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调度自动化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9期   作者:黄宇云
[导读] 在现代电网的现代化发展和电网重组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黄宇云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靖县供电公司 福建  漳州 363600
        摘要:在现代电网的现代化发展和电网重组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此项技术开发时间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但此技术在未来的电网发展工作中的地位已得到了一些国家的认可。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及交互性等优势,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电力工作者的欢迎,并以此项技术为基础对供电网络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大范围拓展,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从宏观层面来看,在智能电网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智能电网技术
        在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不断有先进技术应用其中来提升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量和质量要求。此外,针对电力系统中比较关键的电力调度功能来说,更是需要通过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提升电力系统的集成、自愈和兼容等功能,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的应用优势,进而可以提升智能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此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调度技术,通过此技术的应用来构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此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电力控制室中监视、控制和维护电力系统,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可以在保障其可靠运行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这也表现出此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结合上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也在逐渐构建和完善智能电网,这是一种集成了双向通信网络的电网,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来构建现代化的电网系统,同时也对电网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逐渐扩大其对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个环节的覆盖范围,保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就可以进行自动处理和控制,在此智能电网中将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进行高度一体化的统一与融合。
        2智能电网特征
        2.1自愈性
        在电网运行中出现故障或事故之后,可以在几乎不需要人为干预或者很少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开展对异常元器件的检测和分析,并做出相应保护或隔离等动作,以此来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此异常情况所造成的危害,此特点也有助于提升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兼容性
        在目前我国不断调整能源结构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电力能源结构中的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水电等比例在持续增加,而上述不同的发电形式以及目前我国主要的火力发电形式则可以在智能电网中共同并网运行,满足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并网运行的需求。也就是说,智能电网的兼容性特点可以同时兼容多种不同类型电源储能装置,从而满足目前多样化电力市场的需求。
        2.3交互性
        目前的智能电网运行中可以与用户的设备和行为进行交互处理,以此来充分发挥电力用户的积极作用,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起到节约用电等环保效益,同时也实现电力服务质量的提升。比如可以在智能电网中通过智能计量表的应用来对不同时间段的电力使用和电费情况进行实时统计,而且也可以通过此种智能装置来储备高峰电力价格和电费费率等,有利于在电力用户中实施费率政策,并且在此政策基础上帮助电力用户优化和调整自身的电力使用策略,起到节约用电和降低用电成本的作用,实现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


        3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3.1建立智能化风险评估机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智能电网技术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风险,正是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影响到电能分配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需建立起智能电网风险评估系统,既能确保电能调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促进整个电力网络系统的发展。智能风险评估的实现依赖于设备故障概率模型分析,利用模型有效规避供电系统运行的风险,促进电力行业持续进步,并结合电网运行的工程和财务两个方面进行有效评估,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3.2构建智能变电站
        变电站是供电体系中的关键性环节,而智能电网技术能够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智能变电站由一次设备和信息化二次设备组成,可实现信息共享和交互操作。换句话说,能够提高电力调配工作的集中度,适用范围更广,能大幅提升变电站工作效率并节省人员投入。利用智能变电站,供电系统能执行远程指令并减少用于主电网的二次保护和自动化系统的副作用。
        3.3智能机器人
        伴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完成了足够的技术积累,创造智能机器人来从事电力供应工作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从总体上来看,所谓智能机器人实际是具有高度智能特性的一种自动化机械装置,是AI技术与电力分配自动化技术的一种融合形式,其内部镶嵌高度集成系统,把电力系统运行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转换为特定程序,然后通过自动分析执行相应的处理动作。由于整个工作过程连贯协调、几乎不需人工参与,所以智能机器人可节省大量人力投入,并可取代电力工作人员执行复杂、困难或具有危险性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电力员工的人身安全。
        3.4人工智能
        将AI技术应用于输电自动化工作中可让此项工作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并通过专业的分析系统和可视化技术手段为电能分配自动化工作提供有效运营支持。AI系统中包含的专家系统能够存储不同种类的电力系统工作数据,AI系统在执行电力分配任务过程中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整理,并借助RS技术、问题分析技术等方式协助工作人员完成电能调配工作。AI技术应用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供电体系数据库容量、数据精度等元素所决定,在AI系统分析各项电力数据时,若需处理的问题无法在现有数据库中找到答案,整个系统就会停留在这个环节、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就要注意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并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数据精度。AI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能提升电能分配自动化工作的可视化程度,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于电力信息的快速整合,将各种复杂的电力供应故障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就目前AI技术发展情况而言,可视化的方式主要有图片、3D数据及图表三种方式,相关人员通过观察图片/图标能对电力供应故障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帮助快速制定出解决方案。目前AI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很多技术细节还不够成熟,研究人员需对AI技术在电能分配自动化工作中的分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新应用技术,提升电能调配自动化工作效率。
        4结语
        将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一项措施,就目前应用情况来看此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电力公司而言,要通过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实践推动智能电网技术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从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变电站等方面促进智能电网技术与电力调动自动化工作的融合,为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开爽.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智能电网技术研究[J].轻松学电脑,2019,1.
        [2]陈国民.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发展研究要点[J].通信电源技术,2019,10.
        [3]彭磊.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发展研究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9.
        [4]陈媛媛,王军.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智能电网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