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维
[导读]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 维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萧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 宿州市 萧县 235200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对电网线路进行常规性与突击性巡视检查,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无论是配电线路,还是输电线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对此,文章论述了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特点与故障类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类型;维护检修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配电网建设日新月异,规模不断发展,技术也在更新换代。时代在进步,人民生活与社会生产对配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配电网发展对生活生产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应该关注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大面积配电网事故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事故影响着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所以,思考如何建设满足新时代要求的电力电网,探讨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110kV配电线路设计原则分析
        在设计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配电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则需要电气专业设计人员能够遵循科学性、安全性以及经济型的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电气专业理论知识来进行,在方案设计前,要对方案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多次论证,以确保配电线路最终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可行。安全性原则主要是指设计人员需要确保实际设计所得方案能够与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稳定的要求相符。经济型原则主要指的是设计人员在进行定额设计过程中,需要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路径,并且在方案中能够尽可能选用现代化的、节能设备,确保线路供电安全的基础上,将电力建设成本减少。
        2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基本特征
        2.1运行维护难度大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是电网系统与电力用户的重要连接纽带。为此,电力人员应不断升级改造配电线路,调配配电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升输电线路容量。总之,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电线路维护检修的投入力度,以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与安全性。
        2.2线路所处环境复杂
        通常来说,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多穿越工业园区、盆地丘陵与高山丛林等区域。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遭遇自然坏境危害的概率。在这些复杂的户外环境中敷设配电线路,相关人员必须跨过农田,穿越林地,越过沟壑,这也加大了配电线路检测维修的难度。而农村地区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人员极其有限,人力资源的缺失,也使得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检测维修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2.3塔架与塔杆支设困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配电线路敷设的核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置配电设备,才能延长整个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针对工业园区、盆地丘陵与高山丛林等特殊区域,架设塔架和调整塔杆垂直高度的难度较大,这会加大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检修与维护的难度。
        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措施
        3.1做好配电线路防雷工作
        由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多架设于室外环境,且高度较大,因此,在夏季极易遭受雷电袭击。对此,相关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配电线路避雷防护措施。其中,最为直接且最为简便的方式就是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通过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可以有效降低雷击时的瞬时电压,将部分电流导入其它杆塔,减小电流量。此外,相关人员还要严格控制配电线路中各导线的间隔距离。正常情况下,各导线间隔距离必须超过1m。

最后,定期对避雷针和避雷器等设备予以维护检修,及时发现各类绝缘部件存在的故障,采取维修措施,或直接更换。
        3.2支设配电线路立杆
        我国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敷设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其中,搭设立杆是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敷设的基础工作。首先,相关人员要开展敷设区段的环境勘察工作,根据区段的地质结构特征,采取适宜的杆塔架设技术;其次,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杆塔掩埋深度;最后,为避免高大灌木丛对杆塔的遮挡,降低发生车辆意外碰撞事故概率,杆塔表面应抹一层反光漆,保证交通安全和供电安全。
        3.3定期开展树木修剪工作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极易受到高大植物的影响,进而对整个供电系统构成安全隐患。对此,电力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植物修剪计划,尽可能的减小高大植物对配电线路的影响。并在配电线路旁边设置醒目的限高警示牌,避免车辆超高刮断电线。
        3.4规划合理的配电线路网络
        在配网设计阶段,即规划合理的配电网线路网络,关键是分布合理、结构坚强。合理的配电线路网络规划,可以大大节省后期的运行与维护费用,以及降低供电企业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合理的配电线路网络一个关键点是坚强的配电线路网络,一个坚强的配电网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提高配电线路供电质量。
        3.5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智能化的运行管理能力,取决于配电网的智能化程度,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化配电网具有更强的自愈能力,更高的安全性,更优质的电能质量和更友好的人机互动等诸多优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通信网络、传感测量、保护测控、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完善,配电网智能化的可能性能到了有力的技术加持。智能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配网管理现代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通过主站和配电终端以及终端相互之间的配合,提高调度运行控制及故障处理能力,实现配电网故障区段的就地快速切除;合理选用光纤、无线等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全面监控,减少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时间,提升配电运检管理水平和运维检修能力。配电自动化工程应按照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差异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
        3.6建立完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机制
        结合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机制可以提高配电线路整体的运维效率,制定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一定的规则,将体系化地提高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效率,对于供电企业内部来说,也能体系化地对配电线路运维部门进行管理,完善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机制应包括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维护周期等不同部分的内容。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10kV及以下配电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要使10kV及以下配电网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更高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①要因地制宜,着眼于标准化、差异化配电网络建设;②要促进智能化配电网的改造和建设,在技术上保持与时俱进;③推进环境友好型电网的建设,让发展与环保在新时代达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聪.输配电线路的管理与维护要点[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3):18-19.
        [2]黄伟.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6):56-57,62.
        [3]陈敏康.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49-250.
        [4]张明泉.探究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J].广东科技,2012,21(23):66,19.
        [5]梁文钊.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36):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