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鑫
青海盐湖元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格尔木 81609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当前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由此不仅提升了社会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更是借助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保障了社会的发展和有关工业生产需求。至此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当中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继电保护实际就是对一些电路的保护,进一步安全技术则更是提升了保护的水平和效果,使得电路的运行和有关设备的使用能够更加安全。所以本文基于此。探究和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引言
电气自动化平台内部广泛使用继电保护器,不仅因为继电保护在电网内的发展非常快速,还由于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基本功能非常强大,精度和稳定性很高。因此,电网稳定运行不能脱离继电保护,在推广阶段,随着计算机系统、电子科技以及网络通信系统的进步而进一步发展。当前,继电保护器中的安全技术,开始朝着数字一体化和自动化趋势发展。
1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
在电力系统运转过程中,当某一部分电路或线路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将会迅速跳闸,切断电路,避免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之上,现代化继电保护系统将能自动完成确定故障范围、初步分析故障原因等工作,并将这些内容反馈到系统之中,辅助相关人员更迅速地完成后续维修等工作。经判断后,若具体故障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出现,那么这一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现场工作人员远离。结合上述内容来看,通过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系统内各类故障对应的处理效率都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电力系统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预防和避免。
2当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与安全管理能力,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没有解决,造成较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同时,在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程序方面,也存在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存在操作不当的现象,而且在安全管理的程序中缺少操作表中,造成工作人员不能准确了解工作重点和要点。这种情况下,易导致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虽然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力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仍存在部分设备没有及时更换,出现设备的质量问题。造成这种状况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相关的继电保护设备缺乏一定的安装标准和质量标准。严格意义上来讲,设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影响实际应用效果,带来一定的安全故障,最终也会影响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
3.1设备选择技术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继电保护装置选择上,需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进行有效选择:①电流保护,a.过电流保护,防止电流升高损坏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b.电流速断保护,当电流过大的一瞬间,迅速跳闸,通常与过电流保护一同使用,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c.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起效时间与短路的电流大小呈反比,也就是说短路电流越大,继电保护装置起效时间越短;②电压保护,a.过电压保护,防止电压突然升高导致设备损坏的继电保护装置,如雷击等;b.欠电压保护,防止电压突然降低导致设备损坏的继电保护装置;③瓦斯保护。自动化设备中油浸式变压器会在出现短路故障时产生瓦斯气体,继电保护装置会根据瓦斯气体含量,进行警报行为;④差动保护。当继电保护装置保护自动化设备时,发生短路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在保护中产生差动电流动作,来达到保护自动化设备目的的保护装置,通常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等重要部位。在继电保护装置选择上,应根据企业运行需求,坚持以质量为原则,选择技术性强、企业知名度高的继电保护装置,从而达到保护自动化设备的目的。
3.2安装调试技术
安装调试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单体调试。单体调试是指设备在未安装或者安装完成后未完成连接时,根据自动化电力建设验收标准的规范要求,来确定继电保护装置能否完成继电保护工作而进行单机试运行的单体调试工作,所以,调试人员会在设备出厂前来到生产厂家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产品质量检验,以此来解决产品出现隐患的问题;②单间隔功能调试。单间隔功能调试主要是通过对遥控功能、同期功能以及间隔层防误等功能进行测试,而在这三种测试中侧重于间隔层防误功能检查,检测人员需要根据五防闭锁逻辑图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正反逻辑测试;③整组联调。整组联调主要是通过对保护逻辑功能、GOOSE网检测以及遥控、遥测、遥信等功能进行检测。
3.3运行维护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在进行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对于新投入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按照《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项目进行详细检验,此外在维护过程中,对于10~35kV用户的继电保护装置,每两年至少对其进行一次检验;对于35kV极其以上的用户,每年进行一次;②在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维修人员进行交接班时,应对中央信号装置进行详细检查,并且需要检查直流系统的绝缘、电容装置储能等情况;③对于操作的电源进行定期维护,保证继电装置能够有效使用。
3.4检修技术
检修技术包括:①开关跳合闸试验。通过跳合闸试验能够了解到继电保护装置是否能够在自动化装置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工作。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跳合闸试验时,工作人员应将跳合闸电压控制在30%~60%的额定电压范围内,相同的试验进行五次,而且每次都需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自动化设备;②完善设备变更记录。检修人员需要将继电保护装置从进厂投入使用直到报废的过程,其中包括自动化设备的信息、继电装置的软硬件信息、出现故障的检修报告等等,将所有数据进行记录,为以后的检修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应用,能够切实保障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并切实有效的保障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以此对于这些基础安全技术的应用,也更是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调整,并且切实需要进行技术的创新和维护,这样也才能够推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兴友.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科技风,2020(11):203.
[2]朱兴隆,沈尖锋,潘铭航,刘洁波.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1):98-99.
[3]闫恒,戚飞.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09):49-50.
[4]李焕琦.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讨与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