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62219870825XXXX 2.身份证号码:13062219811019XXXX 3.身份证号码:13023019780116XXXX 4.身份证号码:13022319871019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渐开始运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这种框架结构自重较轻,节省了很多材料,同时还具有空间分隔灵活的显著优势,并且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但在实际施工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对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是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影响的重要环节。而对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工艺进行创新,也是建筑行业稳步发展一直坚守的目标。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必须要进行有效的革新,以此满足当前新的发展环境和要求,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势,在此环境下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施工水平全面提升。结合我国当前建筑领域实际情况来看,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当中运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并且具备稳定性与高效性,可以切实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需求。但是在建筑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当下,建筑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想要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强化原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框架结构技术创新,以便于强化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进步。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高度越来越高,这对框架结构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建筑楼层的增加,建筑内部的竖向构和承载能力也需要随之提高,为此需要实现建筑内部框架结构尺寸地科学设计,确保其能够支撑住建筑工程。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除自身因素以后,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此要确保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满足抗震、抗风荷载需要,最终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达标。其一,关于建筑工程抗震荷载的分析。建筑荷载的支撑力与楼层高度呈正比,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对于项目的框架结果一定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要求和相关设计标准,确保设计质量过关;其二,技术的进度,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逐渐健全,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需要对其承载力进行计算,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必须从建筑工程的出发,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恰当地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问题,实现其控制的针对性有效性,这样有利于实现框架结构抵抗较大变形和侧向荷载能力的提升。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的施工属于框架结构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项技术的应用要点主要是定位和标高的操作。在定位和标高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比较先进的经纬仪器和水平仪器,对各个坐标的位置进行确定。如果施工环境的光线比较暗,需要对各个位置进行明确的标记,这样才能提高作业的精确度。在开展放线定高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提高最终结果的精确度。在对基础模板进行安装时,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将误差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应选用一些细腻的水泥材料对裂缝进行填补,从而提高模板的坚固程度。在进行支撑系统建设时,模板需要具备较强的支撑性能和稳定性能,并且要保证后期进行拆卸时的便利性,所以要做好支撑系统的建设。在对模板进行拆除时,要在混凝土结构养护作业完成之后,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拆除。可以采用从前往后的作业方式,拆除完成的材料要进行分类保管,通过材料的循环使用降低建设成本。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①施工前准备工作。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即将技术运用重点放在施工材料与焊接施工上。材料准备是指,处理散装材料时,采用绑扎固定方法,将其放置在安全位置。又或者,将绑扎好的散装材料固定在钢架上。对于堆放于地面的钢筋材料,应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管理,以避免其滑落对场地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威胁。具体而言,就是利用油布对其进行覆盖,并将重物放置于油布上,以避免其出现滑落现象。②焊接施工准备工作。焊接施工的准备工作就是在焊接作业前,按照规范标准流程进行必要的焊接试验,即对每批钢筋进行性能质量检验,以判断是否处于高稳定性的性能使用状态。同时,还要进行取样力学试验,当钢筋材料的性能质量满足规范要去,就可抽样检查焊接作业的质量,以为钢筋工程的建设效果提供保障。③放样与下料施工控制。施工建设前,应对放样与下料作业进行一定的余量控制。这是因为,焊接作业完成后,焊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线性收缩现象问题。如,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梁会出现拱起问题。故而,适当的余量,是强化框架结构钢筋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2.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对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框架结构的质量。在浇筑之前应当对使用的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不仅仅应当确保水泥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也应当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相关性能。通过控制配合比以及粗细骨料杂质的含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准备阶段,忽略了对施工场地的考察工作,直接借用原有的混凝土比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另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以及配料计量,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运输距离以及加水量的因素。在建筑框架结构中的梁底留有施工缝,缝隙的大小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而定。部分工作人员只是一味地简化程序,这样根本就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点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在模板安装之前,对混凝土层以及松动的石子进行清除,在模板安装结束之后,也应当清除模板表面的杂物,这样可以避免水平裂缝出现夹层或是裂缝。在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可以先铺设1层水泥浆,从而保证新旧混凝土能够紧密结合。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当对骨料颗粒大小进行控制,选择合理的坍落度,最终确保施工质量。
2.4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工程建筑项目中,特别是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想更好地应用框架结构进行施工,首先必须做好钢筋工程的施工。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首先确保进场钢筋的质量,兵器安置在便于哪区的地方,同时还要加强对钢筋的保管,避免因存放保管不当影响到钢筋的质量。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之前,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还必须对钢筋质量进行检验,查验钢筋的数量、型号、质量和规格,保证钢筋材料数量的充足和质量的合格。在此基础上,需要对钢筋进行现场焊接。在进行钢筋焊接之前,还必须对钢筋进行力学试验与焊接试验。通过这两种实验探寻建筑材料是否存在问题。在焊接的过程中,还必须多备一些钢筋留用,以便于完成焊接后,对钢筋焊缝位置发生线性收缩问题进行调整。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在实际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各项施工。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施工技艺进行明确,全面掌控各项施工技巧,注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全面强化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浩然.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农家参谋,2020(5):81.
[2]韩强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78.
[3]刘强.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