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寿县供电公司 安徽淮南 232200)(国网凤台供电公司 安徽淮南 232100)(国网颍上供电公司 安徽阜阳 236200)
摘要:在电力行业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就会对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基于上述情况,必须要提高重视的程度,并结合目前具体情况对配电系统进行不断优化,提升供电质量。但在电力供应这一过程中,电力损耗问题发生较多,会使得线路中安全隐患增大,对此,在日常管理当中需要对线路损耗问题加强管理,进而为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及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线路损耗;配电工程;质量管理
1目前配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性及线损分类
1.1配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性
配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性主要有隐蔽性、质量水平变动大、影响因素众多、验收问题等等。
1.1.1隐蔽性
配电工程涵盖的内容众多,不但包括显露在外的自然环境中的项目,同时涵盖的隐蔽工程还很多,例如:埋线等,这个工程对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更高,要求管理人员检查整个线路时,必须要仔细、认真、全面的检查,确保无误。
1.1.2质量水平变动大
对于各个配电工程的执行的标准及相关要求都是不同的,因而进行管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管理的好坏,就会使工程质量水平出现高低不一的现象。
1.1.3影响因素众多
环境、设备、工艺及人力等因素都会对配电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对此需要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
1.1.4验收问题
由于配电工程拥有众多隐蔽工程,使得在工程验收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差错,影响工程质量的验收。
1.2线损分类
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工程中线损的分类主要包括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经济线损、定额线损、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的形成主要是相关人员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采集到的负荷数据、输配电技术设备的运行参数等相关数据在计算过程造成的。管理线损的形成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用电工程以及输配电工程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出现失误导致的。经济线损则是电力生产输送系统的最低线损率。定额线损是相关技术人员在全面评估的技术前提之下,获得的线损描述指标。统计线损是电能表工件的指针数据的统计分析,介于供应电量与销售电量之间。
2质量管理的问题
2.1工作人员意识落后
配电工程施工的决定性因素是施工人员。如果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可能造成项目的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由于配电工程施工作业难度大,所以对施工人员的各项要求也就比较严格,但是为了减少人工花费,施工单位就会招收大量施工素质较低的民工参与施工。这些施工人员,对于安全施工,规范施工的认识严重不足,本身所具有的施工技艺也有些落后,在施工中就可能留下安全隐患。
2.2组织建设不完善
一个工程的施工需要有完善的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涉及到施工管理、风险控制、组织监管等多个方面。配电工程的管理制度存在的不完善,会导致施工管理混乱,增加安全隐患的风险。在一些实际的施工现场存在着机器设备摆放杂乱无章、施工人员施工时不按照施工的要求与流程施工、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不足等现象,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施工领导对质量、安全的不重视,在进行监管时,仅看施工进度,对于如何施工,施工是否符合流程等关键性问题关注很少。导致上行下效,施工者对于质量也不重视,施工的质量制度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2.3监督执行不到位
配电工程施工时,为了保障施工的质量,总是会制定一套完善的施工规章制度。然而在实际的施工时,监管人员由于安全质量意识认识不足,对施工监管不严厉,会导致出现实际施工混乱的局面。监管人员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制定的奖惩措施,这样不仅降低了监督的威信,也会降低施工人员的施工积极性。由此带来各种安全隐患。
3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培养施工人员意识
想要解决施工中由施工人员主观导致的质量问题,就需要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认识。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安全施工理念的宣传,提高他们对于施工质量的认识。只有提高了整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保证施工的每一环节质量过关。这就要求从领导到基层施工者都要对施工质量的意义有所了解,提高对保质保量的施工重视,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3.2强化施工组织建设
对于施工团体内部的组织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我们需要构建有层次感的组织体系,明确每一级的职责,明确层与层之间的制约,监督关系,保证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责任部门,并及时解决问题并追责。
3.3加强监督监管
想要解决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制定完善的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减少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的概率,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度。在进行施工监督时,应该做到有重点,有把控。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管,对薄弱的、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比如:在进行地下电缆铺设时,对电缆各种标注进行检查,确实与施工要求一致。
3.4形成施工规范
只有科学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要覆盖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对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的标准,评判准则,保证管理有文可依。可以减少由管理不善造成的施工混乱问题。由于每一个配电工程施工的要求、标准、地域等不同,相应的管理体系也要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管理需要。制定管理体系要求具有实用性、灵活性、针对性、具体性才能达到管理的目标。
4对线路损耗进行优化管理的措施
4.1强化工作人员风险意识
线损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相应的风险意识。首先需要加深工作人员对于线损危害的认知,进而对施工人员进行线损危害教育分析。再次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学习进行等级考核,考核不过关的继续进行风险意识学习,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实施奖励。
4.2优化线损管理制度
现有线损管理制度存在弊端,需要对其不断进行优化,以达到提升线损管理效率的目的。因此要明确线损管理中每个人的职责,并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还可以成立线损管理互帮互助小组,由线损管理优秀的员工对经验不足的员工进行经验传授,达到互助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实施线损信息化管理,降低人为管理产生的误差。
4.3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由于管理操作人员在线损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需要管理人员与时俱进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以满足线损管理的新要求。比如:请管理水平高的工程师进行管理培训,根据职责与工作内容不同,进行不同的培训,实施具体化培训。培训完后,实施专业考试,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培训学习,合格的给予奖励。在信息化时代,必须增强工作人员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损管理的能力,以提高其管理能力。
4.4强化电力收费记录监管
面对由于监管不严,测量不准造成的线损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才能做到。通过利用更加精确的电力收费设备,加强对电量的监控,就能减少因计量失误而造成的线损。因此我们需要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增强其准确性。
5结束语
只有强化质量管理和优化线损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与线损管理水平,才能减少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电力故障,也能提升线损管理的效率,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洪亮.提高配电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线损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7(18):149-150.
[2]温宏锐.提高配电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线损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电子乐园,2019(20):0084-0084.
[3]黄凤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36):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