间稍作后延。部分设施虽然还未到大修,但是开机运转时长已经超出规划时间,这时就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对电力设施实施提前小修。在小修期间,找到部分设备潜存问题,针对这部分问题实施科学化处置。由于运用了这种科学统计数据的方法实施预测评估,因此在展开小修以前,就已经设计了详细的管控技术方案,能够大大节约管控时间,提升管控效率。
3.2实施状态管控模式
传统的定时定期管控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因此需要运用对应的解决方式来改善。很明显状态管控方式具备更多优势,不用依靠管控时间和期限,能够在电力设备运转情况下完成检查和维修。例如,线上检测、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等,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管控人员工作效率,使得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得以实时处理。这样不但能够有效保障电力设备时刻拥有最好的运行状态,还能够有效延长电力设备的应用年限和整体效益。
(1)运用了状态管控方式后,管控人员的工作自主性有了显著提高。由于电力设备故障具有多样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在平时工作中需要搜集各方面的数据讯息,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电力设施的运行情况。
(2)状态管控方式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效率。采用定时定期管控方式时,管控人员只会根据流程来开展工作,并未充分了解电力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工作形式化,欠缺针对性,使得工作成效较低,还会耗费大量资金与时间成本。运用状态管控,能够从整体出发,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保证管控活动的针对性,降低管控所用时长,使管控的效果与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提升电厂的整体收益。
(3)状态管控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是电厂电力设备管理未来方向,一定会添加有关讯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将电力设备管控工作变得更为智能化与稳固化。
3.3实施“三强”维护管控现场管理
“三强”维护管控现场管理主要包括管控准备管理、文明生产管理和管控过程管理。其中,管控准备管理主要是保证设备管控的进程。电厂必须做到提前规划,将所有维修检查工作做预先的战略布控,在发电设施停止运行以前,制定完成管控方案,其中主要做的包括物件准备、规划准备、工具器具准备、技术资料准备,等等。在准备环节中需要参照工期图来进行,针对每次管控活动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统合,做好工作周报和日报的填写,不但要保障管控工作的品质,还需要保证管控进程的可控性。对发电设施进行文明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各电厂该积极运用标准化的管理,布控运转机组隔离警示牌,在管控区域中布置警示语与宣传栏,规定管控工人拆除设备时严格根据编号来排列,严格遵守三大准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控制有效)来准确摆放工具。
结束语:
对电力设施管控工作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设备的工作质量,在电厂机组管控活动进展中,工作人员必须将管控流程细致化,同时对所有环节进行良好控制。有关责任人需要进行全程监督,充分做好管控进程的跟进,尤其是关键部分更是要加以重视,甚至采用停工待检的方式,把好电力设施管控活动的质量关。
参考文献:
[1]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高措施研究[J].吕智嘉.新型工业化.2019(10)
[2]关于火电厂电气设备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柳丽岷.科技风.2020(01)
[3]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探讨[J].和娜娜.石化技术.2020(01)
[4]如何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J].王晓华.价值工程.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