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浩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12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电力营销业务由传统的人工、手工抄核结算业务转变为智能化与自动化抄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广泛应用、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的逐渐兼容给抄核工作点来巨大便捷。然而,智能化抄核工作仍然会发生错抄、漏抄事件,造成投诉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智能抄核下错超、漏抄问题发生的原因,旨在提升抄表质量管控,同时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电力营销智能抄核用电采集系统抄表质量
0引言
电力营销是电网公司获得效益的一个主要手段。目前,国网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抄核业务均为智能化抄核,通过用电采集系统获取电表数据直接传递至营销业务系统,智能抄核率可以达到99.8%。然而,自动抄核中同样存在错抄、漏抄行为,抄表质量依旧无法保证100%,甚至待电费发行后用户感觉电费异常直接投诉。本文通过对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分析,揭示了智能抄核中的常见错误,并针对各类错误提出了避免问题发生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抄表质量。
1抄表工作质量要求
抄表工作质量是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一项指标要求,是电费电价规范率指标中的一项。
1.1抄表差错率
1.1.1完成过第一次计算后修改了止码(止码修改时间大于第一次电量的计算时间)。
1.1.2止码修改的判断来源于在抄表数据复核岗位修改止码的记录,无论差错原因选的正常还是其他,只要是满足在第一次电量计算之后修改的都会算作止码差错率。
1.1.3抄表差错率=止码修改计量点数/当月实抄计量点数*100%。抄表差错率要求为零。
1.2实抄率
客户实抄率=当月实抄的抄表段计量点数量÷当月应抄的抄表段计量点数量*100%。客户实抄率要求为100%。
1.3质量要求
按规定的例日进行抄表,不得估抄、漏抄、错抄,电能表实抄率达到居民客户≥98%,其他客户100%。
2供电企业抄表质量管控的现状
2.1人工抄表存在的风险
2.1.1采集串档
远程抄表需要集中器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实现。目前通信功能的主要路径有无线传输、载波传输以及光纤传输等等。国网太原供电公司主要采用电力载波路径。
一是当相邻台区之间距离比较接近时(10m以内),彼此的信号干扰比较严重,集中器数据在回传过程中,会造成串档,即本该是A电表的采集数据却被B电表的所对应的终端接收。
二是当工作人员在最初建立档案时,采集档案建立有误,造成单一用户在采集系统档案与营销系统的档案不匹配甚至匹配错误,采集数据在回传时也会出现串档情况。
三是当用户表计计量异常而发起换表工单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没有及时对旧档案进行清除,对于同一用户新表档案和旧表档案同时存在于终端档案中,因此,采集获取的依然是旧档案的错误数据,进而造成串档。
2.1.2异常跳码
通信机制中,当集中器向总表终端进行数据回传时,有些数据是打包回传的。回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数据序列异常等问题,因此在终端接收时,因数据序列异常造成采集异常跳码。异常跳码问题直接查询采集系统就会发现,其异常出现时间段较短,可能是1-2天情况,也可能只发生在抄表当日。其余连续时间内,采集数据与现场表计数据均保持一致。
2.1.3中间库数据传递异常
有些数据在采集系统中与现场表计的示数是一致的,但是抄表例日当日传递至营销系统的数据却与采集数据不一致,这源于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的纽带中间库异常所致。
此问题可能同样源于档案不匹配造成。
2.2供电企业抄表质量检查形式化
在电力企业抄表质量管控工作中,一般会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PMS系统。由于多说了抄表工作量较大,使得工作人员的检查流于形式,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分级对抄表工作进行检查,降低抄表工作的精准性。没有对工作量进行有效的分摊,这样的工作的可行性,没有对抄表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作业人员并不能有效的探究异常电量和历史信息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降低工作效率。
3供电企业抄表质量管控的具体措施
3.1使用信息化技术
在供电企业抄表质量管控过程中,传统抄表核算一般使用人工核查的方式。人工收集数据信息容易出现差错,在现阶段,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化手段应运而生。供电企业抄表质量管控过程中,必须要融入信息化技术方式,它能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避免电量抄表核算存在的差错,科学化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数据信息化传递,在电力企业各个家庭之间进行共享,使得抄表数据透明化、公正化。不仅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而且提高信息采集的工作效率。在广大电力系统中,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能有效的提高抄表质量管控效率。电力企业对抄表各项业务进行全面的调度监管,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准确及时了解,完善服务监督工作。
3.2创新抄表核算模式
供电企业抄表质量管控工作中,创新抄表核算模式能有效地实现智能化的数据收集,将收集来的数据依托给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处理,做好相关报表。按照计算机输出的报表进行电费计算,各个工作环节几乎都不需要人工的参加,都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完成的,能有效地减轻抄表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工作量,优化抄表工作环节。在此基础上,使用智能化的抄表核算模式,能有效地对用电用户具体情况进行排查工作。对各个区域居民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现阶段,在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供电企业多使用新型的抄表核算模式。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对电力数据进行科学设置,降低人工出错的可能性,促进供电企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供电企业抄表质量管控工作中,创新抄表核算模式是实现供电企业信息采集和营销服务的融合,促进电力企业朝着新型化方向发展。
3.3完善智能化数据体系
采用人工的抄表核算模式,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严重的浪费人力资源。在现阶段,完善智能化数据体系,能有效地实现抄表数据自动化,提高数据核算工作效率,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在智能化抄表系统中,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工作。通过使用计算机的抄表核算模块能够对数据进行准确的收集、分析、计算,从而进行数据实时传输,实现抄表和数据计算的自动化。这样节约了很多的人力资源,实现抄表核算智能化的发展,避免抄表过程中电费出现错误。
3.4融入抄表核算报警功能
近年来,在新技术发展过程中,抄表核算工作出现智能化的报警功能再进行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除了对收费业务进行智能化的管控,也能通过核算系统对电费进行打印,输出电费清单。对各类信息进行自动化审核,然后发放到各收放系统,能有效地进行对账工作,降低工作负担。在抄表核算工作中实现自动化报警功能,能有效地提高数据收集,传输的准确性,对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的动态监管。无论是在抄表,核算,还是监督等各个工作环节。一旦有问题发生,就会及时报警,向有关的供电部门进行预警反馈。这样,各电力企业就能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避免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失误,也能避免由于电力系统工作超时,造成的损害,使得供电抄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4结语
抄表质量管控是电力营销业务的重要指标,也是电力部门能够正确清算电费,保持正常收入的必要手段。100%抄表数据无误一直是电力部门追求的目标。智能抄核降低了抄核的人工工作量,但依旧存才数据有误需要人工辅助的校核工程。从建档和系统平台两个方向出发,从提高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采集系统自身的传递能力角度,不断的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率,才能提高自动化抄核的精度。
参考文献:
[1]吴小玲.浅析抄核收工作差错及优化措施[J].农电管理,2019,(2):48-49.
[2]赵丽.浅谈电费抄核收智能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36):2812-2813.
[3]张滔.供电企业线损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7.
[4]杨光盛.全覆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管理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