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平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市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摘要:配电线路设备参差不齐且长期处于露天环境,难以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配电线路与用电情况复杂的客户端直接连接,难以确保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通过分析现阶段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方法,加强重视,不断改进、优化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管控配电线路,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客户端
0 引 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对于电力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所以就必须要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才能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以满足社会发展形势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和要求,但是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的运行还是有一定程度问题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实现电力系统还有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1.配电线路运行特点
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完善,同时使配电线路的运行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再加上配电线路的覆盖区域较为宽广,所面临的气候条件有显著的差异性,在相同的线路可能会架设到高寒和高海拔的地区,会遇到昼夜温差大且气候恶劣的区域,所以,在规划建设配电线路的时候还有运行维护配电线路额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困难。
在建设施工现代化配电线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使用高宽的铁塔或者塔架,所以占用的地面面积还有使用空间也相对较大,绝缘子串的长度在不断提升的电压等级影响下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绝缘子片的数量也有所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线路的吨位还有占用通道。电力系统配电线路有效促进设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所以电力工作人必须要不断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针对配电系统进行优化改善和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形势下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和要求。
此外,现代化配电线路所使用和设计的新材料和新工艺还有新技术都比较多,所以要规划设计出合理科学且可靠的配电线路,同时严格展开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配电线路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系统整体运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 3个问题。
2.1 配电网布设缺乏科学合理性
配电网布设系统性非常强,且整合过程中任何子系统问题都将对其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高度重视。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断路器和分线数量不一致,导致系统难以正常运行。同时,变压器在配电线路中布设数量相对较少,导致供电范围较大,配电线路中的损耗量增大,进而电压过低而难以有效满足客户要求。配电线路布设不合理,如维护中相互干扰,不利于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配电网布设不科学、不合理,直接导致电力资源难以有效配置,影响较大。由于发展时间长、用电时间不一致,导致各区域对配电线路系统的建设存在不同步现象。长时间利用同一配电线路会加速其老化,严重影响电力配网的运行,不符合安全要求。同时,配电线路老化严重影响电力输送的安全稳定性,导致电力损耗较大,不符和现阶段倡导的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要求。
2.2 户外环境因素影响
配电网及配电线路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下,受不利的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电力损耗。在户外条件下,绝缘子易受污染,导致漏电现象且不易察觉,电力传输中损耗相对较大。基于利益诱惑,很多较偏僻的地区出现偷电和盗取电力设备的现象,影响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现阶段,为数不少的配电线路和配电网中仍采用以往的变压器,无法满足电力传输要求。配电线路一头连接用户设备,一头连接电力网络系统,户外的任何一种自然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应加强重视。
2.3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乏力
实际配电线路和配电网的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故意损坏、非正常损坏等。故意的损坏行为主要是基于利益的诱惑,不法分子采用非法手段故意损坏配电网或者盗取配电线路与设施。非正常损坏主要是指在配电线路系统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不当操作而对配电网造成损伤或者破坏,甚至放风筝等日常活动也可能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意外。总之,各种配电线路问题,基本都是人为不重视或者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所致,影响配电线路的运行效益,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3.加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的管控路径和方法
基于配电线路运行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为维护配电线路运行安全可靠性,应做好 3 方面的工作。
3.1 定期检修维护配电线路,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针对现阶段配电线路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影响因素,应加强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检修工作。定时检修与维护配电线路,对提高配电线路和配电网运行效率意义重大。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定期维护方案,并将其全面贯彻和落实。当某个区域发生问题时,应首先将其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然后采用合适的技术措施及时更换问题设备,确保恢复供电。同时,加强巡视配电线路运行过程,积极开展配电线路运行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工作。实践中,应定期组织巡视,如季巡或者临时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具体地,巡视排查安全隐患,修整违章建设,对不能立即修整的,可上报上级管理单位,追踪配电线路和设备隐患修整结果。夜间及偏僻地区巡视中,应多安排人员,避免只沿配电线路外延行走;有风时,切忌沿上风口行走。科学避雷防雷,重点控制易遭雷击的配电线路和设备,定期更换避雷、防雷设施,减少线路故障发生率,确保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3.2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并不断优化配电线路结构
目前,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中应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配电设施,提高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和实用性,配合电力设备做好各项应用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结合配电网、发展现状及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外来技术对本地区配电线路管理产生的冲突。同时,实践中应不断完善和优化配电线路结构。目前,国内电力运输采用等级制度,即由不同等级电压于配电网实现逐级降压,然后再输送至用户终端。为有效减少能源损耗,建议适当简化电压等级,合理选用电阻率相对较小的导线。在满足客观需求的情况下,做好变压器容量和数量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优化设计配变容载比,降低损耗。
3.3 健全配电线路安全管理制度
在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导致管理工作中出现“踢皮球”现象。因此,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为使配电线路管理人员在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有章可循,应立足实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并构建相配套的监管制度。为更好地加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通常采用三种模式。第一,分散型管理模式。该种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在于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在最短时间内清除故障,更好地服务用电用户。但是,在此模式的实际管理中,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相应的技术指标不明确,无法建立有效的班组台账。第二,集中管理模式。通过集中管理可实时了解配电网、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具体施工情况,便于管理班组。第三,复合管理模式。结合上述两种模式可最大程度提高运行管理机制的工作效率,减少现阶段配电线路运行安全问题,应用成效显著。
4.结 论
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因此应加强重视,不断改进、优化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管控配电线路,确保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黄伟.电力系统 10 kV 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2019(6):56-57.
[2]杨洋.10 kV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2017,15(2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