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东南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抚顺 113122
摘要:随着当前全球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气工程已成为各国专业人士高度关注的焦点产业,也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一流学科。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都与电能密切相关。电能的出现使社会的发展更加迅速、方便和清洁。从我们通常使用的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到工业生产中需要应用的各种电气设施,电能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全球能源短缺,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的含量正在逐渐减少。电能已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合理能源。它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提供一种更为可行、清洁、绿色的能源。此外,它还提高了公众对电力系统优质电能的需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快速、高效、优质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1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融合技术
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集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现工程运行中不同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如变电站、电厂等电气终端的数据参数记录,借助一些调度手段推动工作持续开展。二是能有效判断和分析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提供的数据,为控制端的后续工作提供支持,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第三个方面是成功地完成测量和控制操作,这涉及到许多步骤。第一步是对电气系统的控制端进行分析,为设备提供相应的规划指导。第二步是将电气设备的运行命令和参数直接发送到变电站和电厂的执行端。电气系统在收到控制命令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反馈动作。
远程控制、遥信、遥传、遥调等是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集成的重要功能。在电气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中,远程控制系统在电气系统中的作用不断扩展。电气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许多新的功能,如自检、自诊断等,这些功能可以为后续电气系统在不同阶段的运行、状态分析和事故分析提供可靠的支持。目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的集成主要集中在变电站。在变电站中,假定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促使大部分的手动环节被机械自动运行方式所取代。这样的应用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问题,降低工作失误的风险[1]。例如,对变电站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各种运行问题,发现变电站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自动分析,及时提供异常数据,并对故障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为后续维护检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变电站综合运行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2当前电气工程发展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2.1自动化水平低,操作不精确
目前,在许多电气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没有得到深入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价值没有得到重视。在许多关键的生产环节上采用了与之相反的电气控制方式。然而,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智能性和精确性相比,人工控制系统只能依靠人的自然反应和基本的接触来发出操作指令和生产指令来进行电气工程的具体生产。然而,人的自然反应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问题,不能及时对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做出灵活的调整。因此,这些电气工程生产经营环节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滞后和差距,导致电气工程作业指导书和生产指令不能在第一时间明确执行,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和机械生产设备的损耗电气生产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另外,电气工程的操作系统、开关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还未能充分利用和集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不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不利于电气的整体发展工程。
2.2浪费严重,操作不智能
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电气工程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安排和匹配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和设备,不能充分发挥生产资源和生产设备的作用。电气工程生产环节的人工控制,使得各个生产环节没有完全连接起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电气工程生产系统无法对相关作业指导书和生产指令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造成明显损失。同时,电气工程作业系统过于分散,无法实现作业指导书的集中发布和综合评价。
每个操作发布平台位于不同的车间,不可能在车间之间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采集,使得电气工程中的操作指令和生产指令缺乏智能,容易脱离具体的生产情况,导致生产失败或资源浪费、生产损失等问题,不利于当前电气工程生产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有效提高当前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3.1 电气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集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采用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及时切断电源,降低线路风险,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从目前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来看,继电保护装置容易出现误制动、反应时间长、设备故障等问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如果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继电保护装置中,并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调试、更新和升级,这一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它可以利用自己的操作中心对故障进行快速处理,并利用通信网络及时反馈和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相结合后,可以提高制动精度,提高反馈效率,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质量,从而减轻设备维护和更换的压力,降低夜间企业的成本提高生产生活效率。
3.2电气自动化与电网调度一体化应用
电网调度需要电力自动化的技术支持。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网调度相结合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方面,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预测和分析,可以预测电网的负荷状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利条件进行分析,从而提前预防电路故障的发生。另一方面,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实时监控。电网系统工作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将电网运行的相关参数和数据,包括负荷、流量、稳定性等系数,传送给通信中心。当某一系数不在规定范围内时,也能自动反馈调整。
3.3电气自动化与分布式监控系统的集成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领域、生产领域、配电领域等,而这些领域所涉及的因素也极为广泛和复杂,一个因素稍有波动就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巨大变化,从而影响工作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做好整个系统各部分的分工协调,实现有机统一、有序运行,将电气自动化集成到分散监控系统中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当工作人员面对庞大的系统网络时,可以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进行监控。也就是说,整个工作系统可以按照主次顺序、结构特点、目标要求等划分为多个小结构,每个小结构不分散不乱。每一个小的结构本身也是一个带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小系统,这些小系统由大的整体系统统一管理和部署。电气自动化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与每户、每栋楼宇。这样,复杂棘手的控制问题就会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为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以电力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集成与应用为课题,研究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成熟应用,以满足电力发展的需要。然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还需要处理各种技术问题,涉及系统的各个领域。从系统的角度看,包括调度系统、变电站系统、配电系统等在内的电力子系统在使用自动化时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包括系统负荷过大,电磁影响大等,因此我们必须同时,有必要在不同的子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解决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凯,苏开强,文凤娟,王东寅.探究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科技风,370(2):196.
[2]刘洪焱.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563(1):176-177.
[3]张巧霞,张玉果,陈兰泽.关于电气工程中如何融合电气自动化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