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赟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公司, 湖北省鄂州市436032
摘要:火电厂涉及的电气设备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比较多样化,但这些设备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运行,不可避免受到限制而出现故障。所以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检查,对可能的故障和隐患及时消除,确保电气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关键词:火电厂 电气设备 可靠性管理 探索
引言
在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设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应做好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从而使电气设备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对火电厂电气设备可靠性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对火电厂的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管理进行相关的评价
(一)可靠度的指标评价
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指标评价主要是对电气设备的特定工作时间、环境以及能力等进行评价,通过可靠度的高低来判断电气设备的状态,若评价结果显示其可靠性较低,则表示其可能随时出现故障,对其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生产工作。
(二)对有效寿命的指标进行评价
电气设备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的,从其开始工作到其丧失工作的这段时间使其的生命周期。电气设备的管理人员需要做的是延长这一周期,使设备可以高效的运行更长时间,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为了延长电气设备的寿命,做好可靠性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现存问题分析
(一)由于设备更新速度比较慢
电力设备作为电力企业稳定运行的关键,通常情况下设备都处于在高强度的状态下运行,长时间的运行如果缺少着合理保养和检修,容易导致设备出现老化问题,使其设备实际运行中存在各站各样的故障。在此之外,火电厂中具有较多的设备,如果一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会带来直接影响,同时设备自身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出现安全隐患,虽然检修人员可以对设备的隐患问题进行处理,但是设备中存在的一些固定隐患则难以去除,这类故障问题主要由于设备自身比较老旧导致,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运行成本,导致设备更新速度相对比较慢,并且在一部分变电站中,依然使用和国家规定不符合的设备,这些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故障问题。
(二)专业性不强运行维护检修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高
大部分的检修人员仍然是前期的工作人员转为后期服务人员,没有一定的现场维修经验,而且理论知识储备也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另外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完善的实践操作培养,即使具有了完善的理论知识储备,也无法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将自身的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培训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自身灵活性和变通性相对较差,仅仅会照抄照搬的利用现有的维修技术进行修复,无法针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更加便捷的维修技术。
三、加强火电厂电气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电气设备分级检修体系
在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保证其正常运行,管理人员可以建立电气设备分级检修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做好电气设备各类故障的总结以及分类等工作,掌握不同电气设备在不同环境下运行时的故障情况以及出现故障频率等信息,然后基于可靠性管理的要求,基于电气设备故障的频率以及影响程度等来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分级,并依据这一分级开展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确定检修的频率和重点,从而提高检修工作的针对性,更好地进行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通过建立起这一机制,对于提高电气设备故障的排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提高检修工作的针对性,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潜在电气故障,从而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分级检修机制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好地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建立分级检修机制时应充分的考虑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来动态调整各类故障的分级。举例来说,对于一些运行时间较长,距离使用寿命较近的电气设备,其故障频率也会提高,若根据一般性的分级和检修工作来对待,难以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提高检修频率,从而更好地保证这些设备进行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制定制度形成完整检修维护措施
制定完善、规范的检修和维护措施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检查和维修操作的规范性、全面性和合理性,是维修和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遵守的法则。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全面配合,这有助于增强他们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所以,要保证火电厂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必要的规章制度必不可少。
(三)完善设备更新
目前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论是电力设备或者设备维修技术等,他们都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尤其对电力设备而言,现如今正向着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站在自动化的角度上分析,设备故障监测系统也逐渐的实现了远程化操作,如果设备存在故障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快速进行预警处理。此外也能通过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将一些小的问题及时进行检修,所以在电力企业中,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电力监测系统,同时一些硬件设备也要做到更新,根据区域实际的用电情况,科学的选择电力设备,对于一些老旧的设备要做到及时地更换和处理,这样才能对一些安全隐患及时地控制。
(四)根据电气设备日常工作模式做好维修检查
根据设备工作环境、时间、状态等选择维修切入点,提高设备检修质量。第一,做好设备外观清洁工作。因为部分设备处于恶劣环境中,设备表层会有积灰、水滴等,需要对厂房内温度、湿度等进行全面检测,避免因为温度失调导致设备故障,而且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异常要及时停机检修。直接将设备运行开关打开,检查指示灯是否正常运行,仪表指针处于正常范围等;第二,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按照流程完成相关操作。当出现违规操作时及时叫停,并做出相关处理决定,避免违规操作的出现,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同时,根据技术人员擅长的方向安排班组,最大程度做到专业对口,分工明确。
(五)完善台账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台账管理工作,无论是设备的故障种类,缺陷类型以及维修方法,维修的日期和处理方案等等,都应该做好及时的档案管理工作,这样能够为后期维护维修提供信息支持,也能够提高维修方案的科学水平。
(六)设备使用安全质量
火电厂电气设备做好安装质量控制,正式启用前要进行试运行,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好设备外观、功能等方面的检查,降低设备运行时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率。而且借助及时有效的检修能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一定程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助于火电厂节能降耗。电气设备运行与检修过程中电子自动化融合技术起着极强作用,如,可以借此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及时控制与消除潜在的故障因素,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提高检修效率。具体设置与处理故障时要合理设置参数,避免参数设置不合理影响到电气设备运行,当出现数据波动时自动化技术会发出警报。
结束语
通过有效的电气设备可靠性管理,能够有效地保证火电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为火电厂生产的正常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创新管理机制,更好地做好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对于故障要及时、全面排查,尽可能提升电气设备工作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全面提升火电厂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以后类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帮助我国火电厂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喆,徐国烽,赵志发.火电厂电气设备可靠性管理探索[J].科技风,2020(23):127.
[2]曹宇.火电厂电气设备可靠性管理探索[J].冶金与材料,2019,39(05):188-189.
[3]熊杰.火电厂电气设备可靠性管理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07):227-228.
[4]沈强.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9(03):66-67+72.
[5]权海龙.火电厂电气设备可靠性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4):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