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华北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等。所以,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全面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有序展开。本文就建筑工程部分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行业进入到迅猛发展阶段。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是当前核心管理内容之一。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中,不论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还是现场施工管理,都关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因此必须能够改变既有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认知,针对施工现场常见的技术问题、管理困境,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通过强化现场施工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进步,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钢筋加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应用钢筋加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一方面,在使用钢筋加工的工作中,需要选择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的钢筋,保障所使用钢筋的质量和强度能够符合标准,所有钢筋都需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钢筋的性能包括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例如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冷弯指标,确保所使用的钢筋能够充分发挥其抗拉、抗压、抗震等作用,使建筑物能够牢固、坚实。另一方,在使用具有有效地合格证书和出厂质保书的钢材后,需要按照符合工程要求的方式将钢筋进行变形和固定,焊接后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钢筋才能投入使用,对不合格的钢筋构件要及时地进行更换。
1.2 电气防雷技术
现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各大高楼拔地而起,电气防雷技术在建筑安全中尤为重要,不管在任何时候,安全性都是排在最前面的。中国的城镇大多都建造着又高又密集的楼房,若是防雷措施不到位,遇到雷雨天气可能会导致整片区域的事故,家中的电器可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危害到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技术中,防雷技术必不可少,在施工现场,要对线路的走向做好规划,处理好各种线路的接地工作,然后让电路工作者再进行下一步的检查,争取把雷电危害降到最低,确保线路无语后方可安全放心的使用电路。
1.3 防水处理技术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的漏水问题,不管是厨房还是卫生间,只要是有水管接入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漏水的问题,所以在建筑施工中防水处理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用水系统还是用水设备都是需要前提提前设计和计算的,根据实际的住房面积计算出用水和出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管道的选材方面也要慎重,不能贪图便宜安装一些质量较差的管道,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若是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建筑物的损坏,得不偿失。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安排专业的水电工作者根据国家防水标准进行操作,选择合理的防水材料,结合专业的防水技术和防水工艺,建筑一个完整得防水系统,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2.1加强施工原材料及设备的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应当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建筑行业中常用的水泥配比,在进行大规模混合之前,应当进行配比试验,并进行抗压、抗拉强度测试。因原材料的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应当到了整个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对于钢板、钢筋等金属材料,首先应当确保生产厂家是否具备生产资质选用的标准,其次对材料进行抽检,以确保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对于原材料的库存工作应当注意存储的环境是否合理,并且应当设立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加强对材料库存的管理。库管员必须及时清点库存材料,按材料性质分类堆放,防潮品易燃品需要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以防止存储环境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原材料失效。机械设备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化施工越来越普遍,大量的机械设备应用使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应当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一是加大投资力度,采购先进的机械设备,对于价格比较昂贵的机械设备可以采取租赁的方式,从而可使施工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二是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聘请专门的机械管理人员,以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故障。
2.2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根据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施工单位应建立符合行业质量验收标准的质量保障制度,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在实际工作过程,现场施工人员要熟悉设计方案要求,掌握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设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去制定更加客观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在施工完成后,现场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认真检查每个环节,做到自检质量合格。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质量不达标,及时让现场施工人员落实整改,直到合格为止。
2.3技术人员管理措施
现场施工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技术人员是决定整个现场施工管理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注重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根据工程特性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开展业务知识大比拼,专业讲座等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其次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目标及职责分工,确保各管理岗位人员分工不分家,形成联动管理效应;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切合实际的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及时考核,循序渐进。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深入到施工现场去了解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专业协同作战,群策群力,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工期及施工成本,企业只有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控制生产成本、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谢灵裕.试析常见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关键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01+204.
[2]季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居舍,2019(33):121.
[3]李永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居舍,2019(33):131-132.
[4]李锐.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探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