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修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9期   作者:姜兆昕 滕波 郭泉勇
[导读] 本文针对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
        姜兆昕 滕波 郭泉勇
        国网聊城市茌平区供电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本文针对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主要分析了设备日常维护的必要性、设备运行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异常故障等设备的日常处理问题。通过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详细的维护措施,以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一旦发生故障,除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之外,还会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的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日常维修;措施
        1 关于变电站设备维修现状的研究
        我国的变电设备维修制度包括了定期的检查、日常的维修、计划维修等等,虽然该制度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实施的,以降低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之中的故障率,但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无论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缺陷,都需要停止检测、检查和维修。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仅影响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增加了变电站的维护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变电设备简易维修的原则有以下三点:一是没有科学的定期维修,即按照设备的安装过程对于变电设备进行了纯计划维修是制造质量和现场调试维修周期状态中的基础,固定设备的维修规则和程序由变电站生产的计划部门来执行,虽然系统是循环运行的,但设备状态不佳的维修可能会增加循环状态良好的设备的故障率;二是维修过程是不可持续,出现设备的维修或者故障处理的混乱之后,造成了一些技术参数和技术的数据及图纸,不仅仅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延长了变电站设备的维修时间。三是设备的维修并不经济,即纯计划的维修不仅仅加快了电力设备的磨损速度,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了缓冲,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之上也降低了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了设备维修的经济支出。
        2 变电站在进行运行过程中维修设备应注意的事项
        2.1 变电站设备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就是检查变电站设备是否存在其缺陷的重要手段。每个弹簧都要作预防性的试验。对于一些旧的设备,应该增加预防性检测的频率,每年不能少于2次。并且要有详细的检测记录,如漏电、介电损耗等等,每次测试的数据都要与以前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掌握了缺陷的发展情况,必要时还必须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应在淡季进行预防性的试验,以减少停电对于用户的影响。高峰负荷的时候,用温度计的测量出口、接头温度,不能过热。10kV无油断路器应检测油质,变黄应该更换。在换油的过程当中,检查开关动、静态接触,发现的问题并且及时更换。
        2.2 变电站设备维修过程中警示牌的悬挂
        在设备维护的过程当中,警示的标志具有了两种功能。一是警告与设备维护无关的人员不要进入,因为变电站的设备通常具有了较高的电压,而且在没有佩戴防护装备的情况之下容易造成其严重的人员伤亡。二是提醒其他室内的维修人员不要锁门,而是要进行必要的防护。
        3 强化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中的措施
        3.1 提升变电站设备日常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
        人员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变电站设备在日常维护中的基本保障。首先,电力企业要对于变电站设备日常维修人员中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行了培训与再教育,建立专业的培训制度,引进了新设备、新的系统,开展日常维修的培训工作。其次,要把变电站设备在日常维修技能中的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使维修的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变电站设备中的现状和特点。确保了日常维护的技能能满足变电站设备在日常维护工作中的要求。最后,对于维修的人员进行了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对变电站设备在日常维修工作中的主动信心。因此,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人员在高度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之下,以高质量的完成维护工作。


        3.2 建立合作的机制
        在当今的社会,追求互联互通,现代电力企业要注重合作共赢,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工作也需要密切的个人合作和密切的合作。变电站和电力企业应该树立学习型维修组织的理念,共同组织变电设备中的日常维修人员,形成了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变电设备在日常维修人员之间的技术和经验交流,不断探讨变电设备的日常维修问题。在提高变电设备日常维护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维护队伍。二是引进专家学者、电气工程的教授、管理学、维修技术等高级的课程,全面提高了变电设备中日常维修人员的理论水平与科研的能力,充分挖掘出变电设备在日常维修人员中的潜在开发能力,这样形成了良好的变电设备日常维修工作队伍,根据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改进了变电设备日常的维修工作,使变电设备的日常维修能够满足其供电的需求。
        3.3 建立变电站设备日常维修的新模式体系
        在变电站及电力工作中人工智能和系统理论的应用水平逐步深化,在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当中出现了新模型与新方法。作为变电站的管理者,要主动接受其预防性的维护、状态维护等先进的理念和理论,建立了新的日常维护工作体系。这样既能保证其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效率,又能保证了电力生产和电力系统当中的安全。首先,变电站应该建立一整套新的检查机制,发现隐患,风险和变电站设备的问题,全面掌握了变电站设备的条件,并且提供基本的数据和基本信息支持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其次,应该提前对于变电站各类的设备进行了技术评估,确定了日常检查的重点。针对特殊的季节和糟糕的条件之下,必须打破传统的变电站设备日常维护模式,进行预防性检查关键部位与关键的设备,并且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式和系统的变电站设备维护的前提之下多控件和多维预防。最后,结合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经验,定期对于设备进行检查,通过远程监控仪对于变电站设备的隐患点进行检查,提高了变电站设备在日常维护中的针对性。以达到创新变电站设备日常维护方式的目的。
        3.4 完善变电站设备在日常维修工作中的管理系统
        首先,电力的企业应从管理层面入手,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强调规章制度的标准化和约束性,实现变电设备日常维护的全面覆盖,管理变电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具体环节,确保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第二,电力企业对变电设备日常维护人员进行评价,在日常工作中统一各种检查、安全、质量、效率、竞争、奖励等,从而建立优质变电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共识,形成变电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正反馈双向反馈机制,帮助员工通过反馈评价进行沟通,提高变电设备的技能水平和日常维护水平,从而实现变电设备科学化的日常维护管理目标。最后,变电设备日常维护人员应结合日常工作和操作要求,总结变电设备的状况和维护情况,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逐步改进维护人员的维护经验,全面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4 结语
        电力企业必须把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目标,必须看到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对正常供电和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解决变电站设备日常维护中典型的、重要的问题是必要的。在建立变电站设备日常维护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设备日常维护管理新机制。
        参考文献:
        [1]齐洪涛.220kV/110kV变电站检修技术相关问题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41-42.
        [2]鄢学锋.探究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J].科技与企业,2015,(20):201-202.
        [3]戴静.研究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6,(07):101-104.
        [4]齐洪涛,卢彬.浅析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6,(29):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