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32319880524XXXX
摘要:目前,社会各界对道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明确质量控制要点,加强对选材、施工工艺控制以及现场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技术要求;路面特点;存在问题;质量控制
1.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性要求
1.1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要求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是指路面承载力、抗疲劳性和耐久性。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中必将长时间承受大量的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如果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不合格势必引起路面的过早破坏,为了确保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安全,道路路面必须有较高的强度。
1.2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要求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到温度、载荷的影响会引起路面的开裂和变形,一般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同时具有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两种性能。
1.3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要求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平整度要求比较高,在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该科学选择适宜的摊铺机、合理的摊铺方式以及碾压方式等。
1.4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要求
抗滑性能是影响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保证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设计时应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偏粗合理设计,合理选择碎石品种及沥青用量,通过增加道面沥青混凝土的表面纹理深度来提高其抗滑性能。
2.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
沥青混凝土面层最大的特点就是行车舒适、噪音小。为了满足道路工程建设要求,在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耐久性,这就对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及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道路中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施工单位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其温度性能才会比较稳定,在抵抗流动变形过程中抗压能力会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也是比较强的,柔性路面本身就有较强的荷载抵抗能力和瞬时恢复能力,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订施工方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性能,为道路质量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3.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裂缝问题
首先,在高温条件下,沥青吸收的热辐射量很大,极易出现软化现象。在车辆重量超过软化后沥青混合料承受荷载能力的情况下,会造成形变问题;在低温条件下,沥青道路表面会出现温缩裂缝,其表面比较脆弱;其次,在长期超荷载作用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结构、黏附性会有所改变,出现沥青路面滑移问题,引发剪切裂缝,后期路面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剪切裂缝越来越大,逐渐向上发展,使得路面整体开裂;最后,在路面铺设过程中,沥青层要求均匀、等厚,这样有利于沥青混凝土道面均匀承受来自运行车辆的荷载,均匀受力可以有效地减少沥青道面不规则变形及裂缝现象的发生几率。
3.2坑槽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未做好道路下层面的垃圾和杂物清除工作,导致施工面的清洁性、干燥性较差,基础与新铺道面失去粘结性,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进而出现坑槽现象。且车辆荷载过大的情况下,沥青路面承载能力不足也会造成坑槽。
3.3车辙问题
车辙问题主要是车辆长期碾压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造成的,受局部受力不均匀问题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车辙问题。
并且,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会出现泛油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铺设沥青过程中,油石比过大,路面在高温的影响下,沥青会受热变软、膨胀,且油石之间缝隙越来越小,导致部分沥青溢出路面。在这种情况下,沥青层黏附性不断降低,在受到较大压力后,会出现严重的车辙问题,且受沥青自身性质的影响,车辙无法及时复原,在温度降低凝固后会出现车辙痕迹,路面局部受到车辆长期长期反复作用,很容易造成车辙。
3.4松散问题
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黏结性、稳定性比较高,在沥青材料与矿料充分搅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当沥青混合料未进行充分拌和时,沥青混凝土性能会降低,会出现严重的松散病害。除此之外,在搅拌沥青混凝土过程中,未及时、有效地控制温度,极易出现沥青焦枯或裹附不严现象,影响沥青的黏着力,这样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松散问题。
4.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4.1施工原材料控制
在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工作,确保各项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首先,在矿料进场后,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确保堆放场地的清洁、坚实,并对其进行覆盖,避免雨水浸入,影响矿料质量。其次,不同规格的石料需要分开堆放,避免因石料混杂影响沥青混合料颗粒组成和物理性能,堆放时避免因石料粒径的差异性出现离析问题,提高混合料的质量。最后,沥青是路面面层的重要原材料,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测进场前的沥青材料,确保各项指标满足相关要求。同时,进场后的沥青材料需要罐装储存,避免雨水和灰尘掺入,并分开存放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
4.2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
(1)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地选择沥青混凝土拌制地点、拌制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监督并管理沥青混凝土拌制作业,定时检查拌制过程,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拌制问题。并且,在实际拌制过程中,温度需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因温度变化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2)沥青混凝土运输同样是路面铺设的关键,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合理地控制沥青混凝土温度,运输车辆要配置保温防尘的苫布,以确保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污染,并最大程度减少温度降低幅度,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减少急刹车、急转弯和急掉头现象,避免出现离析问题。
(3)摊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摊铺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予以重视。摊铺机要在摊铺前进行预加热,以确保能够正常进行摊铺作业,与其他摊铺机联合作业时,摊铺机之间要保持合理的距离。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当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环境选择合适摊铺机与配套设备,保证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
(4)在裂缝预防操作过程中,全路段摊铺作业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冷接缝,技术人员还应确保路基填筑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各项条件完善后进行沥青混凝土施工,避免出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裂缝预防技术不仅能够发挥出预防作用,还可以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对路面进行有效保护,如在施工完成的路面段使用路面土工织物、有效地控制沥青混合料温度。总之,通过裂缝预防措施的实施,目的在于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5.结语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体设施,当前道路路面主要形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设备性能的影响会出现路面质量的种种问题,这需要我们加强对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在实际的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该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和精细组织施工,重点引进新科技和新观念,达到铺筑出适于城市发展和城市需要的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目的。道路建设者应该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技术管理工作,通过实践逐渐掌握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要点,并最终达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磊.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20):125-126.
【2】朱剑华.浅谈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