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
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韩城市 715400
摘要:火电厂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发电方式。火电厂热控可靠性的优化管理可以降低火电厂的成本,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此外,在新技术的影响下,火电厂主要发电设备的选择更加广泛。在原有人员管理和系统改进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可以优化和提高火电厂热控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控可靠性;经济性;优化措施
1 火力发电厂热控系统提高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必要性
中国的西气东输、液化天然气引进等可持续能源技术项目将极大地促进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广东东气电厂、深圳燃气发电厂等约8兆瓦天然气发电厂将陆续建成。这标志着我国火电系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相应的火电控制系统监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火电厂检修的整体热控可靠性已远远不能满足整个行业的需要。如前文所述,天然气的发展应运而生,采用最新的联合循环发电方式,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联合循环电站单压双压余热锅炉具有热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环保性能好、占地面积小、用水量小、启停快等优点。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大多采用灵活的运行调整方式,以提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减少损耗,最终提高电站的发电能力。
在锅炉热控安装调试过程中,应重点检查控制过程,明确控制过程项目、相关内容和目标值。保证设置在锅炉内部水位测量装置中的水位取样孔能独立于取样阀。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使平衡容器的标准高度与装有锅炉测量装置的平衡容器的垂直偏差不超过2mm。锅炉内壁温度应与锅炉内壁温度的设计和试验相一致。在安装绝缘电阻时,测温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测量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要求。热电测量端的标准高度应与测温元件的金属表面保持紧密接触。保证测温元件的稳定性,保证测温元件的平稳运行。压缩空气系统可用于热控仪表的除油、除尘、除水、干燥处理,保证整个系统的严密性。
确保管道安装方向正确,上下游直观段长度、内径平顺。节流部位及管道轴线误差符合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针对锅炉炉膛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监测和调试,使火焰探测器探头对准燃烧器火焰中心。FSSS逻辑可以判断油阀的灵活动作,可以通过仿真验证的传动实验。炉膛火焰监测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冷却介质的质量要求,冷却介质的质量也应符合国家标准。当温度升高时,镜头会自动退出。可见,热控系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提高发电经济效益是整个企业的必然要求。
2 热控系统故障危害及原因分析
2.1 DCS系统故障
DCS系统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CRT技术、过程控制技术, 主要的功能在于监测现场数据、遥控现场设备及事故追忆功能, DCS系统通常分为两部分: (1) 面向生产过程的中央处理器, 一般包括控制器、I/O模件、底板或机笼、电源; (2) 人机界面, 包括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数据, 通过通讯网络联系在一起。如果DCS系统出现了故障, 譬如操作员站死机或掉线;服务器死机;主DPU死机、脱网, 辅DPU切换不成功, 轻则导致数据信息无法采集和设备的无法控制, 重则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甚至导致停机。
2.2热控元件故障
所谓热控元件故障,是指热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或安装不符合要求、元件性能老化等原因造成的信号失真,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或拒绝运行。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热控元件的故障将影响和危及设备的运行质量。特别是对于FSSS或ETS等主要保护元件,一旦发生故障,极易造成重要辅机跳闸,甚至影响整个机组的运行安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元件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由于长期使用设备而引起的元件老化失效或恶劣环境引起的元件失效,也有因虚线连接、短路、电缆损坏或受潮、系统设置不合理、停电而引起的绝缘性能劣化。
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热控元件的故障,必须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特别是电力系统故障,因此应针对系统容量和电源负荷进行过载预防,以避免FSSS和ETS系统因停电而误操作或拒动。
2.3 系统逻辑设计的缺陷
在调试初期,由于系统逻辑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热控信号误发,这是导致机组因设备误动而不停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及在后期新加设备以及改造设备,由于系统设计不完善,出现了误跳重要辅机甚至停机的现象。因此,应重视每一次的热控逻辑异动审批,加强对热控系统逻辑设计的会审,对逻辑上的漏洞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加以优化。
3 热控保护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具体应用
3.1 优化热控控制逻辑
在热控设备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在进行相应的联锁保护时,测量信号会不稳定。单点测量信号在具体应用中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这将导致热控制保护拒绝操作或误操作等不良现象。瞬时信号的误差现象通常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与热控保护系统的控制逻辑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控制系统存在缺陷,火电厂在发电期间由于系统存在薄弱问题,会引起故障问题,最终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产生相应影响。在热控保护技术的应用中,要改进热控控制逻辑,合理应用容错策略,完成系统优化;对于火电厂生产运行中易发生故障的设备,必须改进热控控制逻辑,合理应用容错策略,完成系统优化,要加强对设备的控制,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热控控制控制好的逻辑,以减少火电厂生产各种拒动性的目的。相应的硬件、逻辑条件等内容应以满足热控制保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热控保护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正确添加保护控制按钮
为进一步提高热控DCS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逻辑,应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适当设置保护输入和保护释放控制按钮。通过合理应用控制按钮,完成相应逻辑的安全接触,避免异常现象和错误。保护输入和保护释放按钮安装在热控制保护装置上。根据实际运行过程中热控保护系统的具体要求,根据逻辑判断,保护“开”或“关”与相应的保护电路连接。在不同输入情况下,进行相应的逻辑工作。通过增加保护输入和保护释放按钮,可以合理防止发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及相应故障,确保火电厂发电运行的安全。
3.3 互锁与闭锁
解决热控系统中的联锁闭锁问题,满足系统运行逻辑的合理性,避免逻辑混乱。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有必要区分高压加热器的输入逻辑和分励逻辑。通过高压加热器输入逻辑和高压加热器分闸程序的合理应用,可以避免两种逻辑的叠加,对系统的最终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系统中高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阀硬接线控制回路,应将系统中的开、闭接点改为常闭接点。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对开关控制电路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同时,故障继电器接通。当系统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故障继电器发出故障信号,入口电动门根据接收到的相应信号执行相应的命令。根据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热控DCS系统进行逻辑修改,并给出相应的故障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实现了火电厂运行过程的热控保护。
结束语
热控系统在整个机组的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热控系统的可靠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个电厂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电厂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热控系统的可靠性应得到更多的重视。要从热控设备控制、测量、逻辑稳定性等一系列环节入手,不断提高热控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俞刚, 胡伯勇, 金冯梁.基于本质安全的大型火电机组热控设备可靠性管理[J].电力技术, 2019 (38) :84~85.
[2]褚晓锐, 李翔.基于可靠性的微机保护装置现场运行的抗干扰措施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 2018 (67) :74~75.
[3]吴金宝, 赵燕平, 穆建波.热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对策[J].山东电力技术, 2017 (21)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