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9期   作者:张丽莉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张丽莉
        国网昔阳县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45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而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电力发展的需求。由于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正朝着调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网调控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运维操作站和监控中心相互联通的情况下,设立了新型电网调控方式—电网调控一体化方式。这种电网调控一体化方式应用于市、县级的电力系统,可清晰划分电力系统的等级,并利用层级调控手段对电网进行条例控制,保障了调控电网的工作效率,满足了电力系统的有关运行需求。
        1电网调控技术应用的优势
        1.1降低工作量
        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调度人员安排故障检测和维修人员排除电网中存在的故障。在问题发生后才开展维修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个系统的工作量,需要其能够快速找到和解决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在电网调控技术的应用中,调度人员通过检测电网运行中的各类信号,找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将故障的影响区域控制到最低。
        1.2提高调控精度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精确的调控工作能够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在电网调控技术体系中,应用多种传感器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天候、全时段监测,通过派遣专业人员对传感器传回信息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找到电网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并让维修人员及时到故障现场解决问题,防止电网系统中产生的区域性故障扩散到整个电网中,确保了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另外在建成的控制中枢中,可以在长期运行中,建成电网系统的运行模型,当电网的运行数据输入到自主建成的数学模型中时,可以找到电网的运行隐患,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做到故障预防。
        1.3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在电网运行中,一些故障在发生前都具有一些特殊表现,落实对这些故障的排除工作后,可以有效防止这些故障隐患引发实际上的电网运行问题。另外在自动化的电网调控技术应用中,能够自动隔离电网中的故障线路,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当电网完成线路隔离工作后,在故障维修工作中,只需完成对该条线路的检修即可,提高了故障的处理效率。同时对于一些传感器来说,发现系统中出现故障后,可以向控制系统发送故障区域、故障类型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故障的处理效率。
        2电网调控一体化的主要技术
        2.1建模层技术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为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已将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为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电网从业者采用调控一体化建模层技术时,需考虑我国电力系统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客观评估设备状况,并及时上报和抢修发现的漏洞和问题。建模层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
        2.2人机展示层技术
        人机展示层技术是调控一体化的主要技术。当前,传统电力系统已无法满足我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时代要求,如传统人机技术已无法良好地作用于电力系统和自动化应用。将人机展示层技术融入调控一体化技术后,可利用有效手段对系统的备份和合并等流程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3调度和监控技术
        调控一体化技术中,工作人员需收集和检测电力系统反馈的信息,调控电力系统发出的信号。相关人员需及时有效地监控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参数,对出现的问题、临时情况及紧急故障进行相应反馈和抢修。

工作人员测控完毕后,需解析电力系统作业中的每个细节和相关参数,总结和反馈处理后的信息,并严格    按照我国相关规划和标准进行调控。
        2.4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技术
        调控一体化技术包括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处理等相关技术。数据处理完毕后将自动生成结果,并反馈结果。在调控一体化基础上,主机服务器和人工站可互相协作,归纳总结已知信息,分析监测的实际情况。
        3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3.1调度和监控界面建设
        电网调控技术的应用目的为建成调控一体化工作系统,即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对数据的监控和电网系统的调度工作,让调度中心能够及时发出调度指令,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度。在电网调控技术的应用中,人机交互界面要从调度和操作便利性的角度分析,所以在系统设计中,要对整个数据流完成分流工作,将不同的数据分类不同的子项目中,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精度。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按照传感器获取信息的类型,在不同的窗口中显示各类参数,同时在这类窗口中,也具备相关的调控方法窗口,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调度工作中,可以根据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电网系统当前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隐患类型,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3.2事故处理系统建设
        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调控系统除了需要能够发出故障警报,还要能够自动跳闸,防止故障扩散,针对这两个功能,本文提出的系统技术设计和应用方法如下:(1)自动跳闸技术在电网系统的运行中,存在能够引起跳闸的多种原因自动跳闸由调控系统中的传感器获取系统的运行信息,通过参数分析和比较,将控制信号传递到控制开关中,将故障线路与电网系统中的其余线路隔离。在跳闸技术的应用中,要从故障引发原因的方面考虑,设置专用的信号检测传感器。(2)故障显示技术在系统完成故障分析后,要能够对故障的发生区域和故障发生类型,降低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快速精确安排电网系统维修人员参与到故障检修中。本文建设的故障诊断技术中,需要依托于已经建成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在线路编号信息、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区域信息等内容,在监测系统中,也要按照线路和设备信息,对传感器编号,在数据回传中,系统主动识别传感器的编号信息,最终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故障的发生区域,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了解窗口信息,合理调度工作人员,提高故障诊断效率。
        3.3系统软件建设
        软件为整个调控系统中的最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只有在软件能够精确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够完成对整个系统的高效控制。软件系统囊括多种功能,包括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等,需要建成高效合理的数据运行和传输渠道,让工作人员能够完成对整个系统的调度工作。
        3.4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建设
        在电网系统的运行中,电压稳定性为最主要的考虑参数,在调控技术的应用中,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完成对电压的自动控制。当前常用的方式为电压的无功补偿控制模式,在这种控制方法的应用技术体系中的传感器完成对线缆电压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分析是否需要补偿电压,确保整个系统能够高效稳定运行。该系统的测量参数为,电网系统中脆弱节点的电压变化情况,发现电压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幅度较大时,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各节点的接入情况,尤其是针对无功补偿节点的电网系统接入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网调控技术的应用中,能够提高调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首先完成对人机交互界面的规划和设计,要求系统能够自动完成数据分流工作。其次为建成事故处理机制,包括自动跳闸和故障显示两项技术。再次为建设系统的运行软件,最后为建设电压自动调节系统。
        参考文献
        [1]兰翠芸,郭凌贵.基于电网调控技术支持系统自动稽查方法的研究[J].电工技术,2018(03):31~33.
        [2]张伟.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8(07):240-241.
        [3]张再.旺探析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质量探索,2016,13(04):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