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92119821210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于土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以“低投入、高产出”的设计方式作为建筑发展目标,因此需要对土建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使得建筑工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稳步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对于单位建筑的施工以及资金投入、后续管理都具有深远性的影响。随着当前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建筑行业的规模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也在提速,城市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城市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因此相关的城市资源变得越来越紧俏,因此城市建设必须依据发展规律,逐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必要需求,针对城市人口以及对公共设施的需求,确保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加快城市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施工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首先,很多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或者提高工程完成速度,忽略了工程质量以及相关安全问题,使得在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没有按照程序完成相应的检查检验以及复核工作,这就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埋下了诸多隐患。其次,相关施工管理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淡薄,很多施工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于施工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没能按照工程正确顺序进行施工,因此很难保证施工质量。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主要针对单位和个人的施工管理水平等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有针对性的改善。
(三)综合管控存在滞后问题
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的基础,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企业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和计划,有一部分施工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以及施工管理思想意识淡薄,没能对质量管控进行综合考量,因此对各个施工环节也没有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尤其是相关的施工管理机制没能落实到位,因此施工环节的质量能效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甚至对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有拖后腿的负面作用。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创新的策略分析
建筑物的结构刚度是概念设计中的考虑重点,反映了结构和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所以在建筑设计上选择建筑结构高度对于抗震、抵抗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同时建筑结构刚度对于工程造价以及建筑空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科学化的选择下可以让建筑内的使用空间更加合理,还能节省建筑材料,同时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感,有效的降低建筑总造价,对于可持续性建筑行业发展具有深远性的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涉及的环节非常多,主要包括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两大部分,同时结构的形式、使用材料等都对建筑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现代建筑发展更加注重土地节约化,因此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攀升,因此设计者应该更加注重结构的安全性,同时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以此减少建筑结构的扭转力,而建筑结构的对称性是其基本的设计原则,为了达到这样的设计目标,可以对建筑进行结构空间的合理与优化调整,让建筑各部件的重心重加区域合理化,并与建筑的下部结构进行综合考量,以此提升建筑物的对称性,减少建筑结构中的应力。在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设计理念下,需要建筑内部的不同构件保持着共同工作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分担不同的受力荷载,减少局部构件的受力过大情况,从整体上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阶段技术创新的要点分析
(一)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
施工管理思想意识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并以层层传递的方式进行精神传达,加强基层施工人员的细节管理能力,在施工现场宣传到位,在各个通道要树立质量提醒的宣传牌,同时定期做好相关人员的教育工作,起到警钟长鸣的效果。另外要对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逐层检查制度,做到有则可依、有责可追、有责可查,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做到全面性的保障。
(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每一项是工程的成本消耗最大环节就是材料使用,同时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在材料进场前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进场检测,确保每一个检测环节都科学严谨到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督职能,对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做好记录并清退出场,同时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从质量源头做好防范工作。
(三)做好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教育工作
人为因素是影响土建施工质量的重点,施工现场中很多一线工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意识淡薄,因此需要着重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思想。首先要在工施工现场对人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要针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使用材料做好技术交底,在必要时可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施工管理培训,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及安全意识。另外也要针对以往的质量事故案例对所有人员进行教育,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让以往的惨痛教训以感官刺激的方式在工作人员面前呈现,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促进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做好施工现场的机械调配和管理工作
土建施工大型机械以及施工器具是施工现场的必备工具,但是很多施工现场杂乱不堪,施工人员对器具的管理与调配缺乏统一性,管理存在着随意性、随机性等问题。施工现场的机械调配与管理须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综合考虑,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全程参与到方案的定制过程当中,确保机械的科学管理,其中大型机械的使用需在调配前进行故障排查,确保其性能稳定减少故障率,提升施工效率。施工现场的机械使用完毕后,要及时调离场地,安顿在安全地方,防止影响其他工序的正常运转。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品质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工程对于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求相关施工人员秉承创新探索的积极态度,有效提高土建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工程使用寿命,为经济的发展建设做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照琪,滑杰,车洪庆,杨月.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133-134.
[2]王远程.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J].智能城市,2020,6(16):64-65.
[3]刘庆进.探究土建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0(24):59-60.
[4]费进春,杨清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163-164.
[5]李波.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思考[J].陶瓷,2020(08):136-137.
[6]郑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措施[J].冶金管理,2020(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