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电力调控安全运行与事故处理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9期   作者:冯雁鸿
[导读] 现代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也对供电质量
        冯雁鸿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长寿供电分公司,重庆 长寿 401220
        
        摘要:现代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也对供电质量、电力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调控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电力安全生产实现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过程。因此要不断强化电力调控管理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对电力调控安全运行及事故处理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电力调控安全运行的必要性,提出优化电力调控安全运行的策略,以及保障电力调控安全事故处理的方法,提升电力调控稳定性,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关键词:电力调控;电力系统;事故处理
        前言:在当今社会,电力能源是社会运行的基本保障。与此同时,完成电力运行风险管理与控制,也是电力系统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做好电力调控安全运行与事故处理,能够进一步的保障国家财产安全,维护电网系统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目前在电力调控工作中,存在着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力调控安全管理,优化电力调控安全运行策略,开展高效的事故处理办法,保障电力运行安全。
        一、电力调控安全运行的必要性
        电力调控安全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同时也能够确保电网的供电质量及供电水平。电力网络的构成十分复杂,根据城市电力建设的区别,规模和范围也较为庞大。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输配电网络结构,还包含诸多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在电力生产以及输配电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电力网络内,输配电任务量的协调性,同时也要保证网络承载力的稳定性。电力调控工作能够根据电网规模、电网承载力,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统一调控及监督,稳定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外界影响因素或系统自身因素造成电网运行异常,影响供电质量及供电水平。通过保障供电质量及供电水平,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能源支持,同时避免电力系统异常,运行引发的经济损失及安全事故。
        二、优化电力调控安全运行的策略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是电力调控工作中降低安全风险的基础。只有在电力企业内部,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够提升企业对于风险的管控能力,确保电力调控安全运行。一是要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培训,重点针对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安全管控能力,进行知识培训及技能引导。确保员工了解电力调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同时提升员工对于安全隐患、安全危险的有效识别能力。二是对电力生产、输配电环节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员工养成风险管理习惯,对电力网络内部包含的所有风险内容,都能够进行有效监控。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培养员工操作规范,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主题教育。
        2.加大技术投入
        加大电力调控安全运行的技术投入,能够进一步为电力调控安全运行及事故处理提供保障。一是对电力调控设备进行优选及技术提升。优化设备日常维修及保养工作。防止设备出现故障或运行缺陷。通过提升电力调控设备,促使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获得保障。二是加强电力调度系统技术研发,不断完善新技术的应用,促使系统技术应用走向成熟。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加强系统管控机制。三是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电能监测系统对电网内电度量,进行数据采集,及时监测电力网络内的电力核载。提升电力监控运行能力及资源共享性能,满足电力调动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3.加强检修维护管理的力度
        电力调控工作人员,要充分的把握电网运行特性,严格规划电力网络的建设、检修、维护、接网等管理工作。加强管理力度,提高检修工作的规划性及规范性。采用可控变量仪表、信息收集设备,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器等,对电网运行数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杜绝电网设备的超限运行。同时,严格执行电网实时监控。确保电网运行能够具有充裕的运行安全裕度。要落实电网检修、维护及管理的控制措施。严格执行风险防控机制。针对变电站全停、输配电线路全停等大面积停电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提高技术操作规范
        在电网运行期间,要确保员工按照操作标准完成电力调控工作,避免由于人工原因,导致的电力系统故障。一是提升人员心理素质,强化其操作技能。规范化操作流程。二是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及监管制度。确保电力调控人员的思想统一。便于调控工作的有效交接。提升后续工作的操作安全。三是严格制定调控操作命令规范。电力调控人员,依照安全第一的操作命令守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保障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安全。
        三、保障电力调控安全事故处理的方法
        1.清晰掌控电力调控事故处理流程
        电力调控事故处理流程关系着事故处理效率,因此要清晰的掌握整个流程,并严格遵循流程,执行事故处理。一是进行事故现场观察。对系统故障现象、用电设备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详细记录相关数据,清晰说明故障形态及参数。二是进行事故分析,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及后续防控策略,将故障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进一步的扩大。三是依照分析的事故原因及事故影响因素,对系统进行改造设计,改善系统的操作功能,排除引发事故的故障风险因素。四是做好电力调控事故的防范,减少事故引发的不利损失。
        2.提升工作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工作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是电力调控事故处理的保障。因此要从责任意识、管理能力、团队合作以及指挥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升工作人员对事故处理的综合能力。一是要培养、建立调控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事故处理预案、处理方案、安全隐患排查等一系列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提高工作人员管理能力,加强对设备运行、电力生产的有效管控。三是确保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素质,能够快速开展调控工作。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能够提高事故处理速率,保证事故处理方案的有效执行。四是发挥指挥者的指挥能力,确保事故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及稳定运行。
        结语:现代社会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电力安全愈发重要。做好电力调控安全运行与事故处理,能够进一步保障电力能源的稳定供应,确保电力网络运行安全。在优化电力调控安全运行的过程中,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检修维护管理的力度、提升技术操作规范。在确保高效的电力调控安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清晰掌控电力调控事故处理流程、提升工作人员事故处理能力。通过管理的优化以及处理办法的执行,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徐朝兵.电网调控一体模式下安全管理工作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2):64-65+73.
        [2]杨冬婷.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227.
        [3]罗满意.国网电力调控自动化机房安全运行管理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8(12):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