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 刘海婧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9期   作者:杨文浩
[导读] 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
       杨文浩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古交市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200
        【摘要】 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以及员工的生命安全是最紧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形势下的电力生产和传统的电力生产形势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主要从新形势下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措施入手,探讨新形势下的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和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
        【关键词】 电力生产 安全风险 应急体系建设
        引言
        安全管理是提升电力施工水平、优化电能输送、强化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力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我国电力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对电力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提高供电水平。电力故障主要指的是由于电力设备运行、电缆故障带来的停电问题,停电时间越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就越严重,对于各种突发事故,电力企业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措施,按照应急方案进行处理,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当前我国电力生产输送规模逐渐增大,但是在电力事故的应急体系建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应急机制不完善、应急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电力故障应急处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1应急管理体系在电力安全生产中起到的作用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作为各行各业为之奋斗的长期目标,在电力行业中,也不例外,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电力安全生产任务,是发展使命同时也是基本的社会责任。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力的安全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客观的角度上,所有的安全事故都可以在预防的过程中将一切危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运作中,加强对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工作。在处理各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急人员应当快速掌握突发事故的性质、类型等,在处理的过程中务必具备处置及时、准确、高效的能力。严格按照统一指挥与协调联动,及时开展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处置,迅速恢复电网稳定运行和用户可靠供电等关键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住局面从而降低损失。在完成供电恢复工作后,要对事故事件现场实施清理、物资与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对突发事故事件展开调查。此外,还要对突发事故事件展开进一步的评估、总结与研究,通过评估,查找问题,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不断健全和完善防范机制,并生成历史事故事件典型案例,最终在系统数据库中进行存档,为后续的应急方案与预测预防机制提供更完善、全面的依据。
        2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思考
        2.1建立一个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体系,指导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处理工作。电力生产的涉及范围广,且电力生产中的故障类型多,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建立应急预案,具体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安全、社会安全等几大类别,如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设备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适合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需求。除了建立各类应急预案外,还要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和以往发生的各类突发状况,建立事故现场处理方案。无论是应急预案还是现场处理方案,其内容都要符合电力生产实际情况,做到简单明了,实效性高,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同时,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和方案实施的应急组织机构,明确事前、事中、事后每一个阶段的负责部门、人员,以及具体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现场有序、迅速的展开应急处理工作。此外,结合应急预案演练、生产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处理预案,适应实际变化和具体需求。


        2.2进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伴随着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对电力生产与之相关的所有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该讲究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先进性。电力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然后根据风险管理制度中的具体内容加强对现场生产的管理,并对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纰漏的地方加以分析,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在进行全面性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讲究全员性的原则。简言之,企业需要对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培训,使得每个员工具备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意识,以此降低员工在生产中的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概率。在系统性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对生产设备不定期的进行检查,防止设备老化和出现故障等问题,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3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电力企业必须要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出现。首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将电力企业纳入日常管理中,坚持安全生产,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利用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另外,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对此,企业应该要加强相关投入,购置新设备,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提升。另外,在电力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各种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定检修制度,定期对电力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理和维护。
        2.4强化电力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属于严格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规章的重点,需制定严重要求,使现场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生产习惯。特别是班组管理工作的实施,需高度重视,做到抓细抓实,就部分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原因上进行分析,很多情况下都是现场操作人员自身责任意识不强,因疏忽大意引发突发事故。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贪图省事,在工作期间抱着侥幸心理,盲目自信,最终给自己以及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同时也给国家人民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所以说,电力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就多发性以及重复性的突发事故实施认真分析以及总结,进一步提出有效改进措施,最终形成制度性规定,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治理,增强电力生产安全系数。
        2.5持续推进绿色电网建设
        在绿色节能理念的影响下,电力企业也应该要加强对绿色电网的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能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发挥资源配置大平台优势,重点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打造安全、可靠、绿色、安全的智能电网,并且积极探索市场化机制,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语
        现阶段,电力企业在电力供应以及需求方面依然存在大量难以预料的突发事故威胁,一些自然灾害也是时常发生,且电力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对电力安全形成了威胁。电力的安全生产管理对社会和谐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电力企业重视自身发展情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的意义,积极增强企业内部安全风险意识,对各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发展,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这不仅能够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华.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J].农村电工,2014(11):13.
        [2]陈玉坤.做好电力生产的应急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191.
        [3]胡旭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3):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