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军 魏晓琴
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信息时代下的输电线路设计施工及维护,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以促进输电线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输电线路;施工;维护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输电线路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例如恶劣天气、人为破坏等等,都可能损坏输电线路,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导重大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1网络信息时代下的输电线路设计
1.1前期设计
输电线路工程路径长度一般为几百米至几百千米,路径所经地区有可能为民房、耕地、林地等地带。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下,前期设计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及记录,重复实地勘测数据并汇总才能得到一条初步的路径方案。基于奥维互动地图在架空线路设计可将繁重的设计工作变得简单。利用该软件的3D卫星地图在图上观察该线路路径的周边环境情况。该线路路径周边存在民房村落、果园、公路、林地、荒山等。由于该工程位于山区,考虑后期施工中的材料搬运等问题,路径尽可能靠近公路设计。
1.2施工图纸的形成
将杆塔以及拉线等对象全部标记后,利用奥维对象直接转为CAD底图,方便在CAD上进行精细设计。同时,利用该软件强大的测绘功能可测算每节杆塔的数据信息并标注在该软件上。在奥维地图上任意确定2个点后,选择确定测距及方位功能,地图上就会自动显示这2点之间的距离及方位角,这样整个线路的长度,每级杆塔的转角度,标高就能轻易地形成。
1.3现场勘查阶段
在送配电线路设计中,对应现场调查进行了综合分析。现场调查的质量通常与线路设计密切相关,现场调查的质量也决定线路设计是否合理。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在室内的选择线的定位阶段,作业者有必要强化关系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比较。另外,还对应于经由该地域的线路的周围环境的调查,包括地质和地形。只有掌握和理解地形和相关对象,结合其他相关要素,才能制作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2网络信息时代下的输电线路施工
2.1施工现场交底中的应用
在完成施工图后,设计人员会对塔位进行逐一交桩。利用该软件导入导出功能进行资源共享,将该线路设计文件发送给相关单位,手机等终端利用地图的定位功能快速准备找到设计点位,较传统模式下的施工效率更高、更方便。同时,可将此地图位置发送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方便其后期征地、验收等工作。
2.2K码坐标在施工中的应用
2.2.1快速到达作业现场
在施工阶段,将需要作业的点位K码坐标发送给作业小组,作业小组根据发送的K码坐标开启导航功能,能准确找到做作业地点并进行施工作业,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工作人员看不懂图纸或图纸不准确而无法快速到达工作现场的情况。
2.2.2方便项目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突击检查
在工程项目以往的管理方式中,业主或监理单位想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需施工方的陪同才能找到工作点位,这种工作方式给施工单位创造了提前准备的机会,无法达到突击检查的效果。利用该软件K码功能,每天作业前施工员将每个作业点位K码报送至项目部。业主或监理人员在该软件中输入K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地到达所报点位进行突击检查。
3网诺信息时代下的线路维护
3.1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想要顺利完成对于输配电线路的施工,监管部门对于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的监管肯定是重点所在,但是与此同时也要提前对施工地区的地质以及自然环境仔细勘测,对准备进行施工地点的相应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为电力线路施工的顺利完成最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完成整体输电线路施工之后,要考虑的就是对于工程的验收工作,必须要做到细致详实,并且选取实践经验最为丰富的专业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完成最后的验收工作。对于线路中的各方面的验收监测内容都要保证其清晰且完整,严格把控整体施工质量。要给予特别关注的就是在雷击易发区、地质滑坡易发区或者覆冰区域等特殊区域进行施工时,对于设计方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直至选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根据方案中所作出的施工路线,对其周围环境提前排查,同时对于易产生舞动的区域要安装相关的防止舞动的装置,防止施工建设完善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事故问题。当一切程序都准备完毕,相关专业工作人员要再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保证期处于最好的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3.2对输电线路设计进行有效优化
输电线路设计方案是进行输电线路建设以及维护的重要的基础,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或其他设计问题,不仅会对输电线路架建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更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要有效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必须要在输电线路设计阶段,针对输电线路设计工作,做好有效的维护。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必须要积极参与设计工作,包括行政管理部门,针对设计方案合理性及安全性进行严格的审查,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现场的实际环境及客观条件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在输电线路试运行阶段,必须要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问题。维护部门及相关人员,也要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问题或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养,从而有效保证电力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3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实行智能化管理,首先要建立输电线路信息处理平台,因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并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传输。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利用平台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中各岗位人员对线路的各项信息及时的掌握,并将自身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有助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进行管理。此外,创建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促进电力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发展,为今后电力体系全面实行智能化管理创建良好的基础。
3.4排除故障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定期维护,一旦发现问题或风险隐患,必须要及时进行维修,降低故障发生几率,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从而有效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在检修维护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检修维护的全面性,同时针对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必须要对输电线路进行重点检修,一旦发现故障,根据故障程度、位置、性质等因素,对其进行灵活处理。尽量做到立即进行现场维修,对于无法立即维修的故障,必须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从而有效排除解决故障,维护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结束语
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输电线路作业模式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提高了输电线路跨越、征地、拆迁等工程量统计的准确性;实现了输电线路工程路径的可视化优选,过程直观高效;能降低房屋拆迁量及植被砍伐量,保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线路维护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地处理线路故障,节省人力物力,给企业、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闫海洋.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610-1611.
[2]张志.分析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735-2736.
[3]王旭东.220kV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常见问题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