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胤宏
广东电网阳江阳春供电局 广东阳春 5296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前提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取得显著提高,同时促进了配电线路领域的发展。由于电力资源作为经济以及民生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电力资源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但是,配电线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配电线路一般采用10kV,所以对于维护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0kV配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较大范围停电,对当地的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必须对10kV线路的故障问题提出预防策略。基于此,本文依据10kV配电线路运维问题作为入手点,分析了配电线路存在的限制因素,阐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应对策略,为我国电力资源维护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运维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10kV配电线路具有应用面广、线路长等特点,因为目前居民日常生活、交际、购物等方面用到的电基本都是10kV配电线路,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面很广,因此必须做好对10kV配电线路的研究管理工作,了解常见故障及故障发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升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针对于10kV配电线路运维问题存在的因素分析
1.1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安装建设配电网的最初阶段,由于有关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相关安装施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电量的实际需求比较大,必须要尽可能地缩短安装时间,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进而可能会增加供电网安装问题的发生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会改变安装线路,将原本的线路安装在一处新的电杆中,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路安全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很容易出现线路缠绕情况,并进而可能影响到整体电路的正常运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杆的工作负担。
1.2设备故障
在配电网长期运行过程中,其线路会发生自然老化,也会因其他因素影响出现破损或断裂等,若线路断路点处理不及时或是未完全断开,则易造成线路过热现象,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同时,若配电线路长时间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会被氧化或腐蚀,绝缘性能减弱,增大短路故障的发生概率。此外,个别设备自身本就有质量问题,而负责设备维护的人员未及时做好设备维护工作或检修不细致、不到位,便会增大设备故障率,无法保障整个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1.3管理不到位
人是线路敷设、线路使用及后期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也会对线路故障产生影响,主要包括:①线路敷设、建立时的影响。很多电路敷设人员,尤其是乡镇一级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或对电路布置环境等不熟悉、责任心不足,在线路设备敷设、维修、安装时盲目施工或者未按操作要求施工,造成线路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设备线路损坏等现象的发生,给线路埋下隐患。②线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作为电能使用方,很多使用单位存在电气设备运行维修不到位、设备老化陈旧、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转的问题,而用电人员也会进行不规范操作,极易引发线路问题。③后期管理中的问题。后期线路管理中包括设备线路的检查防护及防盗管理等。在检查防护方面,存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足、专业技能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及消极怠工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线路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导致设备设施及线路问题出现。同时社会上存在很多不法分子,会对配电网内的设备设施产生犯罪念头,采取盗窃、破坏等非法行为谋取不义之财。
虽然中国相关部门机构也很重视防盗工作,但是中国配电网遍布各个乡镇,存在分布区域广、人员少的问题,能力有限,很难实现预期目标。
2针对于10kV配电线路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
2.1积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在配电线路上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这些材料和技术对于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电力工作者的电力维护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检查工作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智能检测设备,完成对配电线路设备的实施检测以及数据提取。比如,可以运用最为先进的全球定位技术即北斗导航技术或GPS导航技术。该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位置,并监控配电线路每一根塔杆与配电网的具体方位。采用先进的智能监测设备及配网自动化,能够提高配电线路检测的工作效率,迅速隔离故障。除此之外,大力推行新技术设备,并依据该区域的电力输送情况,安装先进的自动检测设备。总之,依据智能电网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范围,加快电力故障的维修速度。
2.2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基于配电网运维管理的实际目标,电力企业应在配电网运行及后续处理阶段积极引进新技术及新设备,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运维管理水平。比如,在巡视管理中引进GPS技术,运维人员可以在电子地图中预先设置好要巡视的位置,预览预巡视路线的情况,也可结合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巡视路线,然后进行巡视并记录相关地点的具体情况,提升巡视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巡视管理的效果。此外,针对新建配电网工程,可适当应用智能配电技术,实现配电运维管理的远程操控。
2.3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
根据当前设备缺陷的程度可以将设备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一般设备、重大设备、紧急设备以及相关用户产权设备。其中,在实际线路安全运行过程中,一般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影响正常供电,可以在年度检修计划中进行合理规划。在线路安全运行中,重大设备以及紧急设备存在的问题会对正常供电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最终使得供电设备无法正常供电。对此种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设备的实际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对设备处理完成后,还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相关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户产权设备存在问题,有关维修管理人员应该及时通知用户,并督促用户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
2.4准确定位配电线路故障点
(1)短路故障点。当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相关人员可以将变电站的保护动作作为故障定位反馈依据。若变电站出现速断保护动作,基本可以确定发生了两相或三相短路,且故障点位于主干线或靠近变电站的线路上;若变电站出现过流保护动作,基本可以确定发生了非金属性短路或线路末端短路;若变电站同时出现速断和过流工作,可以判断故障点在线路的中段。(2)断路故障点。按照断路故障的持续时效可将其划分为永久性断路和暂时性断路两类。相较而言,永久性断路的故障点定位更加容易,相关人员可以使用线路故障测距仪快速定位故障点。而暂时性断路的故障点定位难度较大,而且还要根据故障现象与线路运行环境进行分段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与检修工作需要借助在线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主电网,配电网应用还处在研究阶段,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性力度。所以在未来配电线路的运维研究层次上,需要借助主电网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以降低配电网故障的发生率,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满足社会和国家以及人民对电力资源的合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伟.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6):56-57.
[2]张庆堂.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