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伟
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河南省 洛阳市 471003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当期我国社会发展下面临的一种现象,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威胁群众生命安全,也对和谐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转变这种局面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创新发展是必然可行的。下面文章就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食品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食品安全;安全问题;食品检测;安全监测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愈发提高。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不法商家出于牟利的目的,罔顾法律法规大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为了遏制此种违法乱纪现象,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探寻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达到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
1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首先,农业生产期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等均是目前农业生产期间所面临的关键安全问题。农作物种植期间,为了保证产量同时提升效率,往往会选择使用杀虫剂以及除草剂等药物,兽药也是牲畜养殖期间所不可或缺的存在。而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类药物往往或多或少存在超量使用情况,并对其下一代产生影响。其次,病原体污染情况,因为对于自然生态等的过度索取以及开发利用,加上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以及饮食形式的转变,诱发了许多新兴病原体,有关细菌的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一旦食品等为该类病原体所寄生,则可能诱发大面积的疾病问题。再者,企业违规生产以及食品加工。当前国内食品行业的整个综合素养有待提升,食品加工也主要以小规模以及小作坊等为主,而这样的模式势必导致有关卫生问题得不到保证;一些食品厂家为了自身私利,可能会在食品加工期间违规掺入工业原料等,这样生产出的食品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食品的流通过程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情况,大多数的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并不大,且较为分散,由此增加了食品的加工难度同时也不利于有关部门的监管投入。另外,部分企业在食品的收购以及采买、装运期间,往往会加入一定的保鲜剂以及防腐剂等,以此来延缓食品腐烂变质时间。部分无良商家,甚至可能私自出手假冒伪劣以及变质了的食品。尤其对于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往往会销售部分“三无”产品,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最后,现有的检测队伍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相关保障有待完善。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主要涉及农业部门、卫生部门以及国家市场监管部门等。这样的配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的检测资源,无法对食品安全形成权威震慑以及监管,部分高精密性的检测设备,往往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使用,无法很好地应对各种应用场合以及携带需要,无法全面落实至食品监管以及检测过程中。
2食品安全监测现状
2.1食品检测制度不够完善
良好的技术需要完善的体系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够让技术真正发挥作用。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食品检测制度还不够完善,很难为相应的食品检测技术提供保障。需要明确食品检测涉及方方面面,比如:食品原材料的选择,食品的制作过程,食品中各项营养元素比例的分配,以及食品制作后的运输环境、存储环境、加工环境等。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食品检测结果。因此,总体上看,食品检测难度相对较大。部分食品检测部门对于该项活动不够重视,没有在食品检验活动中投入相应的资金,从而导致食品检验机器设备的更新不及时,相对来说,检测人员的专业度不高等。这不仅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会导致检测效率低下,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缺乏公信力,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造成巨大的损害。
2.2检测技术方法过于单一
近些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新兴食品涌现到市场,并且很多食品中添加了新型添加剂,导致市场当中鱼龙混杂,很多食品添加剂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要求。当前很多企业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单一,无法将食品中多种复杂添加剂准确地检测出来。
有的检测机构采用的抽检方法不合理甚至存在随意免检的情况,导致有的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无法达到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却也流入到市场当中,对国民的安全饮食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应当随着食品市场的发展积极创新优化检测技术,加大食品添加剂检测力度,实施有效的安全检测办法。
2.3协调程度不高,浪费大量行政资源
当前可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部门有很多,但由于这些部门之间协调性不高,缺乏必要的联系。这就有可能会出现重复检测的情况,进而浪费大量行政资源。
3食品安全监测发展策略
3.1健全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
良好的技术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执行保障,这样才能让技术的研发落到实处。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检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健全食品安全检测制度,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首先,国家应该明确食品安全检测各项流程及其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食品安全检测主要涉及食材的选购、加工以及市场投放等,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涉及的社会关系也非常复杂。因此,国家在制定食品安全检测制度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使制度覆盖方方面面,尽可能规范食品安全检测行为,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其次,在构建好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草案后,应该根据相关程序进行公示,并向全国人民积极征询对该草案的意见,根据人民的意见和现实情况对内容进行修改,从而使草案更加完善。总而言之,要明确一个概念:我国是人民的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该站在人民的角度来考虑,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3.2强化检测技术的应用
为食品检测是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的现实问题,它的现实性、直接性在食品标准方面是突出的。检测技术是提高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首先,相关部门机构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现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检测部门机构的普及,在普及过程中,应依据普及地实际情况选择配套技术,在充分发挥检测技术作用的同时,减少检测技术资源浪费情况;其次,在普及时,需做好对相关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必须让其充分掌握该项技术的原理、运作方式、基本故障处理和基本维护措施以保证检测的标准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充分发挥检测人员和检测技术的效能。此外,各地相关检测研究机构,应在本地基础上研究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检测技术和规范,推进检测技术的进步。
3.3优化食品检测的网络数据库,制定食品行业参与许可的“黑名单”
在食品安全检测的网络数据库建设初期,人们仅以重要个体的档案工作为中心,食品检测标准的逐步确立,行业已经建立起了相关严格的行业标准以后,食品安全检测的“黑名单”工作也应提早的与数据化的建设进行搭配。数据化建设是对上食品监督环节的每一个部分进行,从生产运输加工到进入市场流通整个全过程的检测全面检测。在此基础上优化数据库,并依照数据库进行分类评价。通过以严格法律建立的“黑名单”使得检测内容优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才能积极引导市场,选择优秀的市场经济中检测主体依照法律制度进入食品安全领域。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众多,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就显得格外重要。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不仅是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个别企业的任务,更是广大社会群众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企业、社会、群众多方面努力,切实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保证公共食品安全卫生,为我国食品行业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徐文君.食品检验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食品,2020(4):132-134.
[2]阮雁春.食品安全检测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85-86.
[3]许长录.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