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胤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3000
摘要:现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这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大势所在,更是城市通信技术和电网技术革命的核心所在。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不仅能极大地提高电力运行效率,改善传统人工为主的电力系统运作模式,而且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功能,然后对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
1 前言
我国电力工程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深化,在此过程中电力工程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装置进行工作和配置,对电力系统进行自我调节与管理,这就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技术融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定义上是运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和自动监管功能的电气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精确远程操控、调节及监控的实时性。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自动化的电网配置、配电网技术协同工作。同时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要坚持最大限度满足生产的需要、调节好自动化的自我监控、处理好机械与电气之间的关系的原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供安全保障,使得电企安全运作。
s由此可见,现代科学发展的大力发展必然对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用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电力工程的格局。
2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
2.1PLC技术
可编程控制系统,即PLC,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比重较高,能够切实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对系统各项指令进行精准的控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具体地,PLC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的优势主要有两个。第一,准确性。由于PLC是由继电器触发的,只有在继电器贴合之后才会触发相应的动作,所以不会出现误动作的现象。第二,高效性。PLC系统内部的扫描周期是0.02s,效率较高,在检测到任意一条程序满足导通条件之后就会触发动作,所以系统运行的效率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此外,基于PLC技术的电力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该技术有自锁功能,当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时,PLC会触发自保,并发送相应的报警信号。
2.2现场总线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不同的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使用现场总线技术都可以实现控制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对不同的装置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部件进行监督管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时刻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对电力工程进行监督管理,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使用传感器将设备运行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线路的交汇处将信息发送到指定的位置,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完成数据的传递可以帮助线路的运行维护人员更好的对电力设备进行控制。使用现场总线技术还可以对通信线路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装置自身的协调性,对数据进行传输时,可以防止出现单向发送数据的问题,缩短电力系统的维护时间,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
2.3自动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科研工作的数据分析以及组建闭环系统中。首先,在数据分析工作中,科研人员需要在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个模型,并将所有和模型有关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此时系统会根据科研人员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生成对应的结果。最后,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结果对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仿真技术主要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仿真技术得出的数据结论更为精确;另一方面,该技术手段分析的数据更为全面。和人工分析数据相比,仿真软件能够在大范围的数据中进行排除,只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
其次,组建闭环系统时,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一个虚拟连接端口,进而可以使不同控制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连接,最终达到加强系统智能控制效果的目标。虚拟接口的设定,可以满足不同设备连接的要求,这一优势在现场调试设备时显得尤为关键。
3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变电站自动化
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结合现代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对变电站系统设备及其相配套设施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而且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还可以对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有关数据作出集中处理,保证可以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测,而且对其科学控制,确保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可以迅速找到安全隐患,保证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报警以及立即切除。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变电站正常稳定运行,减少故障检修所需的时间,而且还可以运用系统自动监管,保证可以不断促进变电站建设。就变电站自动化建设来讲,需要将一些电磁式设备渐渐转变成先进的电磁装置,而且应当渐渐实现数字化以及集成化的二次设备,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3.2电网调度自动化
就电力系统来讲,电网稳定运行,对提高配电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保证对电网实际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监测,而且可以合理自动化调度电网。其实,对于实现调度自动化来讲,其基础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信技术,二是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信息,将命令发布出去,认真执行各项命令,也能更科学的调度控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日益发展中,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是相当完善的,是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网络系统以及工作站等等。就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来讲,电网调动通常划分成县级以及地市级等等。实现电网自动化调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在传输电力以及生产典礼中24小时搜集有关数据,而且可以保证对电网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控,正确评估以及科学预测电力负荷变化的具体情况,保证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在调度作业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数据作为参考,保证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防止出现配外事故,保证电网在运行中不会出现问题。
3.3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控制技术在非线性系统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效应用,既可以保证系统控制,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又可以保证系统可以迅速找到故障,而且及时将其消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立即找到所有环节出现的故障[3]。并且有关工作人员对智能控制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保证有关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质量
3.4技术融合
在互联网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网络和计算机,而网络的传输和计算机的运行都需要利用电力。为了保障企业正常工作,公民正常生活,电力企业也要重视实现计算机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输送电能的效率,还可以保障电网的安全,避免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所以,在电力工程中,要对现场总线技术、工程数据库主动传输与采集技术、光互连技术等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促进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以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最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丁.基于B/S的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7,34(1):87-89.
[2]尹恒阳.论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s1):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