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室内检定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排除要点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9期   作者:刘浩昌
[导读] 在电能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室内检定工作较为重要
       刘浩昌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阿勒泰供电公司 新疆省 阿勒泰市 836500
        
        【摘要】在电能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室内检定工作较为重要,可促进电能表的合理使用,但是,当前在电能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室内检定异常问题,严重影响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因此,在室内检定工作中,需合理排除异常问题,遵循科学化的排除要点与原则,完善管理方案提升整体工作效果,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本文分析、归纳了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室内检定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有效利用了检定设备资源,提高了检定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能表;室内检定;异常情况;排除要点
1.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能表与其检定装置日趋现代化、自动化、功能也日益完善,电能表检定工作朝着大批量、高速率、精细化的方向迈进。 检定工作中涉及
        到被试表、检定装置、软硬件设置、接线等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直观性的错误与报警比较容易分析,但是不太直观的现象容易被我们忽视, 甚至会给出错误的检定结论,例如出现检定数据不合格的现象,不一定是因为电能表不合格,也有可能是因为接线或设置有误而造成这种表象,所以针对各种各样的异常现象不可以偏盖全,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迅速排除故障,提高检定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
1.检定人员在使用和操作检定软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熟悉每一个步骤及软件上各个按钮,菜单的使用目的和意义。
        1.2表计挂好后,在软件中输入被检表的参数应做到准确无误、不漏项。
        1.3在升起设备电压、电流之前应养成再次检查软件中设置内容确保安全。
        1.4设备使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电脑和设备主台体显示的各部参数状态。
2.对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室内检定前的直观检查
        2.1检查接线盒的螺丝,包括辅助端子的螺丝是否齐全,应无缺漏或锈蚀。
        2.2检查是否有绝缘片;
        2.3检查接线盒或底盖上明显位置是否有现场接线图,接线图按照要求应该是以十分牢固可靠的方法在明显位置进行标识。
        2.4检查是否有辅助端子的说明标签,标识应清楚明了。
        2.5对于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在接线上还应该有该表计实现功能及执行通信规约等具体标识,以便在现场的合理使用。
3使用多表位按压式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时检定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3.1挂接表是很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保证每一只电能表电流柱头按压到位,使之全部接通,如果按压不到位,柱头与电能表处于似接非接的状态,这种是“软损伤”对于设备和电能表的危害性很大。
        3.2由于三相电能表的接线盒插孔较多,特别是三相四线的电能表,在挂接时一定要找准每个接口的位置,不可出现误接线,损坏设备和表计,虽然检定设备上都有自动报警保护功能,但是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这种技术上的错误是很低级不应该出现的。
        3.3装置主台体、标准功率表和电脑,三者之间通讯线进行连接,操作时人员需要耐心的等待,不可一条命令发出执行后接着在发出另一条命令,使鼠标不停地点击命令键,这样会给设备造成负担,长期这样设备将减少使用寿命。
        3.4在挂接好表计准备升起电压、电流之前,一定要养成再次核对表计信息的习惯,特别对三相电能表来说,需要仔细选取各项参数及接线方式等,避免出现错误。
4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室内检定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排除要点
4.1检定装置开启无法正常进行
        首先要确保检定装置中电源的刀闸处于合闸状态;其次要检查检定装置急停开关是否被按下。当再按下急停开关以后,检定装置开启将无法正常进行。
4.2检定装置报警
4.2.1检定装置电压报警
