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峰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喀什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 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考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供电可靠性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指标加以衡量: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最科学、最经济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是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实质,是对全部用户不断供给质量合格电力的保证。
关键词:城区配网;供电可靠性;技术要点
建设城区智能电网,实现大规模的能源协调配置,适应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需要,提升资源能源使用率,提高稳定的电能质量,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加强电网结构改造、对停电检修制度进行完善,提升设备质量和加强运行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现阶段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能够有效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1城区配网供电故障及原因分析
1.1配网结构不合理
配网的规划建设必须符合市政规划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为配网的假设与运行创造安全稳定的地域空间环境。然而,一些供电企业却往往忽视了这一问题,在不考虑市政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展配网结构规划架设工作,导致同市政建设相冲突,繁重的拆迁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也为后期的负荷预测、线损管理等带来困难,供电质量也面临挑战。
1.2非故障停电
输变电线路或改造、检修、预试变电站以及检修、改造配电网等都是停电故障原因中所包含的内容。当架设输变电线路时,停电需要配网配合;变电所主变过载或检修、改造设备等是引起配电网停电的原因。尤其这些年改造城农网以及市政工程,停电要求配电网配合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会有频繁的线路停电,这些均会影响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1.3人为失误
供电系统的运行要求相关操作人员有着一定的专业素质水平,如果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就会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许多的失误,轻则发生停电现象,重则损坏供电设备,不仅为供电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1.4自然灾害
自然灭害包括雷雨和洪水等不可抗力因素。架空线路的路径长,暴露在野外的环境中,极易遭受雷击,即使安装了防雷设施,也会因为设备老化等原因,在雷雨季节遭受损害,雷击一造成的火灭和设各爆裂汛期来临时,设备电路浸泡在洪水中,或洪水将线路杆路冲倒,都会使配电网产生故障。
1.5架空线烧损
据统计,由于架空线路烧损故障而导致的配网故障停电事故,可在故障停电总时户数中约占20%左右,通过对造成架空线烧损故障原因的详细分析,主要有线路负荷过重、同杆架设的线路较多等因,并且在线口发生架空线烧损的线路较多,并且线夹发热现象严重。
2城区配网供电可靠性保证措施
2.1做好电力配网结构规划
结合当地用电实际,做好电力配网结构的合理规划,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升。电力配网结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电网建设、站址选择、线路设计、变电容量配置等。在实际进行电力配网结构规划时,需要做好负荷预测,根据实际用电负荷来确定电网结构规划内容。针对当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采取统计分析方法,有效提升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总的来说,在实际进行电力配网规划设计时,需要按照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结构,明确用电负荷分布,保障电力配网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使其经能够满足当下电力分配需求,又能够有效兼顾配电网长远发展目标,通过做好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有效提升电力配网间供电能力,保证电能充足供应的同时,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2.2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在实际提升配电网可靠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措施,例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实现不同技术的融合应用,组建一个电力配网系统,促使电力配网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具体来说,首先在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能够收集电力配网的运行数据信息,并直接传输至控制中心,提高对电力配网运行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动化电力设备,有效集成电力配电网中各种数据信息,例如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用户数据信息等,成功组成一个完整的配电网智能监控系统,有效对配电网实际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测保护,实时掌握电力配网中各种设备运行信息,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的故障通过自动化设备,可以有效实现故障隔离,减少配电网故障影响。
2.3加强电网结构改造
在110kV的变电站之间增加联络线路,采取导线截面更换与分段控制等方法,来提升转供能力,进而能够实现降低停电次数,保证供电可靠性的目的。近几年,部分供电局实施了一系列的改变,例如:线路改造、电杆更换、导线截面改善等,实现了城区配电网带电负荷的转移。如果在二次变电站之间存在4条联络线路,便能够实现转载符合50%的目的。除此之外,增加主干线路的分支开关、高压用户分支开关以及联络开关等能够达到定值整定保护,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停电范围。
2.4完善停电检修制度
年度配电线路检修是导致多用户停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年度检修作业停电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很有必要。配电线路的检修应根据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灵活地处理。例如:某条线路工作量较大且停电的时间较长,则需要对停电检修计划重新进行规划。某配电局110kV设备每次停电的时间一般在5h左右,而配电线路检修工作一般一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如果没有改造任务,只是缺陷处理,一般在5h以内就能够完成作业,送电大部分是双回线供电,不会对变电站造成影响,因此配电线路定检的停电时间制约的主要因素是变电设备检修的时间。
2.5提升设备质量
在变电新建时应当选择可靠性高、质量好,检修与维护少的开关设备,例如:全封闭式电器、真空开关以及SF6、GIS等。一般10kV的出线开关应尽可能地应用真空开关,开发区的重点变电站应选择使用引进设备。对于老实的遮断容量不足和以及少油开关应替换为真空开关。推广应用封闭式电器以及开关柜,来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应用带电检测装置,例如:带电检测的变压器、带电检测的开关、红外线测温仪对设备温度进行测量。
在配电网方面,应当逐步地应用环网开关与环网接线。首先应对配电线路的自动化进行考虑,发生故障后能够将自动故障区域自动隔离,并对非故障区域自动回复供电。城区内的配电导线应使用电缆,在近郊区也可逐步地推广电缆,农村则仍然应用架空导线。同时还应该注意推广应用故障指示器,能够有效地降低故障检修人员寻找故障时间。根据实际负荷情况对配变容量进行配置,缩减供电半径,并推广应用箱式变,有效降低检修对用电用户多造成的影响。
2.6注重运行管理
对供电公司故障停电所导致的原因进行分析,电缆老化、树木生长、设备失修、不良施工等所导致停电的比例增加,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停电事故,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应当对陈旧设备进行清理。同时应严格发挥带电作业,对存在缺陷的设备更换,同时对改造、基建等工程的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把关,注重线路走廊清理工作。同时为了能够解决用户内部故障给供电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可采取安装“看门狗”的措施,避免用户内部故障给供电系统造成影响,从而提升供电的稳定性,调查表明,将用户故障进行限制以后,能够减少1/5的停电故障。
3结语
综上,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电力配网的可靠性,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经济性,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用电安全稳定要求。因此需要电力配网工作人员提高对增强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到当下影响电力配网可靠性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实现问题解决,有效提升我国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杨.城区配网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要点探析[J].电工技术,2018(8):43-44.
[2]曹景娟.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研究[J].电子制作,2018(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