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寅琪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改革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配电网覆盖面积日益扩大,对配电运维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配电运维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常见问题及成因,从人员、技术及制度等方面探索了配电运维管理的改进措施,以期保障配电网的长久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管理;短路故障;接地故障;改进措施
引言
随着电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对运维管理效率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配电运维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正在长期且持续地影响着配电运维管理效率提升,对此必须深入研究运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进一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质量。
1配电线路的特点
1.1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同时整体地形比较复杂,因此大大提高了配电网架设难度
目前,几乎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均有配电网,真正实现全国人民均能够用电。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虽然已经架设了比较完善的配电网,但依然面临着自然因素的影响。
1.2输电量大
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推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加之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用电量呈几何倍的趋势上升,因此在配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必须选择质量优质的电缆,并根据区域性用电情况制定合理的线路架设计划。
2配电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作为配电网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其长时间运行中,若超负荷运行会使变压器出现过热现象,影响其变压性能。因此,电力部门需科学规划高峰期的用电负荷分配工作,并做好变压器的巡视维护工作,以防变压器产生不必要的故障。
2.2运维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电力系统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套比较适合国情的配电网运维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情况来看,该运维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自步入21世纪以来,各种先进思想观念冲击着社会各界,使得各领域不得不进行现代化转型。电力企业多为国企,其配电网运维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实际情况,其疲态已愈加明显,缺少比较严格且规律的维修养护制度,以至于部分地区出现电线杆裂纹、瓷瓶劣化等情况,且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3设备故障
在配电网长期运行过程中,其线路会发生自然老化,也会因其他因素影响出现破损或断裂等,若线路断路点处理不及时或是未完全断开,则易造成线路过热现象,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同时,若配电线路长时间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会被氧化或腐蚀,绝缘性能减弱,增大短路故障的发生概率。此外,个别设备自身本就有质量问题,而负责设备维护的人员未及时做好设备维护工作或检修不细致、不到位,便会增大设备故障率,无法保障整个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2.4外部原因
首先,电力用户缺乏用电安全意识,或者出于用电方便的心理,暗地里自行接拉电线。这些人为操作通常是不专业的,会增大设备故障的概率,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的电力系统瘫痪。其次,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人员进城务农,而城市居民住宅有限,这就导致居民的密集度较高。区域内的用电需求较大,但低压配电网的负载能力有限,不能够正常地运行。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低压配电网的供电负担是很大的。同时供电设备长期暴露在室外,遭受风吹日晒,设备老化的速度很快。
如果不及时更换设备,并对低压配电网进行改造优化,会使得设备故障的情况十分频繁。最后,在一些人烟稀少、较为空旷的地区,常采用架空的手段进行电力设备的架设。如果线路周边缺少能够提供支撑的物体,例如较高的树木或建筑时,就很容易遭到雷击破坏。在夏季雷雨天气频发时,线路故障概率明显增大。而且因为地处偏远,维修也不及时。
3配电运维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完善配电运维管理制度
配电运维工作是一项规范性、系统性都很强的工作,电力企业必须结合其所负责区域的配电网运行情况,制定完善的、可行的配电运维管理制度,统一运维工作标准,明确运维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强化预防管理措施,细化检修标准,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同时,为了落实运维管理工作的责任,可建立设备主人制,将每个设备细分给每个运维管理人员,并实施设备主人对设备负责到底的制度,比如设备的日常及特殊巡检、缺陷消除、故障维修和该设备的用户投诉等,都由设备主人负责。
3.2加强配电设备管理和维护
在配电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设备是配电网电力输送的重要基础,在加强设备管理的工作中,须做好设备管理。在开展运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合理评估各地区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更换过于老旧的设备;同时须定期检查,保障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同时,各地区电力管理部门可适当引用现代化电力设备,提高电力设备技术含量,进而保障其性能更加稳定、耐用。此外,还可应用信息化技术做好设备的实时监控,在出现或即将出现故障时及时警示,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损失。
3.3强化低压配电网的综合治理
提升低压配电网健康水平是关键途径。一是强化配网综合防雷治理。加强对雷击故障进行专题分析,定期做好避雷器监测和轮换,多雷区域增加安装线路型避雷器,加强对杆塔接地进行改造,开展接地电阻测量和治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满足泄流能力,提升配网绝缘和耐雷水平。二是强化配网通道治理。加大电力线路保护宣传,加强与政府国土、规划建设、通信等部门沟通,将电力设施的新建、改建或扩建规划及其依法划定的保护区域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根据树木生长情况,全年动态开展修剪工作,春、秋季和雨雪冰冻天气前,对线路周边树(竹)障提前进行集中清理。
3.4构建和完善信息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保障配电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先进性,电力企业就需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将各种运维管理信息和成功经验输入信息平台中,实现经验交流及信息共享,既利于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又能解决信息孤立、数据不流通等问题。同时,电力企业也应结合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基于网络信息平台构建新的运维监管机制,实现对电网负荷情况、生产计划、停电、跳闸、安全隐患、抢修复电、GIS单线图、账卡物一致、电子化移交等的实时监控。此外,电力企业也要注意根据运维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时更新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确保运维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3.5打造专业的运维管理队伍
工作人员是配电运维工作中的关键,但是由于其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使得运维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且如今愿意参与到电力工作中的人才较少,进而也出现了人才匮乏的问题。目前,电力管理部门应面向社会、高校吸引人才,并进一步提升薪资待遇,但在招聘过程中应关注应聘者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需要对原有工作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在理论知识、风险意识、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升配电网运维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其均处于户外环境中,通常会因外力破坏、线路及设备故障、用户影响等而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所以,电力企业必须从人员、技术及制度等多个方面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重视和加强配电运维管理,以增强配电网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保障配电网真正实现持续、稳定、安全运行,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佳庆.配电运维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28):63-64.
[2]罗桂文.配电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9(10):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