        先检查表计接线是否正确,是否将电压接线接在了检定装置的电流端子。如果检查结果为接线无误,可以将检定装置设置为全部不挂表,如果检定装置输出为正常,则就有可能是某只被检电能表内部有故障。如果检定装置全部不挂表,输出也不正常,则考虑是否为检定装置的电源及其他故障。
4.2.2检定装置电流报警
        现有检定装置的电流端子接线均为压接式,当有任何一只电能表或任意一相的电流端子螺丝未被拧紧,电流回路负荷过大,有时也会造成电流报警。如果确定电流端子接线正确无误,可将电流输出直接短路,若此时能够正常输出,则有可能是电能表本身内部故障。


4.2.3其它异常情况报警
        装置出现了异常报警,应该将启停键按下去,程序中退出,重新启动。若异常现象无法解除时,将检定装置关掉;如果不分析原因直接认定是检定装置或者表计出现故障,或将异常表计判定为不合格,势必会造成检定资源的浪费,降低工作成效,增加不合格率。
4.4被检电能表的误差显示问题
4.4.1被检电能表的误差不显示
        首先检查检定装置和被检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牢固。再检查检定装置上对应的脉冲输出线是否接在被检电能表相应的输出端子上,将检定装置脉冲盒上对应的脉冲输入线和输出线相碰,看检定装置脉冲盒上对应指示灯亮,说明检定装置脉冲盒正常;如果电能表脉冲指示灯不闪烁,说明是表电能表故障。
4.4.2被检电能表的误差不正常显示
        4.4.2.1首先检查检定装置和被检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牢固。检查资料录入时被检电能表常数、表计类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误差还是严重超差,可以更换一块合格的电子表测试一下,若误差正常可以断定是那块电子表出了问题。
        4.4.2.2开启输出时,查看检定装置监视器的电压和电流等显示是否与所测误差的电压和电流相符,是否缺相,是否有错和掉线的情况。如果以上情况没有出现,要考虑有可能是电能表出现了故障。
        检查电表有、无功脉冲输出接线是否正确;根据规程中的参数,在负载电流不超过规定值时,安装式电能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如果启动试验还不合格,应检查被检电能表级别是否正确,因为启动电流大小与被检电能表的级别有关,级别越高,启动电流越小。
4.6日计时误差不显示
        4.6.1当出现日计时不报误差时,首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其次要检查多功能端子输出是否为秒脉冲,仍不显示误差时再换接线。
        4.6.2如果检定装置上时钟通讯灯闪烁,而时钟校验仪上无信号时,说明是时钟校验仪故障;如果检定装置上时钟通讯灯不闪烁,说明被检电能表与检定装置的通讯设备出现了故障。
4.7RS-485通信故障
        4.7.1在检定软件中,检查选择的通讯协议必须与被检电能表的通讯协议一致;核对通讯地址和波特率与被检电能表内部设置一致。
        4.7.2检查被检电能表RS-485接口,用万用表测量被检电能表RS-485接口2~6V直流电压,否则可判断RS-485接口故障,更换被检电能表通讯模块。
4.8无法进行写表操作
        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检定中,常常需要对被检电能表进行写表操作,若写表操作无法进行,很多多功能项目试验就无法正常进行。
        4.8.1在检定软件中,首先要考虑电能表的写表密码和地址进行分析,要首先考虑表地址是否正确,写表密码是否正确;
        4.8.2检查被检电能表是否处于编程状态。
        4.8.3最后考虑RS-485通讯是否异常,一些RS-485只需要表地址,不需要写表密码和编程许可;而一些是对表计进行编程,不仅需要地址,也需要密码和编程许可。
4.9需量周期试验的误差不显示
        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电能表都有多功能输出端子,通常都是三合一、四合一,一般有秒脉冲信号、时段投切信号、需量周期信号等。
        出厂时一般默认为秒脉冲信号,在做需量周期试验时,要提前进行编程修改,如果该项试验不显示误差,首先考虑端子输出是否修改为需量周期信号。
4.10检定最大需量示值误差
        最大需量示值误差试验时要尽可能地按照试验的要求,合理分配测量周期,准确计量各费率时段的最大需量值,在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不做最大需量记录,从而准确确定最大需量示值误差。
4.11检定时段投切误差
        电子式电能表在相关规定中明文说明时段投切误差包括日计时误差和时间预置误差这两方面一共所耗时间不可以大于五分钟。但根据目前所具有的电能表功能来说,其记录时间一般在一分钟之内,误差极其明显,所以电子式电能表时段投切误差一般不应该超过60S。
4.12编程时通信异常
        在完成对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检定后,还要对进行相应的编程工作,目前大多数编程是利用手掌式编程器通过红外口进行编程。编程时出现通信异常可考虑出于以下原因:①未按被检电能表编程键;②密码不正确;③表地址输入的不正确;④手掌式编程器故障。
5.结束语
        为了可以更好地使用电能表,在室内检定的过程中应制订完善的工作方案,排除其中的故障问题,提高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翠琴,主编.电能计量[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
        [2]陈向群,主编.电能计量技能考核培训教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