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9期   作者:卫世龙
[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卫世龙  
        广西嘉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538001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性,电力企业也引进了自动化技术。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输配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动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输配电;用电工程

        引言: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供电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用电需求,不断提升电力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国家大力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而自动化技术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为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供电稳定性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电力输配自动化技术特点
        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是我国供电系统以及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举措,在电力输配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灵活高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很多供电企业不断推进输配电系统及供电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电力传输模式的束缚,贪多新的电力输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电力工程管理的系统性以及自动化水平,通过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效率,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第二,智能性。通过在电力输配系统当中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智能性,无论在输配电还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以及故障排除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第三,综合性。电网运行过程中,涉及了很多流程和环节,因此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而自动化系统具有一定的集成性和综合性,通过在输配电系统中对于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简化控制管理操作,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管理运行效率。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问题
(一)复合型技术缺失
        通过对当前输配电系统以及用电工程的分析,不难发现,虽然目前我国供电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动化程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和优势还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与其搭配的其他复合型技术仍然有所缺失。由于我国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较晚,因此其复合程度较低,影响了我国输配电的高效发展。
(二)工作人员意识不足
        虽然在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系统中都引入的自动化技术,但是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操作意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实际操作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自动化程度较高、供电需求较高的情况下,传统运行管理方式已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1]。
(三)自然因素产生影响
        在用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高温天气的影响。一旦用电工程所处地区温度偏高,那么就会使得整个系统中负责控制温度的设备消耗大量的电能,高电能的长时间消耗,增加了供电系统的压力,在此情况之下,极有可能会使得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受到影响。


三、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大力引进自动化技术手段
        目前,纵观我国电力企业输配电系统以及用电工程,不难发现虽然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引进了系统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处于较浅程度的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深化应用的步伐依旧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创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自动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于电力企业的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解决此方面的问题,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还需要学习先进的技术,加强企业内部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研发和进一步深化应用。这两个方面的措施,都需要电力企业进一步加强对此方面的资金投入,根据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发展形势,研发和引进实用性强的自动化技术以及设备。通过自动化技术手段和设备的大力引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效率、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还有助于提升我国输配电的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极大提升和进步。
(二)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我国供电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和改善的情况下,但是通过对当前输配电系统以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用电工程的整体效率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输配电质量和效率与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较晚,对此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研究深度仍然不够充足;其二,在于我国缺乏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教育,使得我国在输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和维系,导致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只能够通过简单的技术或者由第三方企业引入设备,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在自动化运作效率方面仍有欠缺。对此,我国应加大对于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教育投入。除此之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企业内部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和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专业高素质型人才,带动企业员工进行自我提升,在进行招聘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选择具有丰富操作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提升企业整体专业能力和供电系统运行效率。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有效推进输配电自动化水平,提升供电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
(三)控制高温保障供电稳定性
        由于输配电系统容易受到高温影响,造成用电工程的不稳定性,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加强对于环境温度的控制,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夏季温度较高,输配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会消耗较高功率,二者加持之下,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就会导致自动化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阻碍和问题。对此,供电公司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引起高温现象的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应对措施,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电力企业需要对各种西苑和配置进行合理优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制定应急方案,并组织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2]。
结束语:综上所述,输配电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点部分,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引进自动化技术手段,还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有效控制高温,以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相信在自动化技术的深化应用下,我国供电质量和水平将会有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魏笑然.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No.222(02):145-146.
[2]王春栋,王守信,张伟占,等.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1):3043.

姓名:卫世龙(1985.05--);性别:男,籍贯:广西防城港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广西工学院;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输配电及用电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