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云平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用电需求变得更为急切,为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准,大力发展电力系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变电站已经在当前电力传输中担负着重要任务。智能变电站具有电子器件众多,系统功能强大和复杂的特性,但是其系统可靠性随着降低,为更好地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对其继电保护对策进行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1 前言
随着电力技术和工程建设能力的巨大进步,我国的电力工业已经当仁不让的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力生产和电力使用大国,电网也更是达到惊人的布局面积。但是随着电力网络的铺设,电力资源的合理配送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的电力资源甚至成为衡量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
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和电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我国在既有电力网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能化电力网络,通过智能化的科学计划,使电子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输送和应用,通过高效快速的以太网作为信息传输渠道,在当前的电力网络系统自动化的收集电力网路的电力传输信号、网路联通情形等信息进行采集和识别判断,从而给电站自动下达相关指令,从而快速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 当前智能变电站及其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智能变电站,其继电保护的采样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A/D变换系统已经集成进合并模块中,而对于电力跳闸的控制已经完全由智能系统控制。虽然继电保护系统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限制着智能变电站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制约着城市化用电的规模。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2.1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于我国电力系统而言,和当前的电力需求和发电能力呈现一种区域的不对称性,例如能够用于发电的煤炭风力水力等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区域,而电力需求相对旺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地理隔绝,空间上的间隔必然导致我国电力传输之间的存在巨大的困难,则势必也需要我国的电力系统采用远距离、超高电压的输电方式进行电力的传输。上述的传输电力方式不仅对电力资源的有效传输过程是一个考验,对于网路建设更是间距,因此对于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要求性就较高,但是对于变电站而言,继电保护系统复杂性较高,各种电力设备和仪器整合其中,而继电保护系统的顺利运行则需要上述电子仪器设备能够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则对于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使用提出一种相对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普通的操作人员而言,要想保证继电保护系统中电子设备平衡运行存在较大的困难,从而降低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继电保护的安全性而言起到负面作用。
2.2在线检修精准度有待提高
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内部其他电子元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的约束,相对而言,内部电子设备性能更好,则对于继电保护系统而言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系统内部的光纤,如果光纤质量可靠,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一个相对完好优秀的水平,则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就能够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但是目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光纤的运行状态很难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好的情形,往往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但是由于在线的检修力度和检修水平不够,使得上述稳定状态很难保持在一个相对较好的水平,从而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很难得到有效维持。
3 智能变电站及其继电保护策略
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中转环节,变电站担负起发电站和电力用户之间实现电力传输、电压转变的重要任务。随着工业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继电保护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自动化系统和通信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使得智能化变电站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出现在电力系统中并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好的促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改善。
3.1 提高系统中电子仪器设备的可靠性
前文中已经提高,继电保护系统中存在较多的电子硬件设备,尤其是用于电力网路状态信息采集的合并单元,是决定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的重要角色,在其他电子硬件设备中对于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最大,因此需要重点给与检修,时刻关注其运转状态。除此之外,前文已经提到,对于光纤的运行状态,在一定程度也能够影响到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因而也需要重点考虑光纤的铺设方式和使用环境等。相比较常规电缆,光纤传输效率高,但是具有易弯曲易折损的不足,轻微的外部环境压力变化都能够影响到其信息的传输,因此必须注意其使用方式和铺设方式。
3.2 提高系统软件的可靠性
为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平稳安全运转,出设备方面的硬件要求外,也需要其在系统软件方面进行升级,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例如对于电力网路的同步对时信息的采集,常规是应用同步时钟,当时上述电子设备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使得发出的同步时间容易出现不等是间距,因此可以植入差值算法,将上述不等时间的信号差值为等间距信号。对于保护装置和智能连接点之间的信息沟通,需要对电力网路的跳闸信息、合闸命令等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但是常规的报文过程受外界影响变得不可靠,极为容易出现错误传输。因此可采用报文信息预警机制,及时对错误的报文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并给出预警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检查。
4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的维护策略,从继电保护系统的软硬件方面着手对相关的改善策略进行探讨,在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永宏.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对策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4):231-232.
[2] 张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探究[J].科技视界,2020(14):213-214.
[3] 方三平,李傲,贾瑞恒,李志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