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20
摘要:受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国际工程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非洲大部分国家债务情况较为严峻,中国承包商在非进一步开拓工程市场遇到较大挑战。加之新冠疫情大型肆虐,如何正确分析和看待后疫情时代下的非洲工程承包市场,从而做出准确定位和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就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力求为中国公司在非洲推进工程总承包业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工程承包,分析;展望
引言
受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国际工程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非洲大部分国家债务情况较为严峻,中国承包商在非进一步开拓工程市场遇到较大挑战。加之新冠疫情大型肆虐,如何正确分析和看待后疫情时代下的非洲工程承包市场,从而做出准确定位和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就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力求为中国公司在非洲推进工程总承包业务提供参考。
1.非洲区域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1 非洲地区国家的的整体债务负担比较重,根据相关保险机构2019年报告,非洲整体的国家国家风险评级比较高,部分非洲国家的债务风险问题总体仍将处于高位,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债务问题导致货币危机、财政危机以及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对国家经济体量大(如埃及、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发展潜力大、外汇收入多、有油气资源(如莫桑比克)或矿业资源(如刚果(金))的国家将会更加宽容。
1.2 世界经济整体呈现疲软态势,增长动力不足风险逐步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等渠道传导至大多数初级产品出口国。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下跌对于尼日利亚、安哥拉、加蓬、阿尔及利亚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影响比较大。
1.3 政治因素影响非洲部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施,尤其是近期马里军事政变、科特迪瓦总统大选游行、安哥拉现任政府对于前任政府的清算等,一定程度上均对其国家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造成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市场开发工作具备对于当地市场的预判性、前瞻性和政治敏锐性。
2. 非洲区域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展望
考虑未来非洲市场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应参考国际社会之发展趋势以及“后疫情”时代人类急需应对之挑战等因素。这其中,气候变化将深远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首先,由于气候变化和资源缺少带来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将促使政府和私营业主调整项目投资计划,以保护人口集中城市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合理利用空间、空气和水资源。其次,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全球正努力减少碳排放,相应的基建项目的规格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气候变化项目
今后几十年将要开发的一些大型且昂贵的基础设施项目将集中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建设此类项目的最大挑战将是在新兴市场的项目融资和开发。因为新兴市场的高成本和不明确收入来源将使公共和私营部门都望而却步。新兴市场是全球风险最大的区域,数百万任何数十亿美元资产受到威胁。因此,短期内,发达市场和高污染国家仍是这些项目的主要投资目标。绿色气候基金作为联合国基金,旨在帮助发着暗中国家卫气候变化做好准备。2014年11月,日本、美国和英国等一系列发达市场为此投入了93亿美元。
此外,新兴市场也应暴露于更具危害性的天气时间而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一些市场,未来相关的资金将集中于瞄准新技术和建筑方法,提供低成本和更稳健的施工方案,以提高资产抗灾难能力。
2.2 环保和环境治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域逐步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已有非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城市有计划推进环保类以及环境整治项目,其中,垃圾发电是主要趋势之一。伴随人类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和城市固体废弃物、废旧轮胎处理、有害垃圾处理等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机会也会逐渐增多,具有该项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应具备经济发展好、人口多、垃圾处理问题严峻、旅游为支柱产业之一等因素,例如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南非、毛里求斯、埃及等。
此外,渗滤液处理也有潜在项目机遇。
2.3 供水
城市化、人口增长、水资源管理不善和气候变化都给水资源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对水资源管理的投资、鼓励海水淡化项目大力推进等方式缓解城市供水系统压力,逐步改进供水情况。
2.3 智能系统
在设计和运营中,交通基础设施将是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融入的最明显的领域,从而改变基础设施参与者的格局,包括技术公司。交通基础设施将日益被为不仅是硬资产,而且是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其技术将提高可用性和聚合性将是城市规划人员流动以及寻找从A到B的最有效方式的关键目标。向人们提供决定最有效的旅行方式所需的所有信息,从而改善流动性、减少用地瓶颈从而提高生产力。
3. 非洲区域工程承包业务推进思路
3.1 高度重视政府间合作
关注国家战略,紧跟国家政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的和竞争新优势,尤其处于“后疫情”时代,在全球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量有所减少的背景下,要更加重视政府间合作对于项目的推动作用。
3.2 抓住全球发展趋势,加大力度开发适应气候型目机会
拓宽工程领域需要,在发展好各公司自身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尤其要关注适应气候型项目业务。例如某大型国有建设企业,主营业务为电力,经过对所在国市场和需求的深入调查分析后,发现其首都地区雨季经常遭受短时雷雨气候侵袭,导致城市内涝严重,该企业因地制宜,积极推进该首都地区排水疏浚工程,该项目及时响应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对于排水问题的关注,项目推进十分顺利,建成后也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一直认可。
3.3 筛选优质合作伙伴,探索创新合作开发模式
实现重点突破,推动以点带面。与有一定项目推动实力和社会公共资源关系的合作伙伴就非洲区域项目合作达成共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减少项目前期开发的时间成本。
3.4 创新融资模式,推动项目落地生效
在项目开发前期过程中,在对项目可融资性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搭建结构,积极策划,探讨创新模式,做好同业主、项目所在国政府、融资机构、信用保险机构的沟通,以满足项目融资可行性的必备条件作为项目开发指引,及时调整开发策略。
3.5 深化“投建营一体化”,实现“属地化+国际化”经营
积极推进“投建营一体化”旗帜下投资、建设、运营类项目进程,筛选、跟踪优质项目,并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同时,应积极推进市场开发和项目建设实现“属地化+国际化”经营运行,其中,“属地化”方面应加强项目所在国施工建设公司和服务供应公司的甄选和合作,“国际化”方面应在设计、设备、材料等领域与国际标准和技术无缝衔接,这就要求设计技术团队对于国际广泛认可的规范、要求以及核心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对比国内习惯的规范条文,要有更加适应国际项目条件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结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几十年里,非洲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将逐步从粗放式发展转型到技术密集型发展,对国际承包商的战略、管理、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承包商也应不断关注大型承包商以及技术服务商的发展,从而在未来的国际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政府非洲调研考察组.对开拓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的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6(12).
[2]张化强,李宪.EPC项目索赔实践与体会--以非洲某国际工程项目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2,(1)
[3]玛丽.中国对非洲总承包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