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丹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阿勒泰供电公司 新疆省 阿勒泰市 8365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大的背景下,对于电能计量方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尤其是在有效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问题处理中,更要形成对电能计量准确性、公平性的运用,因此,在电力公司的综合管理措施中,通过实施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的有效措施,能起到更好的防范效果。
【关键字】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电能表串户;问题解决
1.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电能表接线串户,具体就是用户A的电能表接入了用户B的进户线,从而导致用户B的用电量被记成用户A的问题。
1.1 有效提高服务水平
做好电能表串户防范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从而降低因服务质量问题说引起的事件纠纷。通过防范电能表串户可以使电能表装接施工队伍的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采取培训手段,促使装接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增强电能表串户防范可以有效减少服务质量事件的发生概率,在此期间电力企业可以通过考核的方式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水平,从而整体提高服务水平。
1.2 为电力营销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做好电能表串户的防范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营销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电力营销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应先将电能表进行更换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核对客户信息以防止出现拆错电能表问题的出现,要求工作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电能表号、客户地址的核对方面,以保证换表工作的准确性,而电能表串户防范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增强技术监督工作的同时还会将逐户核对作为工作标准,从而为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1.3 减少户头与资产不对应现象
由于电能表串户防范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将逐户核对作为工作人员今后工作的主要原则,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户头与资产不对应的现象。户头与资产不对应现象主要是出现在新旧表更换的过程中,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做好表号、用户地址的核对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工作,这就导致户头与资产不对应现象的出现,而电能表串户防范工作中包含加强现场管理力度、坚持逐户核对原则等内容,对工作人员今后的换表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从而有效减少户头与资产不对应现象的出现。
1.4 促进电力集约化管理建设进程
在供电服务的过程中电能表串户是一种较常出现的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营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借助电能表串户防范工作中的增强技术监督力度、加大现场管理力度、严格执行验收标准等可以有效促进电力集约化管理建设进程,从而为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计量集约化管理的相关要求
在电力企业供电模式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形成计量资产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有效的防范过程中,在确保电能计量的稳定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形成供电企业计量中心管理,在形成全范围内的电能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中,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的综合管理模式,尤其是在电能表串户问题的处理中,为了更好的解决在智能电表的轮换工作表现中,在抓好质量建设的基础上。形成集中处理的有效方式。在计量集约化处理的过程中,形成资产零差错的综合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安全施工零违章等运行中,有效的防范零相线的接反方式,形成串户等情况的有效控制。在智能化综合管理中,对供电企业计量中心进行集中检定、统一配送的管理方式。同时,在计量集约化的管理中,形成对组织结构、岗位职能、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整体的管理,形成有效的控制与防范处理。
3.电能表串户防范方面的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分析
3.1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前提
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实现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
3.1.1合理选择技术先进的电能表
应用新型电能表,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要剔除落后的电能表,严格落实计量技术的改造工作。选择应用电能表时,要加强对功能、性能以及精准度等相关指标的落实,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实现电力计量的远程化和数字化发展。
3.1.2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直接影响电力计量工作的精准度。在电力计量工作开展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具有一定的变化,会导致电力计量存在误差问题。为了减少误差,要结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以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同时,实践中要在濒临现场的位置上设置一个二次回路设备或者多抽头电流互感器,以有效避免电力损耗等问题,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
3.1.3合理选择计量方式
为了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可以综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计量方式。电力企业在进行对接线方式和计量措施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电力企业的具体状况开展工作,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手段合理选择,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
3.1.4减少施工质量对计量工作产生的影响
电力计量精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度表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倾斜度和电力计量误差。电力计量误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负荷率的影响,且中性线或者中线点的状态在变化过程中会影响电力计量的精准度[3]。因此,电力企业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选择材料,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并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
3.2计量资产集约化规范流程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计量资料的采购、合同、发放、核销和支付。在实践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实现统一采购、统一核查、统一配送、集中管理。根据要求和实际规范,对计量资产的集约化管理进行全面检修。计量资产的集约化管理应与ERP、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等有效集成,规范计量资产的集约化管理,实现统一的信息管理。在金融、操作和废除整个过程,必须进行系统,管理系统基于不同设备类型,可分为需求计划、采购、检验、监测、分布、安装、操作,删除和丢弃一些关键流程,通过动态业务监督过程,规范计量资产集中管理,综合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为了确保闭环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计量资产,计量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计量资产的信息的管理,如强化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改善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它具有操作智能化、资源密集、技术含量高、实时控制等特点,如图1所示。
3.3计量资产的监督管理
计量资产的集约化管理必须重视质量监督管理。在实践中,计量生产调度平台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对计量资产进行质量识别、库存复检、抽样检查、监督、质量配置、运行设备审核等,提高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设备质量检验过程中,应随机选择计量资产进行二次质量管理,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对,以保证评估质量。在盘存复检过程中,应进行综合分析,确保计量资产的及时配送,注意质量抽样检查和监督,执行国家规定和要求,对计量资产进行系统检查。在配电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中,要及时统计和报告计量资产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并对占配电总量1%以上的事故进行详细评估。设备运行过程中取样,通过现场仪表读数,以电的形式检查和旋转采样和处理,智能电表的巡逻检查运行状态,充分合理使用电力信息,检查和监控手段,及时处理异常问题,同时,根据相关的法规和要求定期采样监测。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能够对电能表进行高效的管理,能够使电能表计量总体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并提升电能表计量工作的效率,对其进行规范的管理,并有效的防止电能表串户的情况,更全面的使电能综合管理效益得到促进。
参考文献:
[1]陈永往,陈燕国,林远造.实施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有效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问题[J].通讯世界,2017(21):138-139.
[2]梁波,郭亮.实施表计配置集中管理防范电能表串户[J].农村电工,2017,2